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樨 《山西农经》2023,(6):120-122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作为文旅融合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乡村经济发展中热议的产业。民宿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产业模式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年,民宿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简约化到品牌化的路线,构建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其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保护和传承乡村地方民俗文化起着保障作用。通过对广大网友的问卷调查得知,民宿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表现为民宿产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经营成本较高、品牌宣传程度不够。为了创建更受大众喜爱的民宿产品,针对民宿产业提出如下建议:发挥地方政府和管理机构的引导、支持和监管作用;结合田园综合体,打造地方特色的民宿产品;采用定制化服务创新民宿服务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低碳化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民宿旅游是利用私人住宅,依托优美的当地环境,以特色住宿为基础产品,附带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活动等产品的休闲旅游形式。舟山乡村民宿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调查对舟山民宿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为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在舟山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运用SPSS工具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舟山发展乡村民宿旅游的条件较好。同时发现舟山民宿旅游市场需求大,细分明显,但存在缺乏特色,民宿产品单一,满意度低等方面的问题。[结论]舟山民宿旅游应采取以下措施:规划引领,推进舟山民宿旅游的集聚发展;注重挖掘地方文化,推进海岛特色民宿建设;丰富民宿旅游产品,注重主客交流,深化旅游者体验;实施品牌化建设,提升舟山民宿旅游知名度;实施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络营销;全景打造,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加强培训,提升民宿的服务水平;统一管理,加强政府引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乡村振兴新时期下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不仅能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还助力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落实。方法 文章基于筛选的2006—2022年的698篇国内乡村民宿文献,分析了国内乡村民宿研究历程,并利用CiteSpace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概述了国内乡村民宿主要研究内容;从微观视角,以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的乡村民宿为实际案例,基于实地走访调研,分析当地乡村民宿发展困境探寻解决路径。结果 国内乡村民宿的研究历程以2014年和2017年为节点划分为3个阶段,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乡村民宿推动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发展助力扶贫振兴、主客体互动与游客行为等领域;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乡村民宿现存问题包括建设规划、经营管理、文化融合等方面。结论 当地乡村民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科学规划民宿的建设和发展;(2)提升民宿经营管理水平能力;(3)深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宿;(4)深化文旅融合,丰富民宿旅游体验;(5)加强行业监管,完善帮扶政策和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民宿作为“有温度”“有灵魂”的住宿综合体,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村民宿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乡村民宿的经营者包含当地村民、还乡创客、设计师、企业家甚至外籍人士等,其中外来经营者往往比本地村民更具有服务意识和管理经验。同时外来资本的引入,在促进乡村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刺激、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民宿外来经营者的投资动机不仅仅为经济性动机,这也是有别于其他行业企业的显要特征。研究表明经营者投资动机直接影响了他们在经营过程中的行动方向,成为民宿经营成败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游客的消费升级,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民宿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将特色文化与民宿产品进行融合,既能够弘扬当地文化,又能带动经济发展。本文以天山世界遗产地喀拉峻为例,基于游客视角,分别选取民宿设施设备、民宿价格、民宿服务、民宿环境和民宿特色5个指标以及细化的40个指标体系,就如何进一步开发“马文化”主题民宿产品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选择民宿入住时除了会关注民宿设施设备情况,也十分重视民宿特色和民宿个性化服务。因此,在开发“马文化”主题民宿产品时要根据游客需求,加强民宿设施设备建设、突出文化特色、注重个性化服务,打造独具一格的“马文化”主题民宿产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促进乡村民宿产业健康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产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2011以来乡村民宿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理论内容,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重点。