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从事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外,适时地进行对外投资活动,可谓是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有力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开放,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为企业提供了对外投资的广阔空间。但是,投资后取得的收益到底纳不纳税,要纳税应当如何纳税,许多会计人员对此都不太了解。下面笔就这个问题作如下解释,供大家参考。其实税法也对投资所产生的利益作出了明确的纳税规定。1999年1月1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由于会计核算和税法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进而会对企业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在投资成本和相关收益的确定方面,会计与税法规定不同,据此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业务的纳税差异。  相似文献   

3.
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由于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的不一致,在核算投资收益时会产生纳税差异。其中,会计和税法对债权投资的规定基本相同,对股权投资的规定则有较大区别,本文主要就股权投资收益的纳税差异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采取权益法核算时,其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存在较大差异。会计核算主要以《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为依据,而申报纳税则需遵循《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因此,企业在申报纳税时,对投资所得、投资转让所得和投资转让成本等项目,必须按照税收政策进行分析调整。本文将着重分析长期股权投资采取权益法核算时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存在的差异,并结合实例说明申报纳税时应作出的所得税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5.
按照《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区分两种情况缴纳所得税:一是投资方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这项持有收益在税法上称之为股权投资所得,当投资方税率高于受资方时,投资方应将这部分持有收益按差额税率补税;二是企业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这项处置收益在税法上称之为股权转让所得,要全额并入纳税所得按投资方的法定税率纳税。另外,当企业以非货币资产投资、整体资产转让时,《通知》要求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  相似文献   

6.
在 2000年,财政部、国家税 务总局分别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所得税的调整项目及会计处理作出了新规定,要求所有企业从2001年起以税法认定的收入进行纳税申报;当会计制度与税法不一致或不协调时,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做调整。本文从会计与税法两方面规定的差异对涉及纳税调整的内容作一对比: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收益的。(一)国债利息收入。会计核算中,企业无论是购买何种债券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均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规定,企业购买财政部发行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经济活动日益扩大,不仅各种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纷纷建立,国内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积极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参与国际竞争。在跨国投资经营中,税收筹划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的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约税收成本的利益。对外投资纳税筹划亦称国际纳税筹划,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每个纳税义务人都有着减轻自身纳税义务、实现自身利益最大  相似文献   

8.
企业既要贯彻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以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维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又要不折不扣依法纳税。当二者存在差异时,应按会计制度核算,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后纳税,这是处理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根据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的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明确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对做好纳税申报和会计核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是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由此产生“跨年度处理事项”。《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时.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企业用税法所不认可的凭据入账.计入成本费用.则产生“白条费用”。  相似文献   

11.
投资业务按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投资产生的损益按税法纳税,投资产生损益是否为应纳税的损益,会计与税法对于投资损益有何差异,各种情况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与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投资业务按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投资产生的损益按税法纳税,投资产生损益是否为应纳税的损益,会计与税法对于投资损益有何差异,各种情况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与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所得税方面对于固定资产处置,在不存在补价的情况下,会计上不确认任何收入和收益;而税法则规定将其视同销售,应作相应的纳税调整。如用固定资产抵债,会计上采用债务重组的原则,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而税法上是视同销售。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视为一种非货币性交易,核算时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对投资合同认定的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并不确认为投资收益;税法对企业用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要按照资产转让和对外投资两项业务进行处理,对投资资产合同认定价值高于资产原账面价值的部分视为企业的一…  相似文献   

14.
理顺税法和 财务会计制度的关系由于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所规范的对象和遵循的原则不同,对一些具体纳税问题的计算口径或确认时间难免存在差异,而对这些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必然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或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税法和财务会计在制度的规定上要相互兼顾,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应尽可能协调一致。《企业会计制度》在不违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的前提下,对部分涉及纳税调整处理的问题基本上与税法保持了一致,但还有许多纳税调整的事项未能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对此,税法仅要求按其规定调整纳税,强调的只是足额纳税的调…  相似文献   

15.
企业节税有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改堂 《理财》2002,(11):33-33
节税也称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依照税法的具体要求和生产经营特点,以收益最大为目的,运用合法的政策技巧、计算技巧和会计处理技巧,规划企业的有关纳税活动,以获得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安排。那么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如何节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一、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搞集团化经营流转税是在商品流转环节缴纳的,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只要有交易行为就要交税。如果企业同其原材料供应商联合,组成企业集团,同一地区集团内部商品转移,不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不同地区集团内部商品转移,可以按…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核算时,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企业应合理划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2015,(14)
房地产企业业务繁杂,涉税事项较多,为了减轻企业涉税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本文通过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及利润分配四个实例,剖析房地产企业在现有税法体制下,如何有效进行纳税筹划,提高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产生的损益、会计和税法的处理方法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1)由于权益法下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属已税所得且与税法确认投资所得的时间、标准不同,所以计算所得税时应作相应的纳税调整。(2)只有在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单位适用的所得税率(以下简称适用税率),且被投资单位不  相似文献   

19.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建立必须遵循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由于税法与准则、制度对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口径、时间的不一致,产生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即计税差异。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在实际操作中,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企业应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新准则下企业所得税均纳税筹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玲 《会计师》2009,(7):52-53
纳税筹划方案建立在具体的经营环境、税收政策、会计规定和法律法规等基础之上,当上述条件发生变化,纳税筹划的成本和收益就会发生变化,原来的筹划方案可能从最优的变成次优的,合理的变成不合理的,甚至是违法的。因此,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活动也应该适时调整,使之既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又不违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