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罗兵 《浙江工商》2001,(7):30-31
在管理的范畴里面,我们一直面临的问题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财务管理应该“收”还是应该“放”,集权和分权往往是企业财务管理无所适从的所在,有时代在“集权论”的鼓励下,我们往往使理论上的真理一步之遥成为谬论,如果说集权在操作中可能会使企业陷于“老年症”,那么“分权论”的施行却着实让很多企业管理人玩了一把“千金散尽不复来”的切肤之痛,而集权和分权的选择使企业管理人落在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中国基层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地方乡绅为领袖、以宗族和乡族组织为基础的社会自治;在当代,中国政府通过推行村民自治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正在重建基层社会自治制度.为什么拥有专断权力的政府需要基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自治?对此问题,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为“官治能力受限论”,一为“集权的政治风险论”.我们通过把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连贯起来考察,发现“官治能力受限论”有很大局限,它与当代中国重建基层社会自治制度相矛盾,而“集权的政治风险论”则具有更一般化的解释能力.而且,“集权的政治风险论”可以扩展为一般化理论,用于解释中国纵向分权的治理结构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要搞好我国分税制改革,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避免陷入“集权—分权—集权……”传统权力分配循环,实行财权与事权对称的原则.多年来我国财政体制循着扩权让利的思路,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讨价还价的权力集中与分散的摩擦.在进行分税制改革的时候,切忌陷入这种传统误区.必须考虑把分税分财与事权划分有机结合起来.财权与事权相对称是分税制的逻辑起点.事权是财政关系的核心,行使事权是取得财力及财权的依据;而财权又是行使事权的  相似文献   

4.
现参考大型零售企业集团、连锁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以及相关的理论,学习和认识“集权、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三层管理”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企业的兼并重组、合纵连横步伐明显加快,集团性经营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诸多管理之惑,与集团企业相生相伴,形成团团迷雾,集团企业凸现管理软肋。不少集团企业在处于初创和发展阶段时就陷入管理上的困境,被集权还是分权,数据控制集中还是分散等的问题困扰着。实践证明:企业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因此对集团企业来说,加强财务监督尤为重要。文章针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犹如蜂群采蜜筑巢的过程,通过对资金的集中、调度、分配,从而实现更好的资金管理效益。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资金管理的类型、方式等均呈现出独有的特点。或集权、或分权、抑或相融,皆要考虑兼顾集团整体利益与子公司的积极性,控制企业的运营风险。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重要基础之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然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却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的会计管理模式,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1.适当集中财权,强化管理。资金调度权、资产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力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于总机构,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管理层次,有利于适当集中财权,实现有效监控。 2.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监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是“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的紧密结合。“政治集权”下主要基于相对经济绩效的晋升考核制度是地方政府激励的基本源泉;“经济分权”则给予了地方政府必要的资源支配权以保障这种激励效应的有效性。本文在将地区要素禀赋差异约束纳入模型后得出的基本推论是,“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将会加剧地方政府为谋求私人利益的“攫取之手”行为。我们以199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的计量检验结果也发现了财政分权指标与腐败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这个发现是比较稳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本文的理论推断。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一些地区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实践来看,不少企业改制后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管理“空档”问题,主要表现在:1.管理机制上的“空档”企业改制以后,过去来自政府部门的传统管理体制开始消失,然而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却并没有如期迅速形成。股份制企业理应有的现代契约、制衡机制,还无法一下子形成;新的企业管理机构,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不可能一下子便运转自如;体现在决策、经营、用人、监督等方面的企业管理机制也没有真正形成。企业管理机制上出现“空档”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权力过分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约束,企业运行风险高…  相似文献   

10.
一、应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官僚资本”政府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亲属朋友创办的企业谋取利益 ,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痛” ,作为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存在的现象 ,自然有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可循。近来从网上检索“官僚资本”研究动态 ,发现关于“官僚资本”基本上分为两个概念 ,一个概念是用于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概念 ,即人们所熟悉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概念 ,它包括当时的国家资本和官僚私人资本 ;第二个概念 ,则是一些研究现实问题的学者 ,他们所用的“官僚资本” ,是指那些利用权力形成和经营的官僚私人 (或家族 )资本 ,如印尼苏哈…  相似文献   

11.
财政集权与分权的优劣比较及制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闫婷 《开放导报》2005,(3):98-100
国家的财政制度安排属于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的范畴,财政分权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治权力的划分在财政关系上的集中体现。财政集权和分权各有优缺点,完美的财政分权体制是不存在的,但是可以在政治架构中不断地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格局,由此进行事权和财权的合理划分并进行动态的调整,从而建立较为合理的财政分权体制。  相似文献   

12.
企业集团究竟应该选择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还是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集团财务的一个难点,本文认为企业集团对财权实行集中还是分散主要是由财权控制特性决定的。根据我国企业集团目前的内外环境分析,提出建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我国企业集团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供应链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协调供应链中各企业的行为。在过去的分散决策中,各企业往往因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极大化而忽略了供应链中其它企业的行为,因此导致了如“双重边际化”,“牛鞭效应”等低效率的行为,而在供应链管理中,因为采用了集中决策的思想,从而就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分权国家出现了相对集权的趋势,而集权国家则出现分权的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政府间财政关系呈相对分权和集权演变趋势,一国市场发育程度对政府间财政关系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应当以政治体制作为确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的基本依据,以适度集权与适度分权作为分级财政体制的基本准则,以事权与财权的非对称性安排确保中央财政主导地位及地方政府职能的充分行使。  相似文献   

15.
王文平  冯健 《改革与战略》2006,3(1):140-143
企业决策权的分配主要是指决策权的分散化和集中化。信息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那么信息技术就对企业的决策成本即集权成本和分权成本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其他因素的存在,信息技术对企业决策权分配的影响又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企业改革进程明显看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走公司治理之路,而建立内部控制是强化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是公司制企业的典型代表,目前很多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导致权力集中、缺乏制衡机制等现象发生,这些都迫切要求企业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来增强公司竞争力。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激励、监督约束方面的制度、原则,涉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权利与责任方面的分配、制衡以及效率经营与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经理革命”及启示刘穷志,谢金玉,马少波所谓“经理革命”理论是指: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所有权分散到许多股东手里,在收人方面发生了“革命”,而且由于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股东也已丧失了经营管理的权力,出现了专门负责经营管理的“经理阶级”,或...  相似文献   

18.
多角化战略亦称多元化战略、多样化战略。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开始采用多角化战略。相对于单一产品经营,多产品经营对集团公司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适应这一要求,才能保证集团公司管理的有效性。一、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实质建立适合集团公司自身条件的管理体制,关键是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从我国的实践看,集团公司管理在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上很容易陷入“抓死放乱”的怪圈,或者把子公司当作一个车间来控制,使其丧失了经营活力;或者在集团公司内部片面强调“放权”,形成诸多的“利润中心”,甚至“投资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国有企业,这说明现代国有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组织,经营形式,在各国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国有企业都在发生变化,这突出地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的“非国有化”或“私有化”浪潮。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经营效益不佳,财政负担重。2.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变化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整。日本,瑞典,新加坡和英国等国有20世纪80年代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采取较大的改革动作,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私营化和分权化管理方式。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在保持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特色的基础上,也探索了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些国家出现了几种定型和典型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德国的托管经营方式,法国的计划合同方式,日本的国有民营化方式,美国的出租经营方式、瑞典的分权管理方式,意大利的参与制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型企业通常具有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特别是对于石油销售企业而言,公司下设若干加油站和油库,如何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会计体系,一直是我们在工作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