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泰国历史上有一个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王国—兰纳王国,地域范围主要是今天泰国北部清迈、清莱、南邦、南奔、夜功颂、难、帕耀等几个府.兰纳人主要指居住在该地区的"当地人".兰纳人主要信仰佛教,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各种习俗.通过对兰纳丧葬习俗的研究可以了解兰纳人对死亡的认识和面对死亡的态度,从而了解兰纳丧葬文化的特征.本文将重点阐述兰纳人的丧葬礼俗特点,以了解不一样的兰纳文化.这对了解泰国兰纳人、兰纳文化甚至泰国文化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晶 《新西部(上)》2014,(2):18-18,21
文章简要介绍了元阳彝族的历史及传统习俗,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习俗、祭祀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节日习俗和服饰习俗等七个方面.着重指出,元阳彝族有彝文,他们信拳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即多神教.他们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认为黑色是高贵色,是服饰以黑为主的尚黑民族.由于贫困和无文化,从而产生了古朴的民俗.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今天,世界上有70%以上的人信仰着各种各样的宗教;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在我国均有一定的信仰,加上道教和一些原始宗教,我国共有信教群众一亿以上.  相似文献   

4.
从信仰的存在过程上看,原始信仰前后历经了原始群的早期崇拜阶段和氏族部落的宗教信仰阶段。在原始社会的早期智人阶段,由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极度落后,人们对于外力的解读和改造极其有限。虽然早期崇拜基本上都强调了人对自然、祖先和图腾的崇拜,但是其中也不乏英雄和杰出人物的信仰和崇拜。人类社会的早期崇拜无不映射出的"人的宗教"特色,充分体现了人选择信仰为其自身服务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布朗族是一个生活在云南的山地民族。由于相对封闭,他们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一些原始的习俗,崇拜祖先,信奉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祭鼋仪式就是其中具有特色的节祭之一。辞海上说,鼋,是一种类似团鱼的动物,身呈暗绿色,生活在河中,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佛教在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在永昌地区兴盛的历史原因;阐释了佛教在永昌地区兴盛的表现;分析了佛教对永昌地区的文化教育、民俗、民间节日、艺术等的影响.认为,唐宋时期永昌佛教的兴旺奠定了今天保山地区佛教的基本格局,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那段宗教文化历史,更好的做好今天的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7.
赵彦品 《魅力中国》2010,(26):262-263
彝族丧葬习俗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的祖先崇拜思想集中体现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彝族丧葬仪式把彝族的丧葬习俗鲜活地表现出来,丧葬类的宗教典籍则对丧葬习俗作了大量的记录和描述。本文拟从丧葬仪式和丧葬经籍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彝族丧葬习俗中蕴含的祖先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8.
女真人建国前后,原始宗教活动频繁,在其征伐战争中,亦是多次出现宗教活动.女真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寄托于通过"神灵托梦""自然崇拜"等形式应用于征伐战争,其作用在于助力征伐战争、 鼓舞将士士气、 作为战争的"合法性证据"等.随着女真人的原始宗教信仰与征伐战争的关系愈加紧密,其原始宗教信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征伐战争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石恪 《魅力中国》2013,(10):298-299
丧葬习俗是一个民族对亡者的处置程序。被赋予了很多人类独有的认识和观念。文中主要从黔中苗族的丧葬仪式入手,窥探到苗族人民重视人的灵魂的永生;重视阴阳的沟通;重视对祖先的崇拜和感恩,从中探讨其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0.
自然崇拜是一种早期的信仰文化,在鄂温克族和阿伊努族的精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长期的原始生活赋予了鄂温克人与阿伊努人朴实的性格和相近的信念,二者都信仰万物有灵,自然崇拜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1.
胡宏  杨博  杨然  阳红 《中国西部》2013,(23):14-16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先民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远古文化,黔西观音洞、威宁鸡公山,桐梓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无不向世界诉说着在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贵州历史进入信史时代以来,文化构成形态复杂。从原始的部落遗存到民间自然崇拜和原始宗教;从各民族文化体系的传承到其各支系之间的千差万别;从中原文化到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古越文化、滇文化乃至儒、释、道、巫、傩等诸多文化事象,都有真实存在。贵州建省时从周边省区划属贵州的地区,迄仍与其历史上的"首属地"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关系。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形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2.
羌族是多种崇拜的民族。在各种崇拜中尚白是主要精神崇拜之一,因此,黑虎羌民把白色头帕裹于头上除了装饰美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缘于宗教思想和氏族标志。  相似文献   

13.
佛教旅游文化在中国旅游文化体系中所占比例很大,但是旅游实践中,人们对佛教旅游文化的内涵缺乏清晰认识,这对佛教自身与佛教旅游事业二者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佛教旅游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文学、艺术、历史和宗教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仫佬族的宗教民俗是仫佬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依饭祭祀宗教习俗、梅山道、佛教及其他多神信仰。这些宗教习俗具有很长的历史传统,流传至今,它对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应该引导其适应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吴则成 《理论观察》2013,(11):67-68
俄罗斯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宗教救世思想、民族主义以及泛斯拉夫主义是俄大国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国思想在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一直延续至今.它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俄罗斯人的意识之中,引领着俄罗斯人走向大国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6.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我国泥塑的开端非常久远,最早可上溯到远古的“女娲造人”;随着先秦至西汉丧葬制度日趋完善,泥塑得到快速发展;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伴随着石窟开凿的兴起,泥塑也成为佛教传布的重要载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泥塑艺术;又至隋唐时期,菩萨崇拜逐渐在中土兴起,泥塑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时期.直至宋元明清出现小型泥塑。时至今日,泥塑艺术品仍在社会上流传不衰。  相似文献   

17.
<正>宁波是浙江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四种宗教。全市共有可统计信徒20余万人,宗教教职人员近2000名,宗教活动场所近1000处,其中佛教场所600余处,占场所总数的2/3。近年来,在宗教界的努力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下,不断继承和弘扬宗教中的优秀文化,发挥了宗教文化在当地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平 《走向世界》2002,(5):54-60
一 在中国历史上,世界三大宗教即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曾在中国流传,其中以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最大,然而它们都是外来宗教。真正土生土长并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传统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道教。 道教作为中国固有的宗教,源于古  相似文献   

19.
都安布努瑶丧葬习俗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受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山地崇拜的影响,他们把亲人的去世看得非常重要,其完整的仪式过程体现了瑶族的伦理观念、民间信仰、民间艺术,展示了独特而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萨满教在黑龙江地区的历史沿革如何?崇拜对象、宗教仪式、神具法语、供奉方式、神职人员及其派别、品级、等级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本文围绕这几个问题,试作叙述,就正于大家。 (一) 萨满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我国史籍《清稗类钞》中记载:“萨满教不知所自始,西伯利亚及满洲嫩江之土人多奉之。”从居住在黑龙江流域、松花江中下游和嫩江两岸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和汉族等兄弟民族中长期普遍盛行的萨满教中的活化石,表明这一宗教是原始宗教早期形式演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