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1,(7):68-68
美国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取向附生的标准技术,用纯氧化锌晶体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纳米激光器。这种激光器不仅能发射紫外光,经过调整后还能发射从蓝色到深紫外的光。他们先是“培养”纳米导线,在金上形成的纯氧化锌导线直径为 20至 150纳米。当纳米导线长到1万纳米时,“培养”过程终止。在室温下,当研究人员用另一种激光将纳米导线中的纯氧化锌晶体激活时,纯氧化锌晶体将发射出波长只有 17纳米的激光。纳米激光器最终有可能被用于鉴别化学物质、提高计算机磁盘和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  相似文献   

2.
滕英 《魅力中国》2011,(4):41-41
光发射机输出波长的激光,一般都采用直接强度调制技术,其核心部件是DFB激光器组件;此外还有电源、激光器偏置电路、激光器慢起动电路、失真补偿及驱动电路、功率控制及致冷控制电路、过载保护及过驱动保护电路、光检测电路等。在直接调制光发射机中,射频信号经过RF放大,电控衰减和预失真补偿后,直接驱动激光器,使得光输出强度随着射频信号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激光器的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1310nm波长的激光,一般都采用直接强度调制技术,其核心部件是DFB激光器组件;此外还有电源、激光器偏置电路、激光器慢起动电路、失真补偿及驱动电路、功率控制及致冷控制电路、过载保护及过驱动保护电路、光检测电路等。  相似文献   

4.
丁峰  张扬 《中国高新区》2003,(12):31-33
三十年前,中国的第一根实用化光纤在这里诞生; 三十年来,实用化的长波长激光器、光探测器、全系列的光纤通信系统,以及中国光通信技术领域诸多突破性创新成果发端于斯;  相似文献   

5.
湖南大学纳米光子学小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将半导体激光芯片调谐范围扩大,成功地演示出500纳米绿光直至700纳米红光,创造了新的半导体激光器调谐范围世界纪录。这项成果将可能在新光源、光通讯、分子和生物传感、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产生很多应用。国内外的许多激光专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调谐范围,以更充分发挥激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光栅逐渐应用于信息处理及量子光学等领域,所以纳米光栅的制作变得十分重要。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纳米光栅制作的几种传统方法,包括机械刻划、全息光刻、飞秒激光直写等。传统方法均存在成本高、工期长、条件苛刻、制作过程复杂且难以控制等缺点。在此基础上,作者综述了最新发展起来的基于薄膜应力自组装制作纳米光栅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实验原理、物理机制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LED全称"发光二极管",近来也有人称"半导体照明器件",即利用半导体材料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其发光原理系利用不同材料所制成的化合物半导体,对其施加电流,再通过电子与空穴的结合,将过剩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出,达到发光的效果.由于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也就会看到不同颜色的光,因此一般LED产品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两大类,其中可见光的应用波长范围为450~680纳米之间.  相似文献   

8.
由中科院半导体所和中科光电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主题项目“氮化镓基激光器”获得重大突破,在中国大陆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氮化镓基激光器原型。该氮化镓基激光器采用在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的多量子阱增益波导结构,激射波长为410nm,条宽5gin,条长800μm,激射阈值50KA/cm^2。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科学证明,太阳光线中的远红外线是生命的原动力。它能使生物的生长活跃起来,尤其是远红外线中7~10微米波长段中的光谱线能影响生命的生长和发育,所以,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又被称为“生命之光”。“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可以吸收及发射远红外光,所以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其频率与身体中的细胞分子及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一致,引起共振效应,  相似文献   

