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财经文摘》2010,(6):96-99
我们有多少人知道如何避免灾难,如何应对灾难,如何忘记灾难?很少有中国人接受过灾难逃生和自救教育.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二下我们的“盛世思维”了?  相似文献   

2.
赵永立 《经济师》2011,(6):49-51
文章从近几年来我国以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地震、海啸频发的恶性灾难入手,分析了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欠缺和日本、新西兰、美国赔付巨灾险的先进理念,指出我国政府与保险行业要尽快落实震灾保险方案,加快推进震灾保险体系建设,从而使普通老百姓震灾造成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徐聪 《财经科学》2012,(8):10-19
欧元国家的自救措施目前看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挽救欧元于将倾,但这些措施中具有明显的缺陷,故欧元的前景依然不甚明朗。本文认为欧元国家自救措施的缺陷有:系统风险未能分散;各国利益博弈特征明显;自救措施的指导思路存在利己性和狭隘性,使自救行动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而未能解决欧元区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危机预期和信用紧缩相互强化、相互推动的过程中,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削弱甚至丧失.政府主导的协同救市对于填补市场组织真空、稳定市场和化解危机至关重要.为有效应对危机,本文给出了两条旨在恢复市场自救的救市措施.作者对危机预期下政府救市和市场自救的关系处理,既是处理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关系的重要探索,也给出了政府在设计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政策组合时的关系论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5.
科技意识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技意识概念作了较全面的阐释,提出了增强科技意识的三个方面内容,分析了增强中国民众科技意识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民众对西方文明挑战引起的三种冲突:侵略与反侵略的冲突,两种文化心理的冲突,新学与迷信的冲突。爱国反侵略运动,却以尊王卫道的陈旧观念为思想武器,这是不成熟的时代产生不成熟的民族自救意识的结果。近代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只有使自己的生存方式与飞跃发展的世界同步,才能永葆共同体内经久不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刊》2008,(8):13
Amanda Ripley是<时代周刊>的资深撰稿人,专门从事国土安全与风险的报道.本期的<时代周刊>刊发了他撰写的有关灾害面前如何自救的文章.最近中国的地震和缅甸的飓风,还有本季肆虐美国的龙卷风和山火,提醒我们灾难是人类环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刊》2008,(7):13-13
Amanda Ripley是<时代周刊>的资深撰稿人,专门从事国土安全与风险的报道.本期的<时代周刊>刊发了他撰写的有关灾害面前如何自救的文章.最近中国的地震和缅甸的飓风,还有本季肆虐美国的龙卷风和山火,提醒我们灾难是人类环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政策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面对环境问题,中国媒体、非政府组织和普通民众的进取心与积极性日益高涨,算是"重重雾霾中的一抹亮色"长期以来,环保活动者、经济学家和学者一直警告中国将会出现环境灾难。一月中旬,环境灾难终于以最引人瞩目的形式降临。华北大部分地区被浓重的有毒污染物覆盖,北京的空气已经达到有害级别。对中国政府而言,这是一记新的警钟。人们想知道,  相似文献   

10.
我国“灾难旅游”可行性开发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宏霞  苑伟娟 《经济地理》2008,28(4):688-691
灾难旅游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类型,也是国内外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开发灾难旅游,成为人们了解自然和认识灾难的窗口,提高人们对灾难预防与应对的意识和能力,并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的统一.文章对灾难旅游的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对其开发作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初步思路框架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尽管Windows XP系统还原和SFC可以消除很多故障,但是一些比较严重的故障仍然无法解决。万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尝试其他自救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计对现有的矿工劳动保护用品进行改良,并根据井下生产实际情况,对目前处于缺失或空白的部分做开发性设计,使其在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效率几个方面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最终达到减少事故发生率及发生矿难事故时提高工人自救能力的目的。在上一期绿色设计栏目中,我们介绍了设计研究的有关背景和思路。在本期栏目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为矿工井下安全生产而设计的一套劳动保护服装装备。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即房屋,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场所。近年来,随着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其使用材料的目益多样化,建筑的用途也日趋复杂,发生火灾的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其发生次数占全国火灾总数的90口以上,造成人员伤亡的数量和财产损失的数额逐年增多。因此,采取正确的自救逃生措施,是减少火灾伤亡和损失的关键。下面笔者阐述一下如何在建筑初期火灾中实施自救。  相似文献   

14.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个人所得税改革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否提升了政府治理效率,是否发挥了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呢?本文以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机理为基础,构造强度DID模型,实证检验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政府治理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2018年个税改革显著提升了政府治理效率;如果考虑媒体关注的影响,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政府治理效率的程度则会更大一些。进一步地分析表明,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强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并通过对财政透明度中介变量产生作用,从而影响政府治理效率的提升。为此,需要强化政府—民众沟通,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15.
活动板房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住房安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应该在活动板房的建设与分配过程中筹兼顾五大关系:统筹兼顾临时性过渡安置与长期安居的关系,提高有限救灾资源的使用效率;统筹兼顾应急救灾与次生灾害预防的关系,减少潜在风险;统筹兼顾受援方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防止引发社会危机;统筹兼顾政府、社会救助与灾民自救的关系,探索良性的灾难救助主体模式;统筹兼顾灾难救助中的矛盾与历史遗留矛盾的关系,预防矛盾的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从民众对能源的关心程度、民众对能源知识和能源国情的了解程度、民众对能源问题的看法、民众对用电问题的反映以及民众对核能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能源问题比较关心,具有一定的能源知识,但对能源的国情了解程度不够;民众对能源问题的看法和用电问题比较理性;民众对发展可再生能源持支持的态度,也愿意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承担一定的费用;特别是,大多数受访者对核能的发展是积极支持的;民众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如何平衡好民众能源使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还发现,人们的环境责任感与收入水平存在相关性,这在行为科学或行为经济学上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7.
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和清 《开放时代》2011,(10):26-35
半个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主流的全球化发展方向.具体到中国,工业化、都市化、消费主义等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许多地区的经济一社会文化一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更造成许多灾区灾难的恶性循环.而主流灾害社会工作是方法为本、问题为本、割裂的、修修补补的社会工作实务,既不能回应灾难的恶性循环,也无法满足社区民众可持续生活的需求.为了揭示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超越灾难的恶性循环,突破专业实践的两难困境,本文提出三种可能的改变途径和策略:一是透过话语(知识)生产推动社会变革.二是持守社区为本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这是推动人与社会结构系统性改变的途径,是整合的社会工作策略.三是通过“改变人”从而改变社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最终目标是使社区民众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和民众意识、技术三方面分析对比了我国和日本在绿色物流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发展绿色物流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统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摆在连云港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接下来,连云港市经济怎么干?本文就此问题开展了分析与探讨。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疫情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分析结论是:第一,疫情对连云港市经济的影响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第二,疫情对连云港市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第三,疫情对连云港市经济总体上虽是一场灾难,但我们从中也能够找到一点正向的有启示性的东西;第四,疫情之后连云港市经济工作的年度目标应保持不变。其次,分别从企业与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连云港市经济接下来如何干的思路,即企业需要练就好"三种功力",政府需要发挥好"三种功能"。企业需要练就的"三种功力"是:自救功力、拼抢功力、创新功力;政府需要发挥的"三种功能"是:"政策促进"功能、"服务跟进"功能、"考核推进"功能。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考验。山西省要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机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实践及中国的态度和努力,然后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山西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出了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围绕“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单位 GDP 能耗降低16%,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减排目标,从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规政策,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监督考核,落实发展目标;创新科技体系,提高研发能力;建立应对体系,提高民众意识;扩展对外合作,发展山西经济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