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永强 《甘肃金融》2002,(12):17-18
开展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加速人才培养、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金融措施,国家对开展助学贷款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但是,我国的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还不很理想,尤其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缓慢.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国助学贷款余额为32亿元,其中国家助学贷款13亿元,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19亿元.从开办时间与发展速度来看,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比国家助学贷款晚开办半年,但贷款余额超过了46%.下面,笔者就全面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2.
1999年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以来,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较平稳,而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则相当缓慢,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更是推而难进.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99年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以来,先后有115万高校学生取得了95亿元的贷款资助。此项业务的开展,适应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教育机会平等化的步伐,在解决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去年政府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做了新的补充规定,弥补了最初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一些欠缺,但有些问题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助学贷款业务自开办以来,对于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加快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沧州市助学贷款开展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提出进一步促进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资助经济困难学子完成学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对莘莘学子来说更是具有"雪中送炭"之功效.自1999年国家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以来,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具有速度缓慢性和结构不平衡性等特点.最近,我们对生源地余江县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是实行国家财政部门贴息,不用经济担保,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操作的商业性贷款.开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速人才培养,保证经济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继续深造的重要措施,也是金融支持教育体制改革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计划的具体体现.自1999年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来,该业务在国内大中城市已纷纷启动,但各地开展很不平衡,桂林与省外一些大中城市相比差距甚远.  相似文献   

7.
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加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策略,自开办以来,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不甚理想,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助学贷款业务还存在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8.
助学贷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扶助贫困学生的重大政策举措。但是目前出现了助学贷款需求量大与商业银行放款积极性不高的矛盾。为了促进助学贷款顺利、健康的发展,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最近,我们对大荔县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助学贷款开展的情况我县自2000年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以来,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缓慢,据调查,县工行、中行、建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均没有开展此项业务,只有县农业银行开办了助学贷款业务,但贷款量也是逐年下降。2000年,县农行发放助学贷款299笔,金额150万元;2001年,发放助学贷款227笔,114万元…  相似文献   

9.
为了及时了解和解决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最近,我们对人行咸阳市中心支行辖区(包括咸阳市和杨凌区)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一、辖区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较为迅速截止2003年6月末,全辖有高校12所,具有申办国家助学贷款资格的高校12所,其中3所高校与银行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3所高校已实际开办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特别是随着“四定三考核”措施的实施,贷款人数、合同金额、贷款申请满足率不断提高,贷款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末,辖区国家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的指导意见”、“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开办助学贷款的件,促使此项业务较快发展。然而,在山区县,人民群众对此认识不足,相关政策落实难,助学贷款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1.
助学贷款自开办以来,深受广大贫困大学生、学生家长和高校的欢迎.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助学贷款工作,但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助学贷款业务开展状况还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市助学贷款开展情况及特点 2002年以前开展的都是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但是由于政策制度不完善,助学贷款业务进展非常缓慢.随着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仅05年发放国家助学贷款609.3万元,是前几年的总和,有1129名学生受益,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额占到了全省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一、缺少政策扶持.农信社开展助学贷款积极性不高。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发放范围主要是广大农村,发放对象主要是属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子女,这使得贷款需求大、风险大的特点尤为突出,而国家对此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补助措施,造成农村信用社开办助学贷款权、责、利严重失衡,影响了其开办该项业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下,国家助学贷款是按商业性原则办理的政策性贷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决定了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低效率均衡.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的国家助学贷款的业务开展为案例,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中的双重目标所带来的主要矛盾:低收益、高风险的政策性贷款与商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国家助学贷款供给水平、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寻求政策与市场的共赢——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林  张晓兰 《中国金融》2004,(20):20-22
陕西省自1999年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和银监会陕西监管局按照国务院精神和四部委要求,积极与陕西省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高等学校和商业银行经办行沟通协商,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助学贷款工作开展,促使助学贷款业务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至今,已基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助学贷款业务运转体系。从统计数字上看,  相似文献   

16.
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加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策略.自开办以来.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不甚理想.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助学贷款业务还存在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财政贴息不到位、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等原因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回收并不理想,银行与学生的利益没有有效统一,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就农信社开展助学贷款业务而言,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李月梅 《青海金融》2004,(12):38-39
自1999年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来,经过各方面的艰苦努力,我省助学贷款工作初见成效,已经基本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助学贷款业务运转体系,并在救助贫困大学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金融部门统计,从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末,各高校累计向银行推荐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人数4903人,  相似文献   

19.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热情不高.对30户贫困家庭的调查显示,贫困家庭对开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寄予的希望很高.但在推广办理过程中存在怕麻烦、怕担风险的思想,在具体的协调工作中,信息沟通交流不及时,不主动,有推诿和应付现象,不能从大局出发考虑此项业务开办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影响到工作局面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方鑫 《西安金融》2006,(12):72-73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加速人才培养,保证经济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继续深造的重要措施。但就庆阳市“十五”期间助学贷款业务开办情况来看,进展缓慢,且大部分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政策没有得到较好落实。为了掌握助学贷款开展缓慢.推广难的原因以厦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对主办银行、学校、贫困学生等部门度人员采取问卷、走访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