10.
岳明 《魅力中国》2011,(4):30-30
模拟光发射机按光波长分为两大类:1310nm光发和1550nm光发。由于1310nm光发是把射频电视信号直接加在激光二极管上进行光强度调制的,称为内调制光发;1550nm波长光发是把射频电信号加在外调制器上进行光强度调制,所以称为外调制光发。两种光发射机除调制方式不同外,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近日 IBM 表 示,该公司在用光代替电子信号传输数据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它们最新研制的一款芯片将光学组件和电子电路“手拉手”集成在了一块芯片上。该公司宣称,这项名为“硅纳米光子学”的突破性技术使各 种服务器内的处理器之间能更快 传输数据,因此,有望将网络服 务的速度提高数百倍,而且成本 低廉。IBM 公司表示,这是硅芯 片首次使用小于 100 纳米的半导 体技术,使用光而非电子流来传 送数据有两个关键的优势:首先, 在一个服务器中心的不同组件之 间,数据可以传输得更远,同时 也不会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 ;另 外,数据也可以传输得更快,因 为光一次能携带更多数据通过光 缆,数据发生拥堵的情况也可以 有所缓解,因此,可以降低网络服务的成本。(《科技日报》)  相似文献   

12.
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蓝绿色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课题近日取得重大突破,在我国(除台湾地区外)首次实现了室温光泵条件下氮化物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受激发射,所得器件重要性能指标超过了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这标志着我国氮化物面发射激光器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该成果由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组成的合作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以下简称“产总研”)近日发布消息称,“产总研”纳米管应用研究中心和藤田保健卫生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将碳纳米突和感光性物质酞菁锌及亲水性蛋白质三者相结合成的复合体,植入老鼠的癌细胞中后用激光照射,酞菁锌产生活性氧可以杀死周围的癌细胞,碳纳米突自身吸收光使温度上升可杀死周围的癌细胞,从而确认了光动力疗法和光热疗法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X射线、真空紫外光学技术和仪器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实验需要的是在一定波段范围内可选择的单色光,因此高性能的软X射线/极紫外单色仪的研制对于现代精密光学分析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软X射线/极紫外无谐波光栅单色仪"项目利用前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光单级衍射光栅,拟研制用于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的无谐波光栅单色仪,  相似文献   

15.
夏斌 《走向世界》2013,(32):108-112
<正>深暗的天空,肃穆而空灵,绿叶散发着白色的光辉,细腻柔和,充满着神秘的气氛,仿佛回到梦境一般,这是很多人初识红外摄影的印象。走进这个不真实的世界,颠覆你的视觉,重拾梦境。什么是红外摄影?红外摄影,利用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呈现出超人眼观看习惯的特质光色效果。光线的光谱构成依波长由短至长依次为:伽马射线、X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处于约400-700nm(纳米)波长区间。可见光向趋长方向相邻的就是红外线,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良尧领衔的课题组,设计出"二维CCD阵列探测器"光谱仪,可以把传统光谱仪的效率提高6000倍,可将10个光栅组成"集成光栅",就像1 0面"镜子"将不同波长的光子各自分拣出来,同时反射到探测器上,使效率从原来的10分钟"提速"到了0.1秒。  相似文献   

17.
媒介速递     
光流控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微流控技术仿生合成微米纤维生物材料;用激光控制的人工降雨系统;全球首个全碳等离子激光器  相似文献   

18.
<正>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物理科学中有两个相当重大的科学发现:一个是迈克尔-莫雷(Michelson Morley)实验,它表明,光顺着地球转动和逆着地球转动的速度是完全一样的:另外一个是普朗克(Planck)提出的墨体辐射实验,它表明,热的东西放光时会有不同的波长。普朗克对波长的分布公式提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首都经济》2010,(5):78-78
日前,随着北京太时芯光科技有限公司红黄LED芯片日产量突破1500万粒,国内目前眭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D芯片技术在开发区成功开花结果,在半年内实现了从技术到满产的飞跃,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吴爽 《东北之窗》2012,(10):102-103
旅顺经济开发区这两年发展迅猛。光动迁民宅就达1500多户,这还不包括中小企业和农业承包地的动迁。这么大的动迁量。群众工作做得很好,没有出现一起群众集体访、越级访的事件。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