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如何提高金融支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贡献度,是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是较早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地区之一,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上看,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势。针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其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吉林省应从龙头企业 中介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 银行 农户、龙头企业 科研院所 企业农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3.
宣州市水东镇地处丘陵,土质极适合栽植枣树,所产青枣个体匀称、核小皮薄、质脆汁甜。具有丰富的营养、药用价值,为水东赢得了“中国枣川”之称。但在过去,枣园零星分散,经营粗放,青枣靠天收,产量浮动较大,加上枣农缺乏市场意识,枣农们的收入一直得不到提高。九五年,镇党委、政府针对这一现象,充分调查研究了市场需求,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定了“面向市场,依托优势,发展枣产品,富民兴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通过资金技术的倾斜,促进枣园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该镇对全镇枣林的面积、产量经营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改造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而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以白城市为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就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天立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4):6-8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向,特别是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可以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降低农业成本,恢复农民投资农业的信心,提高农业投资的回报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拓宽人才渠道,完善中介机制,是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而我国的农业则主要依靠农村发展。如何才能够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是我们现今所探讨的重点。然而农村的发展基础薄弱,本文主要研究怎样在农村推行农业产业化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以及资金供求矛盾和银行业的支持情况出发,对银行业支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阻碍,以期探索适合河南农业经济产业化道路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实证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效率的关系,以及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金融效率差距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金融发展规模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原因;而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及金融效率差距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金融规模差距对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12.
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我国各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开放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及其运行机理,并对吉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FDI对吉林省的行业内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FDI(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始于1998年.迄今对发达省区的研究较多.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东北地区的研究特别是实证分析却较少.在国家鼓励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域外资金和技术以求振兴发展的今天,对东北地区FDI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将会对东北地区利用FDI起到一定的指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区位商指标和产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对吉林省2003—2009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9年吉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产业集聚显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吉林省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强力支撑.吉林省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强省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吸引各类人才留在吉林省就业创业,引才育才用才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吉林省较小的经济体量、较窄的就业空间和较弱的政策落实力,导致青年人才留在吉林省就业创业的意愿不强.进入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17.
吉林省发展大豆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大豆产业无论是与竞争性作物相比,还是与其他大豆主产区相比都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吉林省应充分利用大豆非转基因优势,打造绿色盾牌;实行大豆产业化生产和订单农业;发展大豆深加工技术和龙头企业;建立大豆产品市场质量标准和自主品牌;加强政府对大豆产业的扶持;建立健全适应大豆产业化经营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大豆产业发展,使大豆成为吉林省农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19.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能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粗放型使用,使得我国在能源的生产、消费、利用效率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个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各种解决方案中,采用能源替代战略,通过各种手段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进而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一条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吉林省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实施能源替代战略更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