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法稳 《中国金融》2005,(22):21-2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明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条件.本文通过对当前发展节约型社会的背景分析,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消费观的必要性,并对政府如何发挥导向功能做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按照规划,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打好这场节能减排攻坚战,将投资方向由高污染高消耗行业向低污染低消耗行业转移,是金融机构应尽的义务。循环经济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开展"绿色信贷",适时推动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共识。本期一线话题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刘贵生、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王建宏、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分行行长郭建良就金融业如何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观政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景明 《中国金融》2005,(20):23-24
历时27年的改革开放把我国经济推上了高速增长轨道.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急剧扩张。步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镇化又进入了新的阶段。所有这些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福利的增长。但站在全局和长远角度思考问题,又必须看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人类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已渐渐凸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并开始了有效的探索实践。经过数年的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开创新型工业化道路,财税对循环经济给予了积极支持。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寻求可行的对策,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为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循环经济的有关知识,本刊特别组织了此次以“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专题报道,以飨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财政研究资料》2004,(24):24-24,F003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转变服务方式与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时期来,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倡导和努力实践建设节约型社会,这足一项符合国情、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并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主要是服务方式的转变,是对人、财、物等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节约。当前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方针,对于加快何推动商业银行服务方式的转变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会计工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作为核算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运行情况,具有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会计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05,(12):4-5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决策.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长期福祉,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意义.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激化了人地关系的矛盾。我国人口以每年1300万~14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而耕地却在以30—40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浪费土地、粗放利用土地的情况大量存在。土地作为稀缺的不可替代的经济要素,其空间位置的不可移动性.使用的排他性.决定了我们在士地利用过程中.必须集约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从认识上、政策上、措施上加大力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木材综合利用率约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因此,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是形势所逼、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西南金融》2005,(10):62-62
中国的现状是:一方面,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资源产出效率较低,节约潜力很大。目前,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王荣 《现代会计》2005,(6):28-30
2005年6月3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语重心长、一针见血:“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远发展。”作为与社会经济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密切联系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全民族大行动中又能做什么呢?笔者认为,会计人员应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潮流中,充分利用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和“精打细算”的职业优势,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增产节约、节支降本,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自己工作单位的长远利益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李传国 《浙江金融》2006,(10):63-64
循环经济是人类在反思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抉择.其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和资源约束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发展中的环境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日益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杠杆,如何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现实而迫切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吴贵文 《青海金融》2006,(B10):34-35
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表现。作为经济发展模式,与处于现代经济核心地位的金融在生产方式的演进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就本地区金融机构如何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服务作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的全局性、长期性和重大战略决策。自觉融入其中,建设节约型企业,不仅是农业银行每个员工应履行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而且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  相似文献   

19.
新疆新型工业化中金融支持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新疆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已经高度货币化,金融业能够有效动员社会储蓄和闲散资金,将其转化为投资以满足新型工业化的资  相似文献   

20.
“绿色经济”是一个形象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经济增长本来的目的,应当是增进人类福利,这是人本主义立场的必然逻辑,但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局部和全局之别,可持续与不可持续之异。为短期的、局部的利益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是牺牲了人类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是与绿色经济取向背道而驰的非人本主义的虚幻增长。我们可以把人本主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友好型的、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称之为绿色经济模式,或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