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抽样作为审计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进行的一项审计工作就是审计抽样,但通过抽样选取的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审计人员用样本特征来推断总体特征,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将这种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就必须合理的运用审计抽样,从而防范和控制审计抽样风险。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发展,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探寻新的审计抽样方法,将审计抽样风险降到更低的水平,也将是审计中要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唐菊 《商》2014,(40):268-268
众所周知,随机抽样方法在审计领域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即在审计抽样中使用随机抽取样本的方法来识别和评估某一特定总体中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正因为随机抽样这一概念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使用抽样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货币单位抽样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抽样审计方法,抽祥单位是总体中的货币单位(即元),样本由总体中一些货币单位而不是由物理单位构成。本文从双重测试、自动分层和网络审计三个角度对抽样效率进行了分析,认为货币单位抽样在审计实践中具有高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广泛运用,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成为必然的要求,审计抽样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之一。在审计抽样方法中,PPS抽样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能够很方便地计算样本规模、手工或使用量表评价样本规模,为审计目标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以便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其容易操作性使之优于传统变量抽样。  相似文献   

5.
《商》2015,(39)
<正>北京工商大学彭媛媛财务报表审计方法从最初的账项基础审计所采用的详细审计演变到制度基础审计时内部控制与审计抽样的结合,直到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将企业的环境和经营风险纳入考虑并引入审计风险模型,为以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审计方法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审计抽样的发展。但是审计抽样毕竟还是带有主观的因素,因此还是存在一些准确、可靠问题。审计准则对审计抽样的规定能保证审计抽样方法的有效使用,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性吗?我认为审计抽  相似文献   

6.
<正>在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的当下,国有企业在面临各种内外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何种措施来更好地管理运营风险成为了国有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探讨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概述内部审计的概念内部审计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独立评估和检查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运营效率、内部控制、合规性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商》2015,(27)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推广普及,其在廉政建设与干部使用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专业性,在具体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审计风险,如何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进行管控,这成为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要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概念、特性以及分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结合笔者具体的工作经验,探讨分析了目前这一工作开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成因,围绕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有实效性以及针对性风险管控策略,以期为有效的降低经济责任审计实践风险带来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约定书签订、审计抽样和审计取证和审计报告环节。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素质、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法律法规的规范程度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循审计工作准则、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和各级内部控制制度、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等。  相似文献   

9.
一、审计风险、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的含义审计风险,即审计报告存在重大缺陷,而审计人员又做出错误结论的风险。包括财务报表总体上是公允合理的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合理揭示的风险,或者财务报表未公允合理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公允合理揭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得出的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存在背离,从而使各方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增加。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审计模型和现代审计模型,对导致我国审计风险加大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探讨,思考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提出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加强对审计证据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假设检验、过程控制、抽样检验是统计质量管理的三种常用技术.小概率事件原理是前二者的实际推断原理,三者均是由样本提供的信息对总体的相关特征进行推断.由于推断原理的特性以及样本的随机性,三种统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两类错误.本文就两类错误的影响因素以及为减少错误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系统讨论与比较,这对于正确认识三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迎来了数字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各行业的数据量较大,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则更高。社会和国家审计所面临着审计范围广、信息量大等问题,因审计时间和人员的限制,审计责任较大,无法避免审计风险,仅凭借审计人员工作经验和以往的方式进行判定,已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发展趋势,特别是以真实性作为基础的企业、金融、财政等审计工作。以上状况下,各审计人员往往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信息审计,并回答被审的损益、负债,以及资产等问题,给予非统计抽样方式进行判定,虽操作较为简单,但存在较大审计风险,评价总体状况难度较大。而给予抽样技术进行审计,则可在降低成本的状况下,明显提升审计效率。  相似文献   

13.
经济责任审计是近年来在各地相继开展的一项新审计业务,它是对党政领导干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情况的审计。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会产生一系列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对策》就是在分析形成审计风险原因的基础上,如何规避审计风险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概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注协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中,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其中核心概念就是审计风险。本文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角度,对审计风险概念体系进行梳理。目前有专家将国内外的审计风险的定义划分为“意见不当论”和“损失可能论”两类,并通过概念体系内在逻辑的分析,得出“意见不当论”要优于“损失可能论”。还有专家认为,审计风险本身具有广泛的涵义,将审计风险概念划分为三个层次,未能觉察的重大错报的风险,是最狭义的审计风险; 发表了一个不适当意见的风险,是狭  相似文献   

15.
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重要性及重要性水平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对于科学地制定审计计划、确定抽样规模和提出审计意见都有重要影响。对重要性的正确理解对于提高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审计抽样风险的形成与防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大量运用职业判断,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设计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以确保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在运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出于提高效率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往往会采用审计抽样。本文分别阐述了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抽样风险的形成与防范,并提出了抽样风险中客观标准偏差率(偏差额)的确定建议。  相似文献   

17.
满意度调查中样本数量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满意度调查中,使用范围很厂的是抽样调查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抽样调查又被划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也称随机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多阶段抽样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每位顾客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当用样本对总体顾客满意度进行评估时。要考虑到该样本(或样本中的每位顾客)被抽中的概率。非概率抽样包括判断抽样、  相似文献   

18.
“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重要性的具体标准,称为重要性水平。在独立审计实务中,存在着实际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与估计重要性水平三种概念。正确理解“重要性”的含义,明确区分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及其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注册会计师准确地把握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合理确定审计程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程序是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运用的一种具体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通过相关数据的当期与前期、实际发生与预算、及同行业之间的比较,运用趋势分析、比率分析、合理性测试等方法,以有效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并在审计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进行总体复核,也可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分析程序运用时,还应视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经营管理等相关实际情况,注意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20.
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基本模式,在西方国家已经运用许久,自从 21 世纪以来,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也普遍运用起来。 这一模型的运用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有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但是由于社会的经济业务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得多样复杂,在我国实施时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文章以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为立足点,分析并提出我国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其原因,最后根据问题提出风险评估时要特别关注舞弊风险、增强审计人员风险意识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