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金可  蒋葵 《科技和产业》2023,23(22):73-78
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2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析政府补助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对于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有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补助通过研发创新驱动效应、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分析师披露监督效应三条中介路径来提高企业的ESG表现。其中,研发创新的中介作用最强,融资约束与分析师披露监督的中介作用次之,为政府引导ESG实践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林琳  杨红娟 《科学决策》2024,(5):131-148
本文以2012-2022 年沪深A 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ESG 表现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发现,良好的ESG 表现提升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且分项的检验结果表明,E(环境)、S(社会)与G(治理)因素均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ESG 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效应主要在资源获取较为困难的企业主体中更为显著,具体表现为当企业处于弱竞争地位、高竞争强度的市场中,且受融资约束的水平较高,产权性质为非国有时,ESG 表现的积极反馈提升了其风险承担水平。本文研究结论对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ESG 披露框架、规范披露要求、通过政策引导充分激发企业履行ESG 责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加强自律、提高ESG 信息披露是重污染行业在绿色发展背景下积极转型的新途径。以中国开始实施绿色发展指标(2011年)为起点,选择沪深A 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作为样本,以声誉理论、投资者关系理论、外部压力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依据,构建平衡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地区和所有权异质性分析等研究重污染企业的ESG 表现对融资成本的影响。选择媒体监督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其效应为自律和监管提供了新工具。研究发现中国重污染企业ESG 表现与融资成本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ESG 分维度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存在地区和所有权的差异;媒体监督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这些结论为企业、投资者和监管者带来了不同的启示,有利于多方合力共同提升企业ESG 水平。  相似文献   

4.
尹士 《科学决策》2014,(8):83-94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2013年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借助中间量融资约束,并且以Almain现金流量模型为融资约束衡量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负相关;企业的融资约束导致RD投资不足;企业较好的现金流可以减缓融资约束程度,促进企业进行R的投资,最后本文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加大企业RD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欣阳 《科技和产业》2024,24(6):147-153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又称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作为新兴企业报告体系,在经济市场中发挥不可或缺的治理作用。以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ESG披露对企业违规行为的作用,并进一步检验了在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以及媒体监督程度下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披露对企业违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行业竞争程度更高、受更强媒体监督的企业,ESG披露对企业违规行为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花拥军  王冰  李庆 《南方经济》2020,39(11):116-131
综合运用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长、短期社会责任的影响对比,考察了在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时,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并论证了不同政策不确定程度下的效应表现机理。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具备"累积效应",长期社会责任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强于短期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也具备"保险效应",会显著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融资约束的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累积效应"仍然存在,且会因长期社会责任"保险效应"加强而得到强化。不同产权性质下: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较小,且"双效应"更稳定;而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但受经济政策冲击更大。研究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积极效应,呼吁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值得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8—2020年沪深300指数成分股209家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异质性企业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价值,但由于经营目标、社会期望和投入成本等原因,使得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和非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国有企业和污染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企业要将ESG理念融入经营管理中,以提高ESG治理水平的方式提升企业价值;非国有企业要通过履行ESG责任获得非财务方面的优势,吸引外部ESG投资者;非污染企业要利用好低成本优势,加强ESG信息披露,提高企业声誉。长远来看,国有企业要助力构建ESG评价体系,污染企业要加强行业间ESG的沟通与协同。同时,监管部门应当完善ESG评价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ESG监管力度,提供政策引导,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是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投资者认同的重要途径。文章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通过工具变量法、熵平衡法等方法弱化内生性问题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得出,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能缓解融资约束与第一类、第二类代理成本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样本中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的激励效应更强;市场竞争程度和股权激励能够正向调节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以信息披露质量、信息透明度为中介变量,以分析师跟踪为调节变量,实证探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增大信息不对称程度会加重企业的融资约束。分析师的跟踪有助于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文章进一步研究不同生命周期中环境不确定性对融资约束的作用差异发现,环境不确定性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在成熟期、衰退期企业中表现显著,在成长期企业中表现不显著。文章丰富了环境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二者关系的文献研究,为企业高效发展提供了经验数据和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甜甜 《科学决策》2024,(5):109-130
论文选取2011-2020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实证研究了企业ESG 履责的绿色生产力效应。研究发现,ESG 履责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 履责主要通过缓解财务约束,提升企业声誉,以及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基于“宏观——中观——微观”的多维异质性检验显示,当企业所处环境规制压力较高、所在行业竞争压力较大、以及企业人力资源基础较好时,ESG 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凸显。论文研究对新形势下构建绿色生产力体系、助力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碳减排工作已成为世界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而企业作为碳减排的重要主体,碳减排及相关信息披露也就成为各界关注重点。以中国生态文明背景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数据研究高管地缘关系对于碳信息披露工作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有相近地缘关系,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与非高碳行业相比,高碳行业中高管地缘关系对于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会受到抑制;在外部制度环境较差、无政府环保补助的企业中,高管地缘关系对于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依旧存在。同时进一步补充了企业碳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文献,并为信息需求者了解和认识碳信息披露现状以及规律提供经验证据,便于其作出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等决策。  相似文献   

12.
提升企业价值是企业进行ESG实践的目标和根本动力。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ESG实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并以市场竞争程度、机构投资者、媒体监督为切入点,分析外部压力对于企业ESG实践价值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实践初期会降低企业价值,从长期来看,ESG实践对企业价值存在正向的滞后作用。当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越大时,市场竞争可以显著提升ESG实践的价值效应,机构投资者和媒体监督会削弱ESG实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进一步说明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外部压力不能必然地转化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绿色债券为切入点,研究其发行与企业ESG 得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企业ESG 目标实现的多个触发因素和努力动机。本文从CSMAR 国泰安等数据库中收集并筛选了5737 个观测样本,利用双重差分等计量经济学模型,发现绿色债券发行与企业ESG 评分的提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高环境规制地区和低人均工业GDP 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的改善、管理者短视的减少和分析师关注均为正向中介变量。最后,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金融聚集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发现金融聚集对企业的融资约束产生正向的缓解作用。研究样本包括2009 年至2019 年A 股上市公司,通过采用排序逻辑回归方法,构建了企业融资约束的指标并发现融资约束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但其在不同企业之间的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区域熵指数来衡量中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聚集水平,结果显示,除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外,宁夏和青海在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聚集水平相对较高。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证实了金融聚集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作用。从机制上分析,金融聚集能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另外,更深入的分析表明,保险行业的聚集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尤为显著。该研究扩展了现有关于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而且为企业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政府在制定金融产业政策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喻骅  葛军  陈良华 《科学决策》2023,(10):71-88
ESG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框架,引导和推动企业积极参与长期价值增长的各项实践行动。当企业面对环境不确定性时,是否还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长期价值导向,继续履行ESG责任,并且该责任的履行是否能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文章基于企业微观环境不确定性下的管理行为选择偏差,运用实证方法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了ESG责任履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责任履行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低环境不确定性下,企业ESG责任履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成本管控水平和投资水平两种不同的机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在ESG责任履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对低环境不确定企业的正向调节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