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宇  王蕊 《魅力中国》2011,(2):155-155
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保险法》,与原法相比,新《保险法》在保险合同法律规范、保险行业基本制度、保险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对于完善我国保险法制、改善保险业经营环境、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展 《中国经贸》2009,(16):94-96
作为保险法上的核心概念,保险利益原则在保险合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险合同的效力要件,甚至成为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本文基于《保险法》的最新修改,就保险利益原则的适用和创新,进行必要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新准则下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一原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一再保险合同>这两个准则规定了原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准备金充足性测试和再保险合同的独立核算等.与原来的保险会计制度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新准则下的规范对象是保险合同,同时把保险合同分为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再根据在原保险合同延长期内是否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将原保险合同分为寿险原保险合同和非寿险原保险合同.这样的划分符合金融综合经营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保险法>实施已经一年多,围绕格式化保险条款的应用依旧争议频现,如<李志尚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缙云支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文章尝试以格式化保险条款为起点,简析条款理解分歧原因,比较新旧保险法中的条文样本,考察其中的蕴含条款不利解释原则,以期对格式化保险条款的相应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赵晗  张超 《辽宁经济》2013,(3):86-87
保险条款越来越复杂,多数投保人对所签保险合同中涉及自身利益的关键内容不能够准确理解,甚至有人不清楚免除责任条款,而《保险法》中对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规定又过于模糊,实践操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纠纷。本文从《保险法》的立法方面,说明义务的主体、对象以及履行方式等对说明义务提出建议,试图解决保险法规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规范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  相似文献   

6.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保险法>作了全面的修订.修订后的<保险法>将保证保险明确规定为财产保险的一种,这对保证保险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对于保证保险与担保的区别,保证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保险利益,保险标的,保险事故等还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对审判实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一切保险活动的基础。有鉴于此,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合同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本文试根据《保险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就保险合同成立的有关法律问题略抒己见,以求澄清保险合同成立的几个法律问题。一、关于保险合同是诺成合同,还是实践合同的问题依照民法理论,合同可以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诺成合同只须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就成立;实践合同除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外,还须交付实物或给付货币,合同才成立。学术界对于保险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还是实践合同,历来存在争…  相似文献   

8.
赵杰宏  章银杰 《特区经济》2005,(12):264-265
《保险法》11条13款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利益作为保险合同的客体,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9.
保险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是经营信用的行业。由于保险合同履行上的继续性,合同交易的结果不能立时显现;保险合同是射幸性合同,在合同对价方面,投保人所支付的保险费与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存在着数额不对称的特点;保险经营技术性强,一般社会公众很难窥其堂奥。上述保险经营的特点,都显示了诚信对于保险市场的重要性。告知义务是最大诚信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新《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①然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保险立法相比较,在告知义务方面,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还存在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0.
李红润 《特区经济》2010,(9):245-247
保险告知义务是保险法上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它要求保险告知义务承担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将其所了解的有关保险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或其代理人,不得有任何隐瞒、遗漏、误述或欺作。对此,我国《保险法》第16条有相应的规定,但该规定仍有不足。本文从国外保险立法的相关规定入手,对保险告知义务的主体、告知义务的内容及告知义务产生的法理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保险法》第16条的完善作了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之一 ,是保险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在保险实务的运用中 ,最大诚信原则主要强调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如实告知和说明义务 ,并以法律条文加以明确规定 ,但对不可抗辩条款中的健康状况不如实告知却没有规定 ,从而引发了保险合同纠纷 ,应对保险法  相似文献   

12.
陈改 《中国经贸》2009,(20):111-112
新《保险法》已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较2002年《保险法》,此次《保险法》的条文内容作了大规模的修改,其中不少条文昕涉及的法律理论是前一部《保险法》所未明确的,必然会给各保险法律主体在理解和运用法律时带来一定困难。在本文中作者就新《保险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十八条、第十六条第六款之间与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四款之间的理解问题展开初步的探讨,以期能够厘清新《保险法》中所涉及的恶意保险入与保险利益,善意第三人与如实告知义务两个法律理论的内部关系,以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新《保险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钟诚 《北方经济》2009,(14):48-49
近些年我国保险事业的较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现行保险法在很多方面都不足以应对。在这种情形下,孕育多年的新保险法经过修订和审议终于出炉。本文对新保险法的内容进行了浅析,对被保险人的利益保护、保险经营的规范、保险监管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保险人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和专业技能知识常在保险合同的格式和语言方面设下陷阱.规范保险合同文本、调控保险市场秩序、完善保险监管体系以及健全保险发展的法治环境可以有效地防范保险合同陷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阐述保险合同与一般合同的共性以及其自身的特性,结合保险产品的特点来说明目前我国的保险合同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合同法>中的相关条款去解决保险领域的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保险知识专业性极强,保险合同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保险法从立法意旨上应该是一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法。所以“对于消费者利益保护不利”,成为现行的保险法饱受诟病之处。  相似文献   

17.
《保险法》出台后,各方面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商业保险法,它包括了保险合同法和保险业法。其中保险合同法主要规范了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保险业法规范了政府对保险公司监督管理的法律关系。这样,就使保险活动和保险业经营管理有了统一的、明确的法律准则,有了中国保险业的根本大法。这部大法遵循保险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参照国际保险惯例,从中国保险业的具体情况和特定环境出发,有针对性地澄清和甄别了困扰保险理论界、实业界多年的模糊认识,体现出既符合我国保险体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1日,新<保险法>的实施将保险资金引向投资最火热、也是最受争议的房地产. 截至2009年9月,我国保险产业实现保费收入8580.3亿,而保险公司总资产达3.8万亿.即整个保险资金规模相当于全国GDP的10%,如此庞大的资金量向任何一个投资领域放开都无异于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19.
一、新准则下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一原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一再保险合同》这两个准则规定了原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准备金充足性测试和再保险合同的独立核算等。与原来的保险会计制度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新准则下的规范对象是保险合同,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重大自然灾害,把保险推到公众的视野。为什么地震中房子塌了非但没有保险赔付,依然还要向银行支付房贷。到底我们签了什么样的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是约定保险当事人之间保险权利义务的协议,其是否成立直接关系到保险当事人的保险权利义务是否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