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浙江的证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浙江省11市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对建设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内容和类型、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提炼与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性建议。浙江省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对推进城市化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浙江的经验也为其他省加快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发展》2006,(9):40-41
城市贫困角度的研究成果 1993年以来,由民政部主管,在全国城市中推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被看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3.
温晓燕 《特区经济》2011,(1):299-30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以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农民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然而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却屡屡发生。近年来,国家开始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却忽略了社保体系中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的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本文主要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来探讨农民工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认为国家在农民工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上更应侧重于机会和服务的提供,而不仅仅是现金和实物的供给,通过外力开发内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积极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自国务院决定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对缓解城镇贫困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近年来物价上涨问题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的密切关系已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物价上涨情况下城区最低生活保障金水平能否对低保户进行有效救助?低保工作在相对完备的政策下还存在什么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安庆市低保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促进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蓬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型城乡社保一体化是将发展型社会政策运用至社会保障领域中而提出的社保一体化政策理念。文章通过对池州市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现状的总结.在发展型社会政策指导下.制订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提出阶段性、可操作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措施.全面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维才 《山东经济》2010,26(4):101-106
与许多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也沿袭了城乡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化思路。这不利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行,也不符合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应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规形式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范围、保障标准、保障资金、保障管理等方面内容的一体化;与此同时,通过完善《选举法》,赋予城乡居民平等选举权,从政治上保障一体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徐健 《北方经济》2006,(3):33-3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也是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张媛 《改革与开放》2016,(20):29-30
社会政策是指一系列影响公共福利的制度和准则,包含教育、住房、医疗、救助等社会福利领域,以此调节社会成员之间关系,保障基本的民生需求,是推动社会自我保护的工具和方式。在全球化经济形势和"社会排斥"的整体背景下,国外许多国家纷纷调整了社会政策,在社会救助领域,越来越多的国家社会救助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形成了适合本国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具体的实践模式包括工作福利模式、专项救助模式和条件性转移支付模式。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救助基础的综合性社会救助模式,并做好相关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最低保障制度在规范形式、保障范围、保障标准、资金来源、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二元性,实现城乡最低保障制度一体化必须在保障法律制度、保障内容、保障标准、保障资金、保障管理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创新。  相似文献   

11.
陈爱云 《特区经济》2011,(4):243-244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在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该制度的滞后性日益暴露出来:方式单一、缺乏正式的制度安排、重救济轻发展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做了一些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扩展救助方式、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完善制度化的管理等,期待这一重要的社会救助政策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2.
吴昊 《中国经贸》2014,(21):120-12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低保制度的重要组成率先建立起来。在二十年发展建设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日渐显现。本文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目的,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宝 《新西部(上)》2009,(10):21-21,18
西部农村作为我国贫困的集中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庞大,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很低。当前,要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重点放在西部农村,扩大覆盖面,提高救助标准,真正有效解决我国西部农村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缓解城市贫困、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维护居民的基本生活,实现"应保尽保"为基本目标,以减少贫困,实现脱贫为终极目标。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依旧难以避免政策偏差的产生,构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评估路径,提出低保政策改进方向,减少甚至避免政策偏差,有利于保护我国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15.
16.
公维才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3-115
当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已全面展开,但由于传统认识偏差、财政投入匮乏、制度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践中出现了“一大”、“二低”、“三难”等问题。因此,转变传统观念、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制度建设是完善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备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为妥善解决城市困难群体生存问题而实施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标志着城市低保制度的施行进入了正式化和规范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三十多年来,作为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不仅在保障城市贫困家庭基本生活方面作用显著,同时,也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99年9月,国务院审定了《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条例》,同年10月1日在全国施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变了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钱多多救济,钱少少救济,工作随意性大的弊端,基本实现了公平准确确立救济对象、合理制定救济金发放标准,不仅提高了救济的效果,同时做到了使社会救济工作走上了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但是,在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的政策仍然有很多没有涉及到的方面。文章立足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施行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并提出相应措施,在保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同时又能提高保障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型社会政策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本文基于社会福利的视角,先对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和三种视角下的社会福利政策做了概念界定,再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价值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实现发展型社会政策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低保政策在政策完善、管理规范、资金到位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保障对象的管理、标准的指定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针对不足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以完善低保制度.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