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航天军工产品批产业务量增长,产品交付数量创历史新高,型号高强密度研制、高强密度发射、高强密度交付已成为科研生产的新常态,航天产品“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转变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由之路。面对航天产品批产任务量增长与资源保障日益激化的矛盾,工艺人员需要主动作为,以提升工艺能力为牵引,用技术功底改进产品生产测试流程,优化批产产品工艺管理模式,达到流程规模最小化、有限资源得释放、交付压力再减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等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航天科研院所以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为目标,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以来,航天型号总体院坚持以产品和技术并重,研制和批生产并举,科研生产任务总量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航天科研院所特别是型号总体院希望通过科研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和流程的优化重塑,解决当前科研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研究院的核心发展能力打造的更强、更优。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在国家推进航天强国建设过程中,航天型号任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随着短时期的任务高速增长,部分航天企业现有能力已无法满足需要,社会资源已成为航天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补充。外协任务量、资金规模越来越大,管理要求越来越规范。针对原外协管理中,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对航天制造提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航天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航天产品总装集成制造企业,在当前航天型号产品任务激增的严峻形势下,依靠简单的资源投入、人员投入等传统研制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任务需求,亟需通过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实现产品自动化稳定批产和快速研制。近年来,公司大力开展了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工作,数字化生产线的关键技术和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然而,由于生产线建设涉及领域众多、技术复杂,公司前期生产线的方案设计和建设过程出现了各种管理协调问题,为明确职责、清晰流程,本文对生产线建设的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生产线建设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和各阶段的工作内容,规范了公司生产线建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航天任务快速增长,高密度发射、高强度研制与生产已成为常态化。现行的产品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已无法满足客户对短周期、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产品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转型发展,打造“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深入推进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化的产品质量保证队伍,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的航天型号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在新的任务和新的形势下,提升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对实现航天型号任务圆满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航天强国。时值"十三五"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正处于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建设期。航天科研单位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对于提升航天军事装备能力,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实现航天梦、强国梦、中国梦意义重大。在型号任务增长快、进度要求紧、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的形势下,为确保航天科研单位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促进后续更快更好的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  相似文献   

8.
正"十三五"中国进入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机遇期,宇航发射任务更加繁重,尤其是火箭规模化生产任务的全面启动对型号物资的供应效率、"两金压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未来常态化高强密度发射任务形势、适应精细化管理要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物流中心必须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及机制,提高供应能力与运营效率。非金属机电类物资的供应呈现出短周期、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由于起订量、图纸变更、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航天型号科研生产内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航天企业的型号研制管理模式也经历了多次调整,总体上较好地满足了型号科研生产的需要,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确保国家战略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国家建设航天强国和进一步巩固战略安全基石的目标对型号研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否按时完成国家任务、进一步提升型号研制效率和质量成为航天企业面对的突出问题。航天企业的历次型  相似文献   

10.
<正>航天动力系统是航天装备的“心脏”,是太空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保障,航天动力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空间、探索空间、利用空间的能力,能否拥有国际领先、成熟可靠的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性能先进、自主可控的航天液体动力产品,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尚缺少规范的、能够对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水平进行科学、量化评价的方法,随着我国建设航天强国脚步的加快,型号任务的不断增加和型号需求的不断扩充,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要素完善的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面对多型号研制并举,研制与批生产并重,高密度发射任务的新形势,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对开展新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产品化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航天产品化建设以航天型号研制需求为牵引,以产品规划和梳理为基础,以产品型谱建设、产品成熟度提升、产品定型、产品生产线建设与认证、产品规范体系建设、产品推广应用为主要途径,以实现产品可重复生产、推动产品更新换代为目标,以建立可重复生产需要的全过程文件体系、规范体系、配套资源以及相关的科研生产管理模式为保证,是推动航天科研生产模式转  相似文献   

12.
正航天装备产品批生产过程中,最终产品总装测试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多少是影响批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的突出因素。当前,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行"三年质量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利环境下,怎样构建适合航天装备产品的批生产质量管控与监督机制,如何强化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以有效遏制总装测试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数量,成为提升航天装备产品批生产管理、确保批生产合同履约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国家"航天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宇航企业,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根据当前发射任务密度高、技术跨越难度大、系统建设增长快、型号研制周期短等型号任务形势,在原有技术流程、计划流程基础上,把握航天器研制规律,探索实践技术流程、产品保证流程、技术安全流程、计划流程的"四个流程"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高密度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推动了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立足“十四五”新的发展阶段,对标“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发展目标,通过优化组织机制、理清职责界面、强化核心职能、重构管理制度框架等一系列科研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促进了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十四五”期间是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也是推进航天强国战略建设的关键期。在新形势任务下,新领域不断拓展、高密度发射进入常态化、装备靠前保障业务需求激增,故而型号外场涉及的区域越来越多,同一区域涉及的型号任务也越来越多。型号外场的保障服务是科研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科研生产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服务于单一型号、仅面向行政后勤的型号外场保障管理模式与日益增长的型号任务愈发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资源集中统筹、成本集约控制、要素闭环管理的外场保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航天批生产精益产品保证,是结合航天批生产的产品和任务特点,面向批生产全过程,聚焦重点项目,强化核心产品和关键环节的质量管控,全面、有序、正向、规范地实施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控项目,并通过优化和改进,持续提升批次产品的合格率、稳定性及一次发射飞行成功率。只有充分结合航天装备批生产的实际,掌握航天精益产品保证工作的精髓,才能有效把握具体推进和实施工作的有利时机,推动航天批生产精益产品保证工作的有效和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周边形势趋于严峻,国家对航天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航天制造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任务形势:一是确保产品交付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三是产品成本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下强国强军的新要求和经济转型下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目前的管理现状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生产全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航天工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先进制造能力和水平是完成高新装备研制和生产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强大动力。面对将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以更好地满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这一目标,当前我国航天制造面临一些挑战:如能否制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见"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代表时提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富国强军等发展战略均对航天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航天企业肩负着推动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当前常态化的高强密度固体发动机科研生产任务形势,科研单位持续推进"提高效率、提升效益"工程,从生产管理流程、质量管理流程、产品周转流程、检验流程和工艺流程5个方面开展流程优化,建立和固化了责任管理体制,全面落实了固体发动机及其部组件产品的研制生产与交付过程责任,实现了科研生产管理的转型升级和保障能力的持续提升,为单位"十三五"发展与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