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购物模式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小娜 《经济论坛》2005,(15):131-133
互联网的产生被证明是营销领域中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它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购物正是其中之一。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购物模式,向顾客传递了新的价值。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日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各个因素的分析,探讨网络购物背景下顾客感知价值的形成机理,并提出若干能提高顾客感知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体验营销与顾客体验价值分析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溯  傅贤治 《经济管理》2006,(21):66-69
随着体验经济的来临,体验营销应运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顾客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但是,传统的顾客价值理论并不能够解释顾客体验价值的产生过程。本文通过对顾客价值层次模型的延展,划分了不同的体验介入和价值层次,构建了顾客体验价值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3.
传统顾客细分大多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等指标,无法反映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等关系营销的本质。以顾客忠诚、顾客价值理论为工具,围绕着顾客与企业建立关系的意愿,构建了顾客忠诚、顾客价值、忠诚一价值关系营销下的顾客细分模型。这一模型明确了关系营销范式下的顾客细分是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细分,资源配置和保持策略则是根据不同顾客的价值制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深入剖析了顾客价值需求与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了以核心能力与目标顾客价值需求相匹配为战略中心的这一动态的、“双赢”的竞争战略模式的运作机理,提出了如何以目标顾客价值需求为基点,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顾客价值管理的整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客价值管理是以最大化企业目标顾客潜在价值为核心整合在一起的一套整合的理念、方案和运营模式。它以整合的顾客价值管理观为指导,以企业理想顾客界定的价值整合企业的运营,开发最大化的顾客潜在价值,提高企业的顾客投资回报率,并使企业和顾客双方都为对方创造了最佳价值,从而使双方的目标也达到了整合。  相似文献   

6.
B2C模式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流趋势,它能否通过回报计划留住忠诚顾客无疑将对平台自身的生存及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B2C平台为研究背景,将回报计划感知价值作为网络消费者计划忠诚和平台忠诚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概念模型并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同时探索信任在感知价值和顾客忠诚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回报计划感知价值对计划忠诚和平台忠诚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并通过信任产生间接影响;信任对感知价值和计划忠诚、感知价值和平台忠诚分别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价值工程理论和多目标决策算法的即时顾客化定制(IC)下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定位冲突消解方法。首先分析了最优CODP定位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从成本、定制化程度和时间等方面研究了CODP定位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价值工程理论,提出了IC生产模式下顾客价值的表达式,将顾客价值的功能因素数量化,综合运用价值指数法和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优化算法,构造CODP定位冲突消解问题的优化算法,并给出该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最后应用该算法对某企业的典型案例问题进行求解,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感知价值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凯 《经济师》2009,(12):280-281
随着现代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到来,电子商务这一互联网时代的特殊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由于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激烈加剧,企业纷纷寻找获取竞争优势的突破口。顾客价值作为获取自身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整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竞争力源于更大的顾客价值。本文深入阐释了顾客价值的本质内涵,并从四个方面系统剖析了企业竞争力与顾客价值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审视了定位理论和核心能力与资源理论的战略内涵;并围绕创造、传递更大的顾客价值这一战略目标,探索性构建了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整合模型以系统化集成不同战略流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将价值网与SPA模式的特征进行匹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价值网模型三要素——"相互关系、核心能力、优越的顾客价值"构建SPA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以美邦为例,在分析其快时尚品牌Me&Cit y推广中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核心能力突出的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价值网、价值网内资源共享以提升顾客价值等基于价值网的美邦SPA模式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分析网络价值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冲击,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学习、价值分析和价值鉴别能力,更可以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网络不良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中塑造时代需要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汪再奇 《时代经贸》2007,(7Z):33-34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净收益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阶段。然而,企业必须是社会中的企业,对于当前被人们广泛承认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仅仅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忽略了其对社会的价值,对此,本文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三种价值论的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劳动价值论存在四大问题:一是社会必要劳动量难以计量;二是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倍加比例难以准确确定;三是无法解释自然产品为何也具有价值、价格;四是存在价值归属上的理论悖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不能全盘否定,但资本、土地不能“创造”价值,只能“生成”价值。边际效用价值论所揭示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正确的;应当正确看待用效用衡量商品价值;事实上,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具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4.
企业价值观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指出了国内企业价值观管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网络零售中的顾客价值及其对店铺忠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Woodruff(1997)顾客价值位阶框架和Holbrook(2006)顾客价值类型为基础,从消费者视角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零售的顾客价值多维度位阶结构模型,对该模型的妥当性及其构成维度对消费者店铺忠诚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据显示,网络零售中的顾客价值包含产品价值、服务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4个维度。其中,产品价值由品质好感性和金钱节省性产生;服务价值源于购买便利性、个性化服务和交易安全性;情感价值由界面审美性、信息探索性和过程愉快性生成;社会价值源自社会身份强化和自尊唤起。研究发现,顾客价值通过满意和信任间接影响店铺忠诚。顾客价值各维度对满意的相对影响力由大而小依次为社会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和情感价值;对信任的相对影响力则依次为服务价值、产品价值、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本文揭示了网络零售中顾客价值结构内涵及其在店铺忠诚构筑中的作用规律,对网络零售商开发价值驱动型店铺忠诚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栋  卫平 《技术经济》2011,30(3):108-116
结合品牌核心价值产生的内外部环境,对品牌核心价值的组织构成、品牌核心价值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品牌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品牌核心价值体系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如何调整与完善品牌核心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许光伟 《财经研究》2008,34(4):62-7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是实践观指导下的科学的抽象分析法。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不断转化和科学运用,具体化形式是哲学思维分析与数学模型分析的统一,从而构成经济本质分析与经济运行分析统一的基础。具体而言,价值创造及运行对应了微观层面的价值(经济)本质分析和价值(经济)运行分析的统一,价值决定及其运行对应了宏观层面的价值(经济)本质分析和价值(经济)运行分析的统一。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的数学模型分析需要更加广义化和应用化,以增强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余恕莲  吴革 《经济管理》2007,(19):89-93
本文以Ittner&Larcker(2001)的分析框架为起点,首先界定价值的内涵和成本的本质,探讨成本管理在企业价值管理(VBM)中的作用,然后从微观的视角讨论了VBM下的成本管理体系,并指出宏观成本管理是我国转轨经济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陈冠玉 《经济经纬》2007,2(2):13-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只承认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笔者梳理了理论界对传统劳动价值一元论的新认识,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20.
We critically review the literature that claims that existence values, or nonuse values in general, are a large and measurable component of total value for certai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Our concern is not with the question “do nonuse values exist?” For some individuals they surely do. Rather, our concern is with two interrelated questions: are there operationally meaningful theorems which might lead to the specific measurement of nonuse values, and do we in fact have a body of credible evidence which shows that nonuse values, particularly components of any nonuse value, are “large”? We find nothing in the way of operationally meaningful hypotheses which would permit the estimation of values attributable to specific motives of individuals. We find no credible basis for claims related to either the measurement of existence and other motive-related values or claims for the “large” relative size of such values. In short, we question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at such values are measurable and that they are significant as a component of total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