方法 基于知网期刊数据库及其配套的文献计量法。结果 (1)近 12 年来,乡村民宿的研究维度呈现由单一的国外经验的引进学习,向结合中国自身文化特色、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应对新冠疫情进行产业升级等更多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也由单一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混合方法转变。(2)从研究内容看,分为乡村民宿概念、发展策略、服务特色、法律标准、空间布局等五大方面。结论 从乡村民宿的研究方法、案例空间选择和理论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研究述评,并提出未来可以从独立的乡村民宿理论体系构建、乡村民宿产业跨越式创新发展模式、乡村民宿服务的创新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国外乡村民宿发展历程、路径模式、典型经验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提炼,揭示了国外乡村民宿发展内在精髓,研究中国乡村民宿发展路径,弥补已有国外乡村民宿研究单个案例研究的不足,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脉络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了国外乡村民宿发展,提出了中国乡村民宿发展可借鉴路径。结果 国外乡村民宿的发展经过萌芽探索期(20世纪30—60年代)、快速发展期(20世纪70—90年代)、规范发展期(21世纪以来),形成了休闲体验式乡村民宿、文化体验式乡村民宿、农事体验式乡村民宿、运动体验式乡村民宿多种发展模式,具有注重政策引导与规范、提倡农房自有自用自营、注重发挥协会组织协调作用、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等典型经验。结论 未来中国需要从制度建设、农民主体权益保护、发展路径模式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完整的乡村民宿发展政策体系,探索一个有利于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的乡村民宿发展方式,创建一支强有力的乡村民宿行业协会力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乡村民宿多元路径,推动中国乡村民宿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注重休闲和共享经济的时代理念推动下,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极具时代特色的旅游业标志之一,乡村旅游民宿业也以此为契机迅速发展起来,各类乡村旅游民宿百花齐放,满足了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但也存在质量欠缺、定价混乱、质价不符、经营者素质不高、环境污染和缺乏地方特色等问题。因此,只有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乡村旅游民宿业才能不断合理扩张,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民宿在乡村建设中作用显著,成为振兴乡村的有力抓手,研究探讨民宿对乡土景观的空间表征作用与影响对科学指导乡村民宿发展实践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符号视角,通过田野调查,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方法对四川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蒲江明月国际陶艺村,展开民宿实践对乡土景观空间的表征作用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民宿实践中,民宿在政府、乡村创客和游客等多元主体主导下深刻影响着乡村旅游空间和乡土景观空间的生产和实践;(2)民宿对乡土景观空间的表征作用贯穿民宿发展的整个过程,突出表现在民宿物质空间、民宿传播运营和民宿主客互动三个环节;(3)民宿在振兴乡村的同时,也将乡村目的地置于乡村性与现代性、文化间性与地方性、创新驱动与同质化等多重矛盾交织的问题场域,影响着地方的变迁与重塑。  相似文献   

10.
王征  马艺宁  马思 《山西农经》2023,(21):57-59
乡村民宿是一种新型的住宿产品,也是乡村旅游的一种新业态。乡村民宿以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依托,为游客提供集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服务。乡村民宿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乡村民宿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文章基于价值链理论,从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入手,对乡村民宿价值链的构成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乡村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乡村民宿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民宿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我国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民宿的兴起、概念、发展历程与演化的梳理和总结,揭示民宿发展的内在逻辑、特征和规律,探讨对中国民宿发展的启示,为同行研究和民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民宿演化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结果](1)民宿兴起于农户增收的动机,实质是为游客提供自然风光、乡土文化和居家氛围等体验的小型住宿设施,国内外民宿发展历程相似,但所处阶段不同。(2)国外民宿发展早,进入稳定提升阶段,而国内民宿发展晚但速度快,问题比较突出,处于整合转型期。(3)各国民宿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形式、规模、服务对象、经营方式、价格、特色等方面既具有共性,又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并呈现出民宿服务功能复合化、经营主体多元化、主客关系多重化、民宿产业不断壮大的演化特征。[结论]借鉴国外民宿发展模式、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的成功做法,提出4点启示:重视民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政策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民宿持续发展环境;探索民宿发展规律,创新民宿发展模式,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强化人才支撑,做好客户经营,提升民宿产品与服务质量;科学规划设计民宿村镇,促进民宿...  相似文献   

12.
