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和职业自我概念不合理、职业期望两极化、生涯自我效能感低、消极情绪体验强烈等.这些就业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而且还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高校需要针对他们开展整体生涯辅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学生自身也应加强自我心理建设,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困境,建立起健康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2.
返乡农民工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的中坚力量,必将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当前,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后处于就业能力不足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缺乏职业认同、缺乏心理排解渠道、社会支持网络单一、缺乏就业培训四个方面。作为社会工作者应从提供专业服务以增进职业认同,开展心理减压专业服务活动,构建返乡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倡导就业能力提升政策等方面来帮助他们增强就业能力,从而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玲 《科学决策》2002,(11):17-22
中国作为一个劳动力绝对过剩的国家,其就业压力在短期内不会由于加入世贸组织而缓解.农业中失业和就业不足的劳动者与预期新增的就业岗位并不匹配,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农村贫困人口.投资于这些劳动者的健康和教育,既有提高他们的就业应变能力从而缓解贫困之效,又可从根本上获得社会经济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包静 《发展》2010,(5):130-130
中等职校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而学业难度较大,专业技术水平一般而社会就业要求较高。因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或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更为突出,有些问题如果不能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进三农工作化解金融危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保民生:难点在农民 我们现在所说的农民,实际上是一个较其传统意义远为丰富和复杂的概念,即他们是由各具特点的不同群体所构成.第一个群体是作为农村常住人口的务农劳动力;第二个群体是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对脆弱的地位.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他们所面对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由于受自身能力、社会需求以及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实现,从而产生种种不良的就业心理.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例,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心理表现,提出通过就业辅导、心理咨询等使他们摆脱心理的困扰,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对日本妇女就业概况、劳动条件和再就业现状做了分析,在对处于复杂社会状况的日本妇女进行深刻了解的同时,力图找出其男女间的合理的社会分工和社会作用的不同之处,为今后我国在制定妇女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法规等一系列行政政策方面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露  潘怀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21-24
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平等的就业资格,他们仍然是社会排斥的对象.文章以社会排斥为中心概念,通过定性分析和研究发现,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等要素构成了独特复杂的社会排斥主体系统,共同作用于社会排斥客体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文章最后得出了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础是法制与公共政策要先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低龄老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的调查发现,其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工作千差万别。他们所从事的行业领域,只有少部分层次较高,绝大多数处于低端层次。由于现有法律法规对其就业权益保障不足,他们面临着侵权伤害、维权困难等困境。在老龄化社会来临之际,探讨低龄老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有利于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帮助陷入生活贫困边缘的老人获得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10.
一、高等院校商科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矛盾 从总体上讲,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商科毕业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仍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但从商科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商科毕业生就业还存在较大困难,毕业生就业实际落实率较低,这与我国目前经济整体发展状况不相吻合.这些困难主要表现为几对矛盾:  相似文献   

11.
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劳动者来说,就业是他们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因此,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及劳动者等主体。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受到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影响,而同时这种心理又将影响他们顺利就业。本文首先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然后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最后从社会环境和个体自身两方面探讨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部分大学生中的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身心健康、学习及就业.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提高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要求.应将礼仪教育与社会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找准切入点;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在论文答辩完毕、工作安排妥当的时候,形成了一种"责任真空"的状态,既没有来自学校方面的管理,又没有单位方面的压力,暂时的短期目标缺失引起学生心理空虚、寂寞郁闷以及迷茫.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即将就业的大学生进行适当的疏导,指引他们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告别学生时代,适应社会生活,以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从大学生到劳动者的社会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5.
"校漂族"的产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现实存在的矛盾和社会观念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调查"校漂族"居住环境、社会交往、文化生活的生存现状,认为校漂族仍然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究其原因是没有实现就业,进而分析"校漂族"就业存在障碍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就业的策略,以帮助"校漂族"摆脱社会弱势的境况。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但是研究生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处于亚健康的状态。通过对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就业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明确了研究生就业心理存在的误区与偏差,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分析造成研究生就业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从以上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确保高校研究生的就业心理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实现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我国城镇再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处于转型期阶段的中国社会面临的再就业管理压力也日益加大,鉴于此,文章在对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现状和主要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镇再就业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岗位创造体系以及就业培训体系的我国城镇再就业管理创新体系.该体系对于我国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管理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振凡 《改革与开放》2011,(16):163-164
各类学校扩招导致毕业生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因此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如何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提供帮助、指导、培训,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走进社会,为自己找到准确的职业定位,这些都是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培养农村中职生的社交能力,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既适应社会需要又适应就业需要的建设人才的必要条件.应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科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活跃校园文化,加强社交训练;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社交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有必要不断健全完善积极就业政策,把积极就业政策作为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重要手段与必要措施.积极就业政策为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有必要不断健全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并把积极就业政策与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循环、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社会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