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1058.89元:10月全国人均月总收入;400亿以上:国内传销活动吸纳资金;500亿封:全国网民一年收到垃圾邮件;2365万:中国贫困人口;100万元:在华外国银行每笔最低存款业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消除贫困走向新世纪本刊评论员历史的步伐正向21世纪迈进。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事业,加快了步伐走向最后的胜利。从1978年到1995年,世界贫困人口与日俱增,而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却从2.5亿人,减少到6500万人,由占全世界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降低到...  相似文献   

3.
《老区建设》2006,(8):4-4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在日前开幕的“亚洲国家扶贫政策与实践官员研修班”上表示,尽管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着三大挑战。王国良表示,按照我国政府的贫困标准,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5年的2365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5%。我国  相似文献   

4.
“七年前,我县农民人均收入才1400多元,如今,我县农民人均收入已达到2100多元。全县贫困人口已由1982年的40万人下降到07年底的7.67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2.33万人。”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贫困面依然很大,贫困程度深。截止目前,全省还有140万贫困人口,其中70余万人属于绝对贫困人口,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55%。城镇贫困人口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目前全省城镇待岗劳动力资源约在21万人左右。全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人口20.2万人。而教育支出在家庭开支中占有较大比重。如何在贫困地区解决好子女上学难问题,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切实减轻贫困地区农民负担,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的问题,从2001年起,  相似文献   

6.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特别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多年努力,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省的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620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450万人。自1994年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扶贫工作前四年进展比较顺利,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76万,到1997年底,全省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只剩下136万。但由于1998年我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致使80多万贫困人口返贫,到去年底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又…  相似文献   

7.
生态移民——西部农村地区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难题,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1994年启动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前中国农村有8.517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1%,其中收入637—882元的低收入人口总数为5617万。但是,余下的尚未脱贫的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农村地区,而他们的脱贫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一个山多、少数民族多、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1994年发起扶贫攻坚时,全省有48个国定贫困县,1000万贫困人口。通过4年的攻坚,到1997年底,有545万人越过了温饱线,可以说本省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存在许多难点和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贫困人口多,攻坚任务重。到1997年底,全省还有455万贫困人口,减去今年计划解决的180万,到1998年底,全省还有275万贫困人口。若按动态(变量)分析,还要加上新出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数量更大。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4‰左右,按1994年攻坚开始时的1000万贫困人口为基数计算,每…  相似文献   

9.
吕梁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市13个县(市、区)就有10个贫困县,至今仍有贫困人口104.3万人(其中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54.9万人,低收入人口49.4万人),占到全市农业人口的36.17%,比全国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10%的比重,高出26个百分点,全市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仍极为严峻,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标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衡量中国贫困状况时,最为常用的贫困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贫困标准,也称政府贫困标准,另一个是世界银行的1美元1天的国际贫困标准。2005年,中国农村贫困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683元,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为2365万;而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生活在1美元1天标准之下的人口还有1亿多。另外,部分学者和机构在研究中提出过不同的标准,各地采用的低保标准、最低生活需求标准等虽然没有使用贫困标准的名义,但实质上也是贫困标  相似文献   

11.
《老区建设》2008,(17):F0002-F0002
改革开放三十年,九江市扶贫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的关心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2007年底,全市绝对贫困人口由71万人下降到8.8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也由2000年的43.8万人下降到引.6万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188元增加到2007年的1830元,重点村面貌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使赣北老区展现了新的风貌,为古浔大地书写了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2006,(11):44-44
据资料统计,中国目前大约有1000位亿万富翁,300万位百万富翁。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以数千万计的群体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目前,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3000万,城镇失业下岗者中的贫困人口约3000万,加上残疾人、受灾人口等其他生活困难者,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口超过中国总人口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新闻办11月16日发表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14.
高百忍 《发展》2002,(1):40-44
甘肃城市居民贫困现状?城市贫困人口规模和分布根据调查统计资料和城市居民贫困线标准(月人均收入165元以下),经测算得出,1999年甘肃城市贫困人口约61万人,贫困率为13%,贫困家庭约18万户。其分布状况是:陇中经济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地区,城市居民贫困率为9.3%,贫困人口为20.2万,占全省城市贫困人口的33.1%。河西经济区:包括河西五地市,城市居民贫困率为11%,贫困人口为12.1万,占全省城市贫困人口的19.9%。陇南经济区:包括天水市和陇南地区,城市居民贫困率为12.65%,…  相似文献   

15.
到1998年底,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4200万,除去需要社会保障的残疾人和受灾人口,正常的贫困人口只剩下20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左右。根据中央的部署,本世纪末剩下的农村贫困人口都能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饱问题。到时候是不是中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就根本解决了呢?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客观而论,要真正基本上解决中国现阶段的贫困问题却存在着艰巨性、严峻性。在此必须对贫困人口问题重新认识。 贫困人口是贫困的一种现象,贫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越发展,贫困问题就越容易解决,这…  相似文献   

16.
定南蜜梨扶贫效应赣州地区老建办江西省定南县原是国定贫困县。194年出贫困圈后仍有省定贫困乡4个,贫困人口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4%。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减少了4.2万人,占65.6%,至去年年底止,全县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仍有2....  相似文献   

17.
消除贫困,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是治国安民的一个基本之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民性问题。我国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96年的6000万人,目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5000万人,占总人口...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05,(12):20-20
《求是》杂志刊载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主任刘坚的章说.按照中国目前的贫困标准.刚刚越过温饱线的贫困群众的经济状况非常脆弱,稍有变故就容易返贫。据分析.近几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在刚剐脱贫不久的近1亿人口的群体中波动出现的。2004年底.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2610万,还有4977万是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群.两合计有近7600万人。我们扶贫工作的对象应该涵盖这两方面的人群。  相似文献   

19.
抓好面上的扶贫工作一、正确估价面上扶贫的形势据省老建办统计,我省面上的贫困人口1992年应为80万人,经过几年扶贫,已有30万人基本解决温饱,解决温饱率为375%,目前尚有贫困人口50万人。应该说,面上扶贫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但是,和国定、省...  相似文献   

20.
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国内贫困人口1978年为2.5亿,到1985年末降为1.25亿,到2000年底减少到3000万人,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在1978-1985年间,国内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785.7万人;1986-1993年,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1994-2000年的扶贫攻坚开发阶段,贫困人口减少到了3000万人,年均减少714.3万人。然而,2000年以后,国内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贫困人口下降的速度和数量严重减缓,2003年出现反弹想象。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国内研究人员认为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和自身综合能力差等,扶贫难度加大(王冠,2004);在所剩的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中,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更为恶劣,文化技术素质更低,居住更为分散,构成更为复杂,扶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艰难(2004年《人民日报》短评)。本文以为,除上述原因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扶贫机制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