乡村民宿是在新休闲娱乐、新旅游消费方式下诞生的,是一种新颖的住宿产品。乡村民宿在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旅游体验的同时,也体现了乡村生态及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201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动态     
<正>南京: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业南京近日下发《关于推进乡村民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在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村)内推进乡村民宿发展,计划累计改造完成800幢乡村民宿户、打造50个以上市级美丽乡村民宿村,每村有民宿经营户数20户,且相对集中连片。全市乡村民宿床位力争达2万张,年营业总收入超过6亿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时的风险认知如何影响心理预期和后续行为决策以及这一关系是否存在代际差异对于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 文章以现代民宿发源地莫干山地区为例,首先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识别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特殊性风险要素,其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体风险要素识别能力与投资效益期待的影响关系及其代际差异。结果 (1)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风险结构包括系统性经营风险、乡村环境风险及其个体身份特征风险等;(2)外来经营者对不同风险的认知差异化影响了其投资效益期待程度;(3)投资风险认知对效益期待的影响在新生代群体与亲代群体中存在代际差异,其中新生代群体风险认知较强但对投资乡村民宿的效益期待呈悲观倾向,亲代群体则相反。结论 未来需引导我国乡村民宿投资市场回归理性,通过政策细化使新生代外来经营者重拾投资信心,并通过民宿经营者互动平台建设增强亲代外来经营者风险预警意识,以减少投资失败情境、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云南、浙江、西藏、广西、四川等地的民宿数量增长较快,其中浙江省是长三角地区最主要的民宿集中地,民宿逐渐成为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的新业态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民宿发展融合了乡村地方的特色,体现了乡村独有的民俗文化,让乡村生态产业的大力发。据统计全国有2800多个中小城市(广义范围,包括含乡镇的市辖区),其中宁波市各区县民宿发展尤为显著,主要集中在鄞州、余姚、奉化、宁海和象山,占据了全市乡村民宿总量的97%,宁海既是百强县之一,又集聚了县域城镇化、行政、经济基础等特征,对研究乡村生态经济与民宿经  相似文献   

16.
李红梅 《山西农经》2022,(20):71-73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大众的关注,而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旅游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本土特色民宿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打造富有当地特色文化的民宿,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张家界本土特色民宿的多元化发展策略,希望可以给民宿业带来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空间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审美内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重要抓手快速发展,民宿经济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业态。茶,建立了人与自然质朴和谐的关系,茶空间在特色和精品民宿中应运而生,体现出与自然融合,营造了人在草木间归隐田园的居住环境,营造民宿的传统文化氛围,丰富民宿主人文化,对民宿品质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章探究北京市乡村产业新形态,助力乡村振兴。方法 课题组通过现场调研法、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等分析方法,深入挖掘北京市发展乡村民宿产业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结果 (1)乡村民宿产业历经3个阶段的迭代升级,呈现出空间更加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业态广泛融合、模式更加多元、作用日益彰显等新趋势新特点;(2)乡村民宿提质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包括注重组织领导、注重规划设计、注重规范管理、注重政策扶持、注重宣传推介;(3)分析发现乡村民宿发展面临着规划设计不足、价格虽贵但整体效益不高、用地难题未破解等制约因素。结论 通过对北京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得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金融支持、强化用地保障、加大人才支撑、完善定价机制、注重联农带农的理性思考,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民宿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已成为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新时代,应多领域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重科技兴农与教育兴农,加强城乡融合,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加强用地保障与改革,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村经济》2022,(4):38-39
<正>庙头村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高效农业示范园内,“园村合一”,东邻雪落漾、南依頔塘河、北靠长漾湖,318国道穿村而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近年来,庙头村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园区”“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苏州市休闲农业精品村”等荣誉称号。2021年9月,长漾里入选首届中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影响力典型案例。农旅融合打造田园“漫”生活。建成“米约中心”田园农事综合服务体,“长漾里”品牌大米供不应求,稻米全产业链运营加速发展,农业“接二连三”成效凸显。以“生活不如就酱”为主题,打造酱心独运、长漾风情特色田园乡村,餐饮、住宿、手作、风物销售等业态全面开花,入选苏州市共享农庄(乡村民宿)推介名单,助力吴江长漾品“香”休闲康养游首次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