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红娣 《理论观察》2010,(3):175-176
有人说,我国的新闻评论有两个腔调:一个叫“新华”腔,一个是“人民”腔。这话虽有偏颇,但提出了怎样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评论记者问题。一张报纸具有一些有独立风格评论记者,无疑会提高报纸的指导性、可观赏性,提高报纸质量。要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评论记者,除记者个人努力外,  相似文献   

2.
哲学同美学、文学、艺术一样有着独特的风格,这是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也是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色所在。作为学科主体——人的风格,作为一门学科本身的学术流派、研究方法等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都与哲学风格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必然体现在哲学的风格之中。  相似文献   

3.
杨庚杰 《魅力中国》2013,(11):71-71
有些同志珍视艺术的传统风格,不赞成“话剧加唱”,不赞成搞成“非驴非马”的东西。有些同志不那么看中艺术的传统风格,“甩掉老钉鞋,穿上旅游鞋”,反映了一些同志对传统艺术风格的厌倦。风格就是个性,就是差别,就是特点。话剧有话剧的风格,歌剧有歌剧的风格,戏曲有戏曲的风格。就戏曲来说,一个剧种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成其为剧种;一个表演艺术家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不成其为流派。京剧是京剧,越剧是越剧,豫剧是豫剧,评剧是评剧,黄梅戏是黄梅戏,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独特风格,就是他们同样是“剧、戏”,却用“京、越、豫、评、黄”这儿个字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4.
李志媛 《魅力中国》2010,(24):12-12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重要部分,通过译语表现原文风格是译者在翻译中必须考虑到的因素。作为当代西方文坛巨匠的海明威,以其独特的文风享誉世界。他的作品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却有深刻的涵义,大量运用直接引语,十分口语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尤为注意用译语再现其独特文风。“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两个译本的比较探讨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丁仕琼 《魅力中国》2010,(16):94-95
作为高校新闻传媒生力军的学生记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作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充分利用学生记者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记者队伍协助学校做好宣传工作必将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王薇薇 《魅力中国》2014,(12):285-285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说新闻”作为新型的播报方式,正在引起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说新闻”是新时代受众对有声语言创作的一种呼唤。它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王维以其独特的艺术欣赏性,抓住自然生活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挥洒自如,创造了趣味盎然的山水田园风格。通过对灵空、悠远、荒寒等意境的创造,展示了旅游美学的独特风格,是对现代旅游美学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以什么样的领导风格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企业家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家的领导风格,从社会学的意义来说,指企业家在企业的领导工作中形成的比较特殊的作风和品格。由于企业家在领导企业的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做法,从而导致了不完全相同的结果。因此,企业家的领导风格也可以说是一种“创作”的风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的情况非常复杂,企业家在选取经营对象,处理企业人际关系,制定企业目标、塑造企业现象、表现企业独特的企业化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于是,也就逐渐形成了和特定的企业家相关的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9.
孔倩 《魅力中国》2013,(13):84-84
民歌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歌歌种繁多、风格多样。不同地域特点形成与此相对应的不同色彩风格。民歌因其流传于不同的地域,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一、地方色彩的形成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0.
李雪峰 《魅力中国》2010,(29):272-272
王献之具有独特风格的破体书法,是对中国书法的卓越贡献,同时为我国草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并且为后来浪漫主义狂草书体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