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数据,集成多角度的仿真过程,通过虚拟空间的映射来反映对应实体装备的过程.文章主要通过运用孪生实体经济的管理和运营,构建第三方信息数据管理平台,使地摊经济的相关信息更加可视化.用实体经济经营方面的优势来弥补地摊经济经营管理的不足,突破地摊经济自身的局限性,从而使地摊经济的管理更加规范化、运营更加持续化.基于数字孪生对地摊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有利条件,从多角度分析,进而推动地摊经济持续发展,撕掉地摊经济"脏、乱、差"的标签,减少纠纷冲突事件,并最终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2.
地摊经济由来已久,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此次调查报告主要是在政府和市场支持的背景下,了解和研究地摊经济新政策对于合肥市地摊经济的影响与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报告从合肥地摊发展历程、消费者对于地摊的看法、人们逛地摊的目的以及在地摊上购买的物品类型四个角度进行了实地考察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地摊对疫情...  相似文献   

3.
地摊经济作为一种边缘经济于后疫情时代被重新提出,旨在减缓因疫情引发的就业压力并带动经济消费复苏.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发现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发展存在人口密度过大、公共食品安全引起"疫情反复"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监管、摊主经营纠纷、居民消费权益受损等法律问题.基于此,提出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发展应构建系统...  相似文献   

4.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使中国经济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考察时"点赞"地摊经济.南京和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有计划、有层次、有温度的地摊经济模范城市.本文通过研究地摊经济的背景、运行机制、作用、意义,并结合此次疫情影响下地摊经济实地调研的结果,提出发展地摊经济的政策建议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讨论我国地摊经济浪潮之下地摊经济的本质。地摊经济的核心目的是稳经济,为中国的宏观经济保底,地摊经济政策的时效性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地摊经济的发展势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行业。地摊经济可以作为创业的试验场,用最低的成本体验真实市场。  相似文献   

6.
住酒店是高消费,逛地摊是市井消费,两者之间能联系到一起吗?那就请你到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里转一圈吧,里面的外国人至少有一半是住酒店的,谁说地摊是"市井文化"?何况是又怎么样?上到王公贵族,下到普通百姓玩儿家,其中都有铁杆的地摊迷。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来北京的时候点名要逛的就是潘家园旧货市场,清晨6点她就带着女儿切尔西从钓鱼台国宾馆直奔潘家园,逛完之后嘴里直说"这次不过瘾,下次一定再来"。  相似文献   

7.
杨斌 《商》2013,(15):87-87
兰州城隍庙古玩市场是兰州市比较活跃的“地摊经营”古玩交易场所之一。地摊经营虽有利有弊,但因其已成为城市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积极面对地摊经营的存在。本文探讨如何利用地摊经营保护我国的民间文物,又提到为地摊经营服务的“地摊文化”的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8.
《光彩》2014,(4)
正铺上一块布或垫上一张报纸,从自行车上抱下装在纸箱或铁筐里的"宝贝",小心摆好,一个古玩地摊就算开张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宫广场的地摊古玩市场每逢周六、周日营业。在每个营业日,地摊一个挨一个,前来淘宝的人也是人山人海。在这里,能看到形态各异的瓷器、玉器、漆器,能发现玲珑精巧的各种小摆件等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摊经济"作为社会多元化的产物出现在经济潮流中,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地摊经济"在我国的中小城市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地摊经济"的主体是一个有一定规模、构成多元、分布广泛的摊贩群体,是中小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了解我国中小城市摊贩的主体构成及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对于进一步了解我国中小城市"地摊经济"的发展状况、解决目前我国"地摊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研究"地摊经济"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摊经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现象,为居民生活带来了更多方便、快捷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例如交通堵塞、市容市貌变差以及卫生环境恶化等.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下,地摊经济应当"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合理引导,科学管理,促进地摊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地摊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疫情后为恢复经济发展,国家放宽对地摊经济的政策无疑是一次发展契机.面对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经济,实现双方共赢,对双方都提出了要求.本文从疫情好转国内恢复发展经济出发,对地摊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与再进化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地摊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要求和特征,分析地摊...  相似文献   

12.
<正>前言:在我们的城市规划中,地摊向来被视为一种很不和谐的音符。尽管地摊和城管"猫捉老鼠"的场面几乎每天发生,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地摊经济"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苗头。  相似文献   

13.
王建娜 《沿海经贸》2001,(12):16-17
今年大运会的召开,着实使京城的秀水街服装市场"火"了一把.从80年代的地摊发展到今天的服装服饰一条街,秀水街的发展与国内经济形势及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琳 《光彩》2008,(12):18-18
"英雄莫问出处,地摊练出财富。""创业从地摊开始。""小生意,大联盟,聊出创意,聊出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地摊联盟的QQ群里,这些话被放在群公告中,备受推崇。地摊,大概是许多人记忆中难以抹去的一道风景。一块布,一堆商品,几声吆喝,几个简单的道具就可以吸引大堆的人群,成就一个红火的生意。  相似文献   

15.
田露  王军 《商场现代化》2012,(21):90-91
论文基于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吉林省人参市场业态。结果表明人参市场营销很粗放,处于"互竞的百货经营"的一种状态,专业市场仍以地摊批发为主;人参零售则以过度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为主,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以卖萝卜的方式卖人参当然只能卖出个"萝卜价"。因此建议政府创新思维,采用现代营销手段来对人参市场进行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16.
[前语]地摊是创业的前奏。地摊与商铺的区别只在于我们不用交租金。摆地摊不会没面子,同样我们也叫老板。在重庆地摊联盟的网站上,这样的标语是地摊族的心声。都市迷离的夜色里,行人归家的路途中,越来越多的地摊,重新出现在城市最生动的画面上。在上世纪80年代,地摊曾被认为是没面子的生意——甚至称不上生意,只是就业无门者被迫的谋生手段。而现在的地摊族,则心怀自豪与坦然,他们用地摊推广产品,积累资金,用地摊的形式完成创业最初的起步过程,他们甚至把结成地摊联盟作为时兴。当地摊重新归来,改变的,不只是产品与特色,更是对于创业、对于生意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学校变成一个污染源,就像城市里的占道市场,一片地摊菜叶,满天烤肉烟火.至少咱在北京的家隔壁的学校是这样,真个污染源,头疼.  相似文献   

18.
地摊经济在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社会民生等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机与活力,但地摊经济的发展也考验着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文章聚焦中国地摊经济治理的现状及主要矛盾,通过对韩国地摊经济治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对于我国进一步规范管理地摊经济、促进地摊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民众急需就业、经济亟待复苏的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国家、政府及部分企业接连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地摊经济开放与发展。文章汇总了国家、地区及企业地摊经济相关政策,通过实地访谈、调查问卷、二手资料收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分析了地摊经济扶持政策对地摊经济及地摊经济从业者的积极及消极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在国家大政策、地摊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地摊经济从业者层面对地摊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开放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就业困难加剧的背景下,"保民生,保就业"成为当务之急,解放"地摊经济"意义重大,国家陆续出台多样化政策,各地也制定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具体措施.本文以成都建设巷为例,运用Logit二项选择回归模型分析了决定地摊经济生命力的内部因素,并归纳整理了其他外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国家政策、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