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已逾10年,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11年的42.81%,11年间提高了18.7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以1.7倍的速度增长,但城镇化水平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却由2000年的7.1个百分点增长到2011年的15.7个百分点。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背景下,探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协调性及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共识。基于这两个方面,分别利用修正的象限图判别方法与超效率DEA模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仅有广西城镇化与经济水平实现了协调发展,而其他各省(区、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调;②在城镇化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半数地区达到了超效率DEA有效。反映出西部地区在串联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乏力,未能充分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的部分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出现了冗余以及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对河南省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效率差异进行准确把握,努力改善城镇化差异,促进城镇化之间合理发展,缩减城镇化之间的距离。[方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更加契合新型城镇化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计算河南省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效率,分析部分地级市新型城镇化DEA无效的原因。[结果](1)郑州市、鹤壁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周口市及济源市的新型城镇化效率是DEA有效的,驻马店市、商丘市及信阳市的规模效率虽然是DEA无效的,但是纯技术效率却是有效的;(2)平顶山市、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南阳市、开封市及洛阳市的新型城镇化效率是DEA无效的,并具体分析了DEA无效的原因;(3)部分城市新型城镇化效率DEA无效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资源分配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及资源消耗过多等,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内涵认识不足、管理不当等造成的。[结论]在以上分析DEA的差异化基础之上,可以从地方政府管理、资源合理分配、节约资源及环境保护等角度入手,提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并注重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梦。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效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三项要素统筹的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农业净碳汇作为期望产出纳入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标准体系,基于黑龙江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计算各地级市的农业生态效率,并运用TOBIT面板分析模型探究农业生态效率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非有效改进的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对陕西省1990-2011年期间耕地生产效率及DEA非有效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CR模型和BCC模型。研究结果:(1)长期以来,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并且省内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非DEA有效的5个地市普遍存在着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耕地的投入产出过程中投入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配置和利用。研究结论:只有改变单纯依靠扩大投入的规模型增长方式,针对每一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投入规模,尽可能地提高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使耕地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虑环境和耕地约束,构建了城镇化效率测算指标体系,测算并分析我国2000~2014年区域城镇化效率,并且从城镇化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分布形态2个角度探索区域城镇化效率差异的机理。[方法]以"工业三废"和耕地面积减少量作为非合意产出,构建了由11个指标组成的投入—合意产出—非合意产出指标体系,进而利用优化ISBM模型测算了2000~2014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效率,并利用谱系聚类方法分析了其梯队层次特征。[结果]我国各省域城镇化效率总体较低,绝大多数省域处于效率缺损的状态;各省域城镇化效率表现为明显的5个梯队层次,不同区域、不同梯队省域城镇化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并且省域之间城镇化效率差距自2000年以来呈不断缩小的趋势;东部地区城镇化效率较高,总体上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协调,城市群发展程度高而使得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程度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效率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城市体系断层明显,城市群带动作用弱。[结论]我国区域城镇化效率总体较低且不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化模式和演进机制,区域之间的城镇化效率差异体现在产业结构层次、城市集聚方式以及劳动力转移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2011年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陆续实行一系列农民增收补贴政策,为了解政策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发展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该研究。[方法]基于2011~2016年浦东新区和新区各镇的投入与产出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政策的总体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把浦东新区作为独立决策单元进行测算,政策实施期间的总体技术效率值为1,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新区14个镇的测算显示大部分镇DEA有效,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结论](1)浦东新区农民增收补贴政策总体成效显著;(2)农民增收补贴政策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011~2016年浦东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平缓"L"形走势;(3)浦东新区各镇总体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北部镇情况优于南部镇。并根据结论提出了保持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调整农民增收补贴结构和增量补贴向南部镇倾斜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安徽省地级市的农业产值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整后农业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8-2018年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当前安徽省只有少数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达到有效,大部分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处于增长状态,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另外,各地级市由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生产规模等不同,农业生产效率也具有较大差异。基于此,安徽省应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各地级市需因地制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2011~2017年水资源利用效率,数据样本包括长三角地区省级数据以及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等9个样本城市数据.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省市之间效率差异明显,上海市总体水平最高,安徽省较低,江苏省、浙江省居中;长三角地区总体污...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DEA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2-2015年基本社会保障投入产出效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显示:皖中地区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高于皖南和皖北地区,皖南地区的纯技术效率显著高于皖北地区,皖北地区的规模效率与皖南地区差异较小。农业人口比重、老龄化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科研人员RD人均产出以及地方财政收入是影响基本社会保障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莹 《水利经济》2014,32(5):19-2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中的BC2模型,选取了工业耗水量、工业从业人员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工业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投入指标,工业生产总值为产出指标,对江苏省2002—2012年的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年中DEA有效的年份占55%,说明了当年投入和产出都达到了最优状态。对于非DEA有效的年份,说明投入资源存在浪费,可以对其进行投影改进。根据实证结果,为提高江苏省工业用水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乡村振兴的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展开评价,为区域农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将有利于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法]从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持续性3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加权综合法测算了2007—2016年全省及11个地级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并探究了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协调度。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模型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探讨了全省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1)2007—2016年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评价分值呈平稳增长趋势,由2007年的0315提高到2016年的0498。2007—2012年,农业资源利用的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协调度呈现递增趋势,由0760提高到0935。2012—2016年,协调度呈现递减趋势,由0909降低到0838。(2)2007—2016年河北省各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分值整体呈递增趋势,但地区间存在差异。整体看来,唐山市的评价分值明显高于其他各地市,其次为廊坊市和石家庄市,邢台市的综合评价分值较低。