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通货膨胀和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已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宏观经济的热点课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有效调控当前流动性过剩首先要从源头上减缓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因此,稳健的汇率政策与偏严灵活的外资和外贸政策相配合,旨在减缓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运用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以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运用偏松的财税政策抵消从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通货膨胀和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已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宏观经济的热点课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有效调控当前流动性过剩首先要从源头上减缓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因此,稳健的汇率政策与偏严灵活的外资和外贸政策相配合,旨在减缓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运用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以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运用偏松的财税政策抵消从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过剩成为今年来我国货币环境的重要特点,是我国国际收支实现双顺差,外汇储备迅速扩大,央行为对冲巨大外汇占款而大量增加货币投放的后果。本文就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其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3年,或者更准确些说,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人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过剩成为今年来我国货币环境的重要特点,是我国国际收支实现双顺差,外汇储备迅速扩大,央行为对冲巨大外汇占款而大量增加货币投放的后果.本文就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其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际收支失衡和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国际收支失衡产生的双顺差已经成为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国际收支来缓解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7.
李雅丽 《中国物价》2007,(8):64-66,52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失衡,一方面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人民币一直面临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等现象。这一切都是和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分不开的.特别是与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国又在90年代以来长期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是改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出路之一,也是纠正我国经济失衡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一、美元霸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货币均为美元的衍生物。因为美元是由美国发行的,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售的是实物财富,而得到的是结算货币(即美元)。自从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只要国际贸易以美元结算,其实质就是由美国操控这些被交易的资源。美国政府只需加速印发美元,就能将大量美元注入其他货币区来迫使其他国家提高本国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从而促进美国的对外投资和出口。所以大量国际收支赤字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但是对美国却是有利的。美国可以放任其国际收支赤字无限扩大,并通过美国国债吸收其他各国央行的盈余美元为其预算赤字融资,从而奠定美元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通过三种主要手段操纵美元汇率 (一)大量发行货币促使美元贬值 大国货币币值稳定是汇率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币值一旦波动,汇率也将随之波动,一国货币发行过多往往导致本国货币贬值。美国就是通过大量发行美元、增加美元供给促使美元贬值的。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是货币市场失衡的体现,一国经济增长不会恶化国际收支、人民币贬值不能有效改善国际收支逆差。选取1994年-2010年季度数据,以货币需求函数为媒介,分析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如何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引致国际收支顺差。在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基本理论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国内信贷如何影响国际收支做了实证检验,得出外汇储备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国内信贷负相关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货币需求函数,在货币需求函数中引入收入水平、汇率等因素,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引起货币需求增加进而引致国际收支顺差,并且人民币升值不能缓解我国顺差压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流动性过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发现:流动性过剩的外部源头是由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内部源头是国内消费,储蓄投资失衡,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流动性过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发现:流动性过剩的外部源头是由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内部源头是国内消费,储蓄投资失衡,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货币信贷和资本项目顺差的角度探求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从财政、货币、产业和贸易等政策等多个角度提出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始终处于顺差地位。21世纪初期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贸易和资本的流动更加频繁,我国双顺差局面更加明显,外汇储备激增。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多,一方面,可以增强本国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对外贸易,提升国家与企业在国际上的信用水平。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增加了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为了稳定汇率央行就会相应的增加本国货币供给量,引致本国货币供求处于失衡局面。导致外汇储备增加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因素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程度进行分析,从而可以预防和避免由于外汇储备的激烈变动所引发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5.
李婕 《北方经贸》2007,(8):109-110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旧面临着流动性过剩问题。文章系统考察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产生作用:分业经营体制下存差规模快速扩大、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出现、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并从商业银行自身方面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蓉 《商场现代化》2008,(11):21-22
长期持续存在且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它不仅体现在短期内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贷币政策调控效应减弱等方面,而且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发展环境方面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正视国际收支顺差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有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利庭 《现代商业》2008,(3):29-29,28
在明确了所研究的流动性过剩的概念之后,本文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实证分析,以期用定量的方法找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的增加、现金比率的下降,贷款需求的下降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股票市场也是影响流动性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8.
贸易逆差、资本净流入与美元霸权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后美元霸权的内在矛盾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之下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国际货币制度上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然而,早在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特里芬教授就提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根本矛盾,即"特里芬两难".所谓"特里芬两难",是指这样一种两难局面:在"美元--黄金"固定汇率体制下,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并且美国政府要无条件保证35美元可兑换一盎司黄金.但是,一方面美元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外汇储备的来源,若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则国际金融市场美元短缺,势必影响全球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对美元储备的需求必然增加,必然要求美国继续增加美元供应,扩大自身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长此以往,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会争相用本国持有的美元去向美国政府要求兑换黄金.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刺激,我国国内出现了暂时性的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对此问题的产生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是从货币供给的角度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现象进行探讨,本文认为供给只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从货币需求角度对"流动性过剩"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会更有利于我们对相关现象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东亚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角色 全球经济失衡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美国国际收支表中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2005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达到8049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5%,相当于全球主要顺差国顺差总额的四分之三,而且这一比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已经导致美国外债的持续增长。美国的净对外债务余额(即海外净资产为负数)从1996年的3600亿美元升至2005年的超过3万亿美元。东亚国家则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