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孙耀胜 《特区经济》2011,(4):259-261
现代公司治理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在公司的众多利益相关者中,公司债权人是其中很重要的利益主体,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国外相比,我国在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上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强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股东、债权人、职工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公司治理结构设置不合理,则易出现内部人控制,股东、债权人和职工等相关主体利益受漠视等问题。究其原因,我国公司存在股权过于集中、管理层牵制失衡、股东监督职能缺位和缺乏实质审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羽  李黎 《辽宁经济》2003,(3):14-14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于公司董事会的组成与行为——如何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以及员工利益加以及时与全面的考虑,广义而言,也就是对公司所处的法律与商业环境的综合反映。各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与实现目标都不一样。英美法系国家更为关注股东利益的创造和增加。大陆法系尼以德国为主,除了关注股东利益外,还关注供应商、债权人、客户尤其是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委托代理分析 一般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股东)、债务持有者以及经营管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从广义上理解,公司治理结构是各利益相关者为谋求合作利益,实现经济目标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涉及公司内部现实的相关利益各方,如股东、债权人、经理、员工等;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涉及外部现实和潜在的相关利益各方,  相似文献   

5.
公司的有限责任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对公司债权人的权益保护主要包括设立过程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公司经营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公司合并、分立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公司清算中债权人保护,在公司已被注销而未清算的情况下,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等.  相似文献   

6.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不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它集中体现了对公司本质的新认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视,符合经济民主化的要求,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司应当推行职工参与制度,有效吸收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作为主债权人的银行应该有限地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但供应商、消费者、社区与政府却不宜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公司股权分散化程度的不断加强,管理层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也随之上升,更出现了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等新问题,同时,协调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乃至政府等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和冲突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公司治理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企业理论认为公司控制权属于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所有,公司治理奉行股东至上。新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股东只是公司相关利益者中的一员,公司治理不能只考虑所有者,而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本文揭示了共同治理模式的重要意义,并以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为例,部分地从财务角度对此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文魁 《上海国资》2005,(11):62-63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公司治理转型,是指如何从改制前各利益方之间相对均衡的责权利结构转换为新的各利益方之间相对均衡的责权利结构。这涉及到出资人或股东、董事、管理层、员工、政府、供销商、债权人等利益方。  相似文献   

10.
马晓鹏 《魅力中国》2014,(21):286-287
我国新公司法修正案在给予股东出资自由之时却忽视了债权人的利益,严重削弱了原有的债权人保护体系,造成了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失衡。新公司资本制度下,股东与债权人在股东瑕疵出资、出资补缴责任和公司人格否认适用等问题上的利益平衡产生了变化,亟待重新梳理和重构。  相似文献   

11.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概述 公司治理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设计,来合理地安排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  相似文献   

12.
周洁  曲一阳 《特区经济》2024,(2):153-156
近年来,是否应引入董事破产申请义务成为公司法学界关注的焦点。在宏观层面,引入董事破产申请义务与我国公司发展理念相冲突。在微观层面,引入董事破产申请义务与我国现行公司治理模式不相匹配。保护债权人利益,应在加大董事信息披露义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债权人知情权建设,积极探索特殊时期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同时还需优化破产重整制度,针对性地解决困境公司的财务危机。  相似文献   

13.
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规范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是有效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权益.促进企业运行效率提高的基本保障。债权人(尤其是债权银行)作为企业重要的资金提供者和利益相关者。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是优化和完善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西方国家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常忽略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导致商业银行局部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整个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文章从资本结构、委托—代理关系、资本市场并购机制、存款保险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政府管制和分支机构管理六个方面分析商业银行特殊性对其公司治理影响。认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仅要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也应该照顾到所有利益相关者,同时还须考虑到整个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狭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则可理解为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界定的不仅仅是企业与其出资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扩展到独立的企业法人与所有重大相关利益集团,特别是债权人、小股东、经理人员、职工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长江  温作民 《特区经济》2005,(12):174-175
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是财权配置。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逻辑下,公司财权配置机制不再是“资本雇佣劳动”和“劳动雇佣资本”的单边治理,公司应构建动态的“机会体系”或“激励体系”以及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财务治理的再谈判机制,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配置。因此,除股东和经理层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公司员工、债权人、政府、公众投资者、消费者、供应商、销售商、社区等,都有按其所提供的专用性资源贡献参与公司财权博弈的机会和权力。本文试从生态学角度,结合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企业合作博弈理论,探讨公司财务和谐治理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实施.《公司法》作了许多修改以解决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公司治理.一直为业界所诟病的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等将会大大减少,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将会得到有效保护.在新〈公司法〉的指引下,中国公司治理显露出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崔世君 《特区经济》2006,210(7):316-317
公司治理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法学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维护股东、经营者、职员、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公司正常有效地运营,由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关组织机构间责、权、利的分配与制衡制度体系。一人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和存在的特殊问题,决定了一人公司的治理结构具有不同于普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我国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重点,因不同类型的一人公司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依法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并在股东、董事、监事、债权人、职工、关联企业等企业权益人之间有关经营与权力配置的一种机制.其核心是通过决策者之间相互制约.消除单一决策者的决策缺陷,最终使决策达到最优。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企业治理的核心.影响公司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左右公司的投资、筹资、收益分配以及生产营销等决策.进而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6,(10):57-57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机制的任务在于通过促进利益各方(股东、管理层、债权人和金融市场上潜在的投资者)的协作,实现利益各方的激励相容,以达到保护股东的利益和实现其他的公司目标。概括地说,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目标有三个:1.保护股东的权利和利益,实现股东价值和长期投资回报最大化,增强投资者的信心。2.确立一种以坚实的商业战略和行动计划为支撑的公司运行风格和经营基础。3.建立一种针对风险管理问题而对公司的组织、资源、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