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重庆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于保证重庆粮食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耕地保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积极性、农业减灾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现状,对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综合比较了三类产销区、八大自然区域和31个省区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测度了以上各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长情况。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涉粮部门每3~5年定期评估各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适时调整粮食产销区中各省区和主产县市的名单,进一步完善各地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区域分类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既要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又要保持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一些措施,并展望我国未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做出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要主动为国分忧,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发展粮食产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从2006年开始,农业部将全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力争“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00亿斤,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认清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方法]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角度,构建了一套包括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水平、物质装备水平、粮食产出能力、政策支持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个方面14项具体指标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和统计数据,对2004—2015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及排序。[结果](1)与非主产区比较,12年间,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物质装备水平、资源禀赋水平和粮食产出能力远远高于非粮食主产区。从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从2004年以来呈下降趋势,非主产区降低得更快。(2)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2004—2015年间,主产区及全国的资源禀赋水平、物质装备水平、粮食产出能力、政策支持水平4个一级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主产区5个一级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各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排序呈现动态的变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高且保持稳定的有3个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排名提高较快的有3个省;排名下降较快的有2个省。在此基础上,结合粮食生产的现状,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结论] 2004年以来,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上逐年提高。其发展水平远远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则呈下降趋势。12年间,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排序呈现动态的变化。因此,要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土地和技术等潜力,而且粮食生产要向低碳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在湘西自治州农户全年粮食种植意向、截止2004年3月底农户春耕备耕情况、农户出售和储存粮食情况等调查基础上,对自治州全年粮食生产形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随着中央一系列保护播种面积政策的落实及农业科技的推进,其粮食产量有望增加。针对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把自治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加以重视;依靠科学进步,加强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培育适合地方特点的新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特色粮食产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统筹粮食与其他农作物生产,协调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提高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时刻,中央召开了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出:“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生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这为通过粮食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背景,也给我们通过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提供了许多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耕地保护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培育、降低粮食不安全性的作用。认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现实粮食生产能力和潜在粮食生产能力两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尤溪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特点,并依据制约尤溪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问题,提出了稳定粮食面积、控制人口增长、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投入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报告以国家粮食产业政策为指针,辽宁宏观经济运行为背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借用灰色系统方法,采用来源于统计部门和部分专业部门数据,对辽浑太流域粮食生产能力予以综合研究。报告认为,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左右辽宁经济全局发展能力的作用。解决辽宁粮食问题的主要出路是巩固并提高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该区粮食生产优势仍存,潜力较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所需的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条件较好,不失时机地将其建成辽宁的重要“谷仓”是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战略目标是,到“八五”期末,形成以较高产量为代表的,包括耕地、种植业結构、能源投入、科技投入等系统综合生产指标在内的稳定生产能力,争取在本世纪末建成现代农业区雏型。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综合开发、配套发展;科技先导,内涵挖潜;自力更生,增加积累;优化组合,良性运转”。战略方针是,“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增加投入,持续建设”,战略重点是,建设系统指标约束的高标准商品粮基地,落实到乡、村的具体地块。辽浑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面临几大系统的制约。打破制约,提高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措施是:实施“5819工程”;配套落实耕地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兴农、改善生产条件、强化农用工业、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利益关系、生态建设、经济技术协作、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挥国营农场骨干示范作用、控制人口和引导消费、建立基地建设目标责任制等十四项产业政策措施,以实现综合整治、系统提高。加强对辽浑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发的领导,应从完善市带县体制,建立粮食作物专业(行业)民间协调组织,强化区域开发指挥调度系统入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体系的完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海峰  王姣  李鹏 《农业经济》2004,(11):33-35
提高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我国已建立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护体系,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体系还有许多不足,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向主产区集中,流通格局从“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区域分工正在形成,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和保护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从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出发,集中阐述了当前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保护和支持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证分析(1978~2004)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接着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大小进行了分析,据此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据农业部消息,从今年开始,农业部将全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力争“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50亿公斤,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6.
一、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粮食部门的任务和粮食工作的指导方针。发挥粮食流通工作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通过市场的导向作用,促进粮食产需的基本平衡,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企业改革,既不过多地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又能有效地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保护和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思路(一)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安全就无从谈起。随着退耕还林扩大,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的空间逐年减少。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人口增加,耗粮产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因此,在当前粮食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居安思危,处丰虑欠。作为全省商品粮主要产区的绵阳市,必须要保持相应的粮食生产规模和一定的粮食自给能力。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切实保护基本粮田,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把握好农业结…  相似文献   

18.
《齐鲁粮食》2006,(11):1-1
从粮食安全和粮食供求平衡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我们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粮食生产与粮食需求的协调问题,而是粮食供给与粮食需求的协调问题。因为.能够对粮食安全和粮食平衡产生最直接、最全面影响的是粮食的综合供应能力问题。所谓粮食综合供给能力。实际上就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的结合体。当粮食综合流通能力非常强。从生产到消费的通道极其顺畅且通达时间接近于零时,粮食综合供应能力才等同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在决定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强弱的诸因素当中,如果说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则高效的物流体系建设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从今年4月起,我省青岛、烟台、威海3市率先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各地为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三加强一加快”,即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储备粮体系建设,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放而不乱”;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调整步伐,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广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40个县6350户农户粮食生产情况,综合评价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结果显示:广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受耕地、自然灾害、生产条件、种植结构、科技进步、农民文化素质、政策及市场等8种因素影响。耕地减少和自然灾害是主要因素,为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广西粮食生产只要对策措施得力,近期还是安全的 ,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