(3)2007—2016年,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趋势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2007—2012年,综合效率小于095,处于较低的水平。2013—2016年,综合效率大于095,处于较高的水平。大部分年份存在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从业人员、农用地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投入过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产出不足的现象。[结论]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今后更应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协调性,推动农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向更高水平发展。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是依靠生产规模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发挥的作用较小,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亟待进一步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低碳农业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对江苏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下,低碳农业成为新的探究热点。科学构建低碳农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为科学评判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提供重要依据,江苏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和经济发达的重叠区,以其为例进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评价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和模式具有先导意义。[方法]基于对低碳农业经济概念和内涵的系统分析,构建由农业发展水平、化学品投入强度、能源利用效率、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等5个准则层的18个指标构成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线性加权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省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江苏省低碳农业从2005年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化学品投入强度是制约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利用效率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结论]降低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及农膜等化学投入品的强度,可以使江苏省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推动苏北平原现代农业的发展,针对苏北平原农业资源进行调查,评价苏北平原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苏北平原农业资源为出发点,利用行政区的划分对各市农业资源展开调查,构建资源丰度指数模型对农业资源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苏北平原农业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指标权重,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型对农业资源作出评价。[结果]苏北平原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各市的土地资源都较充足,水资源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盐城市水资源最充足,而连云港市和宿迁市的水资源较为缺乏,其丰度指数分别为0.410 6和0.601 2。此外,各市水资源情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而农村生活水平也有待提高。[结论]苏北平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整体上都较充足,但存在水资源污染、明显的城市分配不均的现象,农村发展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对此,应该立足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加大农村建设力度,促进苏北农业健康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度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效率,解释其空间溢出效应,提出促进城乡统筹效率提升的建议,以期为江苏省改变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其城乡统筹效率,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解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效率普遍不高,仅有无锡、镇江和宿迁达到DEA有效状态;江苏省城乡统筹效率空间差异显著,呈苏南苏北苏中的分布格局;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技术效率平均值高于规模效率平均值,城乡统筹规模效率低是制约城乡统筹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无锡、镇江和宿迁的城乡统筹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南京、泰州、盐城、淮安和连云港的城乡统筹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而苏州、常州、南通、扬州和徐州的城乡统筹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效率存在弱空间正溢出效应。[结论]江苏省各市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应加强技术创新,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以促进城乡统筹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水资源不足、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江苏省为例,构建超对数函数模型,运用SFA测算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选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城镇化指标来表示城镇化水平,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大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为苏中最高,苏南最低,苏北居中;2人口城镇化水平对江苏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最大;3社会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各区域的产业城镇化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多元化,创意农业成为新经济发展下的新型产业,研究创意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和发展趋势,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法]文章以创意农业发展为背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创意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利用自适应灰色预测模型对江苏省创意农业发展趋势进行灰色预测。[结果]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权重值最高为0110,表明在创意农业资源利用评价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为重要。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分最高为0429分,该结果说明创意农业较大地促进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江苏省创意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综合得分为3927分,处于较高利用水平,但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于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灰色预测结果表明未来5年内江苏省创意农业发展方向以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形式为主,设施农业发展仍处于弱势。[结论]整体上看,江苏省创意农业资源利用处于较高水平,但发展不均衡。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看,江苏省创意农业将以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的形式优先发展。因此,在保证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以保证江苏省创意农业全面、平衡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及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共确定20个评价指标,以便对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方法]依据系统性、独立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均方差权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江苏省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素。[结果]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水平成逐步上升趋势,各地级市协调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为协调发展度高水平聚集区,宿迁、连云港为协调发展低水平聚集区,其余地级市发展水平一般。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优化趋势方面,常州与南通优化趋势较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优化趋势较好。镇江、泰州与宿迁优化趋势不理想,其中宿迁市需作为重点城市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发展。[结论]影响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素分别为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房地产固定投资总额、人均粮食产量及复种指数,最终得到在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森林景观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下,森林资源的利用模式由以木材为主导的利用模式转变为以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多功能利用模式,而后者实施要以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依托。因此,森林景观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衡量森林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尺度。运用DEA方法对黑龙江省森林景观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比较得出其在全国31个地区中的排名,以期为评价黑龙江省森林景观资源的利用水平及制定相关的开发利用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江苏省45个县(市)为例,构建农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通过对不同流转水平下农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探寻农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原因及与农地流转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文章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聚类分析法。[结果](1)对比第一、三阶段农地利用效率的水平,除少数县(市)在调整后依然有效外,其他县(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均有所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大;(2)环境变量对于单个决策单元的影响差异较大,部分县(市)的农地利用效率在第一阶段达到了综合技术有效,但在调整后效率值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3)结合流转率水平来看,高流转水平和较高流转水平地区的农地利用效率经调整后出现了降低,而中等、低流转水平地区升高。[结论](1)江苏省45个县(市)的农地利用效率水平与农地流转水平呈现成反向发展的趋势;(2)环境因素对农地流转中农地利用效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