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审计工作以维护高校财经纪律和合法权益、提高审计工作效能为目的 ,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宗旨。高校审计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提高监督质量,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王建军 《活力》2005,(5):288-28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全过程,以体验式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业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大创业”就业理念。  相似文献   

5.
杨彦玲  王璐  师芳芳 《价值工程》2012,31(23):258-259
近年来,我院以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平台,紧紧围绕培养医学生素质、技能为核心,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以及医学人文素质的教学体系,构建了重视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魏英勤  李燕  何军 《价值工程》2014,(35):227-228
为培养具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制药专业人才,本文以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就开放实验教学案例库建设与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进行探讨,试图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开放实验案例式教学模式,辅助制药工程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弥补目前本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过程问题能力,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文章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指出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制等方面提出改革对策,对于深化高校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教学中如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情境,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创新质疑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作了一些探索,以有益于诱发学生的求知好奇心,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以国内外高校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立足点,提出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的教学模式来改革我国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分析了各种有效获得国外知名高校课程教学资源的途径,包括我国高校教师出国访问、聘请外籍专家来校授课交流及采用互联网等。指出在获得全面而广泛的课程资源后,不能受困于形式,必须紧扣教学理念的挖掘,探索培养原始创新能力的途径,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PBL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问题"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使学生参与在其中、沉浸在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分析能力.在等效电路法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引导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联系实际,改变昏昏欲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王晓利 《价值工程》2011,30(30):224-225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使用创新工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在教学环节中创造性地实施体验教学、影视教学、实例教学、研讨教学、模拟教学等诸多手段,使学生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实现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浅谈当今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洪涛 《价值工程》2010,29(17):203-204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对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彭海艳  郑晓云 《价值工程》2011,30(8):253-254
目前,在房地产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课堂上采用传统式理论灌输教育模式、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材内容的陈旧以及考核方式的单调等问题,导致绝大部分学生被动的接受课程理论知识,而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不能很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有鉴于此,本文对房产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改革对策,为房地产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扬清  马骅  孙学强 《价值工程》2011,30(8):271-272
《电机与电力拖动》课是工业自动化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但由于它的学科特点,却成为了学生困难的学科。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提高教学效果,对此门课的教学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并提供了有关此门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周彦霞  贺凤云 《价值工程》2012,31(24):260-261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与实际社会脱节,扼杀了其创造性。通过阐述当代大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出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包括思维惰性、被动实践等方面,从而确定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具体包括: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改善考试方法;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倡导主动实践教学法;推行情理诱导与角度教学相结合;运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采取试讲评议法。  相似文献   

16.
彭丽 《价值工程》2010,29(8):165-167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传统《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的教学,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大胆改革创新,同时引入比较性实验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为培养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也可为满足市场人才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邓康一  张俊 《价值工程》2011,30(32):236-237
论述了工程图学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教学创新的重点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的革新逐渐转变为对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王佳明 《价值工程》2012,31(20):244-245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实验项目管理,在实验项目上减少传统的验证性、重复性实验,增加、开发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建立了层次多样、系统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维能力、基础实验操作技能、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全面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CBE模式及其在焊接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CBE模式启发下,结合焊接专业自身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就该专业的教学改革作了些许分析和阐述,皆在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且能够较快较好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中高级焊接技术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做到"必需"和"够用",并及时更新补充焊接领域的新知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个体性意识,突出学生主体性意识,转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模式上,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所需能力为出发点和核心,改革单一教学模式,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培训认证,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