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碳排放权交易促使企业通过碳市场对碳排放配额进行公开交易,是促进企业低碳发展的一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手段。波特假说认为,合理而严格的环境规制可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这会改变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最终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外生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碳排放权交易有助于促进企业提升劳动收入份额。(2)当碳市场激励程度越大、企业面临的环境规制行政处罚力度较小、减排设备的研发资金更充分时,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强。(3)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通过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这一路径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而全要素生产率未能同步提升也是导致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因素。研究结论为企业科学合理地设计碳资产管理模式,促进企业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劳动者工作积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是探究收入均衡分配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路径,使用省级层面面板数据,通过供给面标准化系统法测算省级技术进步偏向,并在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偏向促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作用的基础上,重新探究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劳动的要素禀赋效应、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发生的逆转作用。结果显示:第一,技术进步偏向通过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各省份资本与劳动的相对边际产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整体上,1990-2016年技术进步偏向不仅可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趋势,而且能够解释2007年以来劳动收入份额出现的上升趋势。第二,资本与劳动的要素禀赋是使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关键要素,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稳定负相关关系。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稳定正相关关系。第三,基于产业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进一步考察再次表明产业结构是作用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炜  李胜  王业斌 《发展》2013,(4):97-98
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概念的梳理,分析不同技术进步类型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技术进步表现为劳动节约型,这一影响因素拉低了我国劳动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既有文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成因的解释集中在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全球化、二元经济体制以及财政效应等方面,本文则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提供一种新的解释.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影响个体的储蓄行为,进而影响生产的资本集约程度;在资本和劳动存在替代关系的情形下,资本集约程度将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利用1990—2007年间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确认了老年抚养比上升和少儿抚养比下降是解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因素,即便控制其他潜在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各种因素后,上述结论仍是显著且稳健的  相似文献   

6.
陆雪琴  田磊 《世界经济》2020,43(9):27-48
本文从企业规模分化视角解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中国宏观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呈现U型形态,转折点发生在2010年左右;微观企业部门的平均劳动收入份额与加权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研究发现,加权劳动收入份额小于平均劳动收入份额的原因是企业规模与劳动收入份额的负相关性,两者的动态差异源于企业规模分布的变化,加权劳动收入份额的动态变化取决于"规模分化效应"和"企业内效应"的相对大小。据此推测,2010年之前中国宏观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分化而非企业内平均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近年来的上升则更多体现了人口红利的消退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这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密切相关。理论分析认为,出口扩张与外商直接投资,使劳动要素对最终产品分配权的相对地位下降,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基于我国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4.2%,使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率下降9.3%;外商直接投资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4.8%,使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率下降5.4%;出口依赖程度越高,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冲击越大;外资企业的生产率越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冲击越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要素密集度差异的两部门模型,分析了部门间TPP增长率差异、物质资本积累、恩格尔效应、以及部门进入壁垒变化对产业结构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资本深化且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优先需求的前提下,恩格尔效应将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并且这种效应渐近地趋于零;其次,部门TFP增长率差异、物质资本积累、产业壁垒变化对...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度量与解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下降显著,有很多文献试图给出经济学的解释.本文将简要综述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并重点考察基于中国事实的研究情况.现有研究主要从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两大视角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给出了解释,但是无论是劳动收入份额的度量还是对它的理论解释还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特别地,本文认为从对外开放的视角出发对于解释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兴华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46-48
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分析劳动收入占比的理论框架,发现运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计算,说明了提高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原因:我国劳动收入占比总体上有下降趋势,但是这种下降并没有带来利润率的增加,反而带来了围绕工资问题的劳资冲突增加。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提高我国劳动收入的占比会遇到两重基本困难,即利润率下降的可能和劳资冲突依然增加并升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吴轲 《科技和产业》2024,24(12):129-135
在运用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基础上,借助固定效应、调节效应等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产业融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农村产业融合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一效应在中部地区更为突出;在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存在异质性,并存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基于此,提出增加财政支农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治国 《乡镇经济》2008,24(8):77-8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拉大。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发现:人力资本溢出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有显著影响。为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城乡之间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巩固。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理想和追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汲取中华文化中共同富裕思想精华,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爱社会”的“三轮”驱动,发挥“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和“仁慈之手”“三手”作用,有机结合“自然选择”“制度安排”“道德力量”,使“竞争”“制度”“信任”三力并发,既做大做好“蛋糕”,又切好分好“蛋糕”,辅之以奉献分享“蛋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明晰产权但必须摒弃新自由主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尊重企业家和先富起来带动后富的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共同富裕的公共政策体系,破除平均主义观念,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以现代科学技术赋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  相似文献   

15.
尤姣  陈进 《科技和产业》2022,22(1):88-92
使用中国大陆省级地区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多个维度对科技人力资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科技人力资源在东部地区与劳动收入份额同向变动,在中西部地区与劳动收入份额反向变动;高科技人力资源地区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正向影响,低科技人力资源地区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负向影响.在保证研究结论稳健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收入差距纳入到一个三元分析框架中,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会推动人力资本投资强度与结构不断调整,一方面促进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优化,另一方面可长期显著提升就业能力与平均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随后的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优化较产业结构优化更能缩小收入差距,同时,收入差距的改善也会惠及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优化,但当前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之间耦合效率较低,甚至发生相互掣肘的效率损耗。因此,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演进特征,充分促进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之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公正的统一。直辖以来,重庆市围绕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诸多个性化做法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在共同富裕的愿景下,重庆实践风生水起,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多赢之路。深刻总结并提炼共同富裕愿景的重庆实践,对于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建立OLS回归方程以及Oaxaca—Blinder的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我国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正规就业收入有明显影响而对非正规就业收入影响很小,社会资本是影响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收入的主要因素但对正规就业收入影响不大。 Oaxaca—Blinder 的分解表明: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者和正规就业者收入差距的50.69%归结于流动人口内部特征上的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是造成其工资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2003-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PSM-DID)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长期内整体上提高了职工的工资份额。考虑企业所处地区、行业和劳动者的异质性后,结论仍然稳健。具体而言,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提高了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了母国职工工资份额。此外,企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高技能劳动力的偏向性,母国高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份额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得以显著提升,但对于母国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份额影响不显著。文章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和具体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