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动态监测和评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充分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及时掌握建设及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本文就主要以74省道三门健跳至黄金坦段改建公路工程为例,分析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成果及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发展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做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而城市景观生态化成为近几年研城市水土流失究发展的重要趋势。从景观生态角度看城市水土流失,其具有城市水土保持的地域综合性、城乡二元景观异质性、城市化造成的过程化影响三个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城市水土流失已经建立了城市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效应特征、评价体系和水土保持在内的研究框架,所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也是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3.
为了做好公路水土保持工作,文章主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的水土保持流失主要集中在蓟县,本文以蓟县的水土流失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蓟县的基本情况、社会经济概况、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情况,分析了蓟县水土保持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天津水土保持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5.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时大量的开挖工作扰动了原来土层的稳定结构、弃土弃渣不合理堆放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施工前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合理安排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并拟定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确保有效防治施工期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6.
乐都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又是青海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生态问题严重阻碍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治理水土流失是当地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的生命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乐都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乐都对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通过分析,提出一系列水土保持在构建和谐乐都中的实施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以预防为主,有针对性的提出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和防治措施,正确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探讨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投资概算是确保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完成的经济保障,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首先阐述水土保持的必要性,然后描写中国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的危害,最后对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行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在征费名称、征收标准规范、费率负担、立法原则等方面存在不足。油气生产建设项目及活动的不同阶段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差别较大,有必要根据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及恢复情况,确定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费范围、征收标准和计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有300多年历史。近代开始有组织的治理已有70年进程,可分为"艰难起步"、"曲折发展"、"恢复发展"和"全面大规模治理"4个时期。站在水土保持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汀县后续治理任务仍很艰巨,已有治理成果巩固任务仍很繁重,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仍很薄弱,资金投入仍是最大瓶颈。未来10年,将是长汀县基本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的决战决胜时期。要坚持正确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工作方针和水土流失治理基本方法;科学引种乡土阔叶树种,促进植被群落正向演替;下决心解决好稀土矿开发导致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大力推广开发性果茶园秋大豆春种和马尾松"小老头林"施肥两项技术;坚持和完善水土保持"燃补"政策,解决好群众生活燃料问题;鼓励和支持租赁承包治理开发水土流失山地。  相似文献   

11.
黄河水资源与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黄河水资源作为河南省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是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也是河南省率先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比较优势所在。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构建黄河供水网,是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瓶颈,促进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应把引黄供水、构建黄河水网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高现有黄河水网质量,进一步拓宽黄河水资源利用空间,形成河南全省范围内的黄河水资源网。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城镇空间格局的发展历程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丰富的水土资源优势、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巨大的开发潜力令世人瞩目,成为新时期开发的热点地区。根据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特点将其城镇格局演变划分为传统农业经济时代、油田经济时代和高效生态时代三个时期进行论述。通过梳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格局演变的历史脉络,探寻不同时期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动力机制,总结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黄河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判断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新政策的解读、新形势的判断,预测黄河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这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非凡,为黄河流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会。河南是中部大省,位于黄河的中下游,以河南省为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作出综合评价,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研究2013—2018年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水资源利用率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13—2018年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是两者之间并非一直同步发展;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程度逐步提高,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优质协调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保护流域森林植被建立绿色防洪堤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98 年我国洪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分析森林植被的防洪作用, 包括防止水土流失、江河淤积、净化水源、改善水质、削减洪峰、调节水量等功能, 最后提出建立生态防洪堤坝的措施, 其中包括天然保护工程、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坡地改造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和绿色防洪堤坝建设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内地通向藏区的门户。保护与建设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南水北调便捷方案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雄 《经济地理》2001,21(3):278-282
通过对我国南水北调目前几个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华北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新的便捷方案(“H”方案)及其合理的路线,即从黄河沿偏关河调水至永定河上游,再从长江补水至三门峡水库,使黄河成为“H”状的永不断流的清水河。并从水文特征、工程特征、生态与风险、社会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便捷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但由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固有的脆弱,长期以来,因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严重,资源被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两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总结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恶化生态环境、引发黄河水患、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危害农业生产、导致贫穷落后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黄河问题是长期治理对策博奕的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历来就是利害兼容,治理黄河旨在兴利除害,但是,尽管国家长期治理黄河,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而黄河每年流失的16亿吨泥沙仍未减小,洪涝灾害更加频繁。除了历史上的危害原因,近年来黄河还出现了断流及引发的干旱。为什么我们兴利除害却利不兴而害兴?笔者认为,这是我国长期的黄河治理对策的博奕结果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重点取决于城市群的发展质量及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对2016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及内部所有地级城市进行高质量发展评估,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中下游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高于中上游城市群;②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中存在"中部塌陷",处于中部地区的中原和晋中城市群多个维度上低于东西部城市群;③城市群内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核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外围城市;④行政等级高和区位条件好的城市往往拥有较高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受所处黄河位置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认为,黄河流域城市群应该加强核心城市对城市群整体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城市群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影响带动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也论“参天调水”—再造一个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拯救黄河,南水北调,再造一个中国的大西线调水的设想进一步加以阐述,认为:“参天调水”是我国经济大发展伟大的基础工程,黄河流域旱情严重,但治理有望。提出:“小流域治理、种树种草、调整产业结构等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