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首都经济》2009,(10):21-22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大江南北风调雨顺,举国都有一种这一年十月,46岁的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12月,他下海在中关村一个仓库办起了国内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在中国民营经济崛起过程中,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中关村。今日的中关村云集了13000家企业,近60家上市公司,上千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使中关村成为“中国硅谷”,成为中国高科技民营企业的第一聚集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美国硅谷比较出发,分析了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制度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杨 《发展》2002,(8):50-51
中关村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是鼓励创新,是容忍失败,是标新立异,是求异思维,它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气,挟硅谷进取之锐意……总之是很难界定的,还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成长在这里的人与发生在这里的事吧。到底是我需要联想,还是联想需要我面对意气风发、年富力强的年轻一代,时任联想总裁的柳传志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当柳传志得知,手下杨元庆每晚10时、11时忙完事务性工作之后,开始阅读资料和信息时,柳传志觉得自己老了。他说:“也许前十几年付出太多,所以现在在精力上远不如年轻人了。”这个时候,柳传志想到了,“到底是我…  相似文献   

5.
硅谷模式的成功引起了各国竞相效仿,但效仿者取得成功的很少。与硅谷有人脉网络联系、有产业联系和两地具有跨区域创业这样的硅谷辐射模式则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地区有台湾新竹科技园和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这两个园区是硅谷主动辐射的结果,形成了与硅谷产业链中的特定环节相对应的支柱产业,新竹的主导产业是集成电路,班加罗尔则是软件外包。  相似文献   

6.
“硅谷”与“硅谷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坚 《特区经济》2000,(5):31-34
高科技产业的“殿堂” 美国是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发祥地。“硅谷”起步时可没有这么神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惠普公司的成立。当年,两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在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教授积极鼓励和支持下,在小小的帕洛阿尔托(Palo Alto)车库里开创了一家电子仪器公司。现在,这间小车库已经……  相似文献   

7.
长城所的王德禄所长和赵慕兰出了一本新书——《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这本书写作得很有意义,书中对于创新系统性、创新微观机理、创新动力,创新与新经济、创新与产业发展,以及创新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核  相似文献   

8.
科海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成立最早的公司。我作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之一.在创办了科海之后,20多年来亲身经历见证了海淀园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许多城市,大到北京、广州、武汉,小至某些县城,在新经济的浪潮中,不约而同地喊出了“打造硅谷”的口号。可是,炒作与跟风的结果是什么呢——好一些的成为“技术工厂”,更多地“硅谷”则已经淹没在了尘嚣之中。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冷静地认识到,硅谷其实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关村的发展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被誉为“中关村第一人”的陈春先。从1980年第一个在中关村创办民营高科技实体,到第一个提出要把中关村办成“中国的硅谷”。时过境迁,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科技园区的标志,此时的陈春先又在想什么呢?中关村又将何处去?6月24日,《中国经济周刊》与陈春先教授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11.
2009年2月,长城战略研究所王德禄所长带领行业内知名学者访问硅谷。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他们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与硅谷的华人创业者交谈。感受创新创业文化。回国后。以王德禄为代表的一行学者将此次硅谷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撰写成文,同时深入中关村企业进行对比研究,组织形成了系列文章,由我刊首发。并将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硅谷神话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斌 《江苏经济》2002,(6):59-60
  相似文献   

13.
楚华 《首都经济》2001,(4):39-40
正当人们关注着轰轰烈烈的中关村西区建设的时候,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另外两外同样重要的产业园区也在这阳春三月悄然动工,它们和尽显现代的中关村中央商务区--中关村西区遥相呼应,这就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中关村软件园。与中关村西区截然不同的是这两个园区尤其是生命科学园建成之时将更多了一份清幽与恬静,更象是一座乡间庄园……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美国硅谷之外有很多优秀的产业聚集区,这其中不乏以硅谷作为目标和基准发展起来的区域,例如北京的中关村、中国台湾地区的新竹和印度的班加罗尔等.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世界各国的高新产业聚集区有了长足的进步,硅谷却仍然是全世界新兴产业的领跑者.如何营造一个像硅谷一样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2,(16):44-44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坐落着排名中国11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榜首的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作为中国软件产业的领军者,中关村软件园的建设始于2000年底.经过短短一年半时间,软件园便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改革史上,两个“村”记载了两个伟大的事件。为什么中关村“沉默”了近30年’“两不四自”、“国有民营”、“二次创业”是民营科技企业的三大创造。用非公即私的绝对的标签一定要插遍所有的企业,已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发展战略的“生命线”是什么’请看系列笔谈之一──中关村的机遇在中国的改革史上,两个“村”记载了两个伟大的事件。一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几户勇敢的农民写下血书,试行包干到户,得到中央的支持,从而开始了一场伟大的农村改革浪潮,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另一个‘村”就是北京的中关…  相似文献   

19.
我非常赞同长城战略研究所王德禄所长等人的新著《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即由人脉带动的全球技术、资本和产业链接将硅谷的留学生、技术移民、创业者转变为促进本地区发展的跨区域创业者、产业组织者和投资人,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