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回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早容  邓义 《乡镇经济》2009,25(7):66-68
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几乎受到致命性打击。而这些企业是吸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遭遇空前困难,出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失业和回流现象,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和城市化的进程,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回流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石家庄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总体来看城镇化的质量还不高,存在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够充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等问题。文章对2011~2015年石家庄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石家庄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农村电商的发展为突破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工荒”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 《乡镇经济》2005,(7):36-39
2003年“民工荒”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在剖析当前理论界对“民工荒”产生原因的种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五方面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总量巨大,占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由1987年的4414%,增加到2005年的52.5%,与全国逐年呈下降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有,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趋势增强,以就地转移为主。2005年末,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为3714%,辽宁省为3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就地转移占已转移总量的79.6%.异地转移仅占2014%。[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产品供给不足与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矛盾。数据检验表明,劳动力投入和财政支农力度与农产品供给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在我国农业生产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下,必要的劳动力投入和财政支农力度一方面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7.
<正>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一系列政策,解放了生产力,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活动,而走向城市,转入非农产业,进而形成了难以抗  相似文献   

8.
浅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姚德仓1992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4.3亿人中,约有1.7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社会总劳动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合理配置劳动力资...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张宏 《乡镇经济》2009,25(4):95-98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掀起一波又一波“民工潮”,这种劳动力流动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流。然而,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得这种“进城离乡”的流动路径发生梗阻,大量原本外出务工的农民由于城市企业的破产、倒闭,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在何方?文章以此为背景,介绍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梁强 《北方经济》2018,(1):71-73
辽宁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如何在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合理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影响辽宁省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优势、劣势及存在问题等研究,提出关于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报告》2007,(15):1-17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阶段和工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温饱时期和工业化初期的转移也有很大区别。这为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闸题带来机遇。但短缺与剩余并存,农村仍有1亿多中年以上为主、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形式存在的富余劳力,亿万进城农民工转移尚在中途。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郭成立 《特区经济》2007,(8):151-15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内外部刺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农民本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内陆城郊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流通多渠道化,郊区开发成片连续,都使内陆城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制约城郊地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亟待解决的一大因素。90年代,内陆城郊经济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必要选择一定的可行模式。一、内陆城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凸显了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问题的紧迫性。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线入手,对加快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措施进行初步探索,为促进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雅 《北方经济》2010,(4):78-79
本文利用河南省第二次普查获得的数据,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区分布及从业特点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省外转移有下降的趋势、以东部为主的转移有所减弱、离土离乡模式有所改变等,这些新特点的出现一方面反应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李蓬 《乡镇经济》2008,24(11):8-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计划,合理采取措施,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应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从建立公平自由的劳动就业制度、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土地制度和城乡衔接的福利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入手,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畅转移提供良好的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对人格方面进行教化培育,使其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而农村教育,方向直指农村地区,对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基于农村教育视角,研究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原因在于知识水平制约,转移就业困难;转移盲目性较大,组织化程度低;权利意识较弱,自身权益难以维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素质提升改进农村教育目标;普及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农村教育观念;重视综合教育丰富农村教育内容;加快解决转移劳动力子女入学问题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加速进程.在农业人口有9亿之众的中国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因此,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仅仅是人口学的问题,同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