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贷款准备金制度确立阶段。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可以追溯到1988年。1988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专业银行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对完善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贷款呆账准备制度的改革历程贷款损失准备或呆账准备是商业银行从事贷款业务过程中,对预计不能收回的贷款进行补偿的专项基金。金融企业应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并对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从税后利润中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是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在参加银监会组织的对农信社2005年度弥补历年挂账亏损和提取呆账准备工作的检查中发现,农信社较普遍地存在呆账准备金计提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未计提“一般准备”。根据财政部制定实施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金融企业呆账准备的提取包括两部分,即一般准备与资产减值准备。一般准备指金融企业按照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一般准备的计提比例由金融企业综合考虑其所面临的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原则上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资  相似文献   

4.
鉴于国务院有关部委决定,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势必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损失。因此,根据会计谨慎原则和保全资本的要求,有必要对银行提取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进行一次改革。 信贷资金的运用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部分信贷资产的损失,因此银行实行了计提呆帐准备金制度。现行的呆帐准备金计提规定,1993年起按6‰计提,以后每年增加1‰,直至历年结转的呆帐准备金余额达到年末放款余额的1.5%为止,从达到的年度起,呆帐准备金改按年末放款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近期对信用社业务检查中发现,一些基层社对已核销呆账贷款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已核销呆账贷款明细账设置不规范。农村信用社对已核销的呆账贷款,应单独设立台账进行管理。检查中发现,个别信用社没有建立明细台账,部分信用社明细台账只登记了借款人和借款金额,记载内容过于简单,未按核销年度时间顺序记载,台账要素不齐全。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了防范经营风险,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准确核算损益,国家建立了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这是谨慎性会计原则在金融业务中的具体运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次重大突破,但也不容否认,原先的呆账准备金制度在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7.
建议完善坏帐准备金制度黄峻,叶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由于债权债务清偿的不确定性,常发生坏帐风险。为了减少这种风险,新财会制度规定,要计提坏帐准备金,发生坏帐损失时,冲减坏帐准备金。如不计提坏帐准备金,则坏帐损失要计入当期费用。但目前坏帐准备金制度还...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基金会两种准备金的核算方法目前,不少农村合作基金会都建立了放款呆账准备金制度和支付准备金制度。下面就这两种准备金的核算方法作一介绍。一、放款呆账准备全的核算放款呆账准备金是农村合作基金会按投放资金和逾期放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一般为1%~1.5%...  相似文献   

9.
1.存货变现损失准备。我国政策法规对内、外资企业存货变现损失准备的规定区别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计提范围,按规定内资企业中除商品流通企业可提取商品削价准备金外,其他企业(如工业企业)则不可以提取存货变现损失准备。而对外资企业计提存货变现损失准备,则没有行业限制;二是计提比例,按(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可按月预提商品削价准备金,年末再按库存商品余额的0.3%~0.5%清算计入当期商品销售成本,而我国价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企业商品、产成品、可以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其可变现净值…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落实社员贷款优先、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的政策,有效控制贷款风险,解决农村信用社“放款难”和农民“贷款难”问题,山西省陵川县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广农户信用贷款证制度,形成了农民受益、信用社增收、政府满意的局面。 一、开展创建“信用户”和“信用村”活动 近年来,因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这个县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逾期难以收回,经营困难,多数信用社不同程度存在“恐贷”思想,同时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疏远了广大农民与农村信用社的关系,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为此,人民银行陵川县支行和农村信用社通过广泛…  相似文献   

11.
浅谈坏帐准备金的计提方法王林计提坏帐准备金一般有三种方法:①销货百分比法,即按期末赊销贷款余额与预计坏账损失的比率计提坏帐准备金;②帐龄分析法,即根据期末每笔应收帐款发生的时间长短,确定不同赊欠时间可能产生坏帐的概率,然后与各个不同赊欠时间的应收帐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平均以9.3%速度持续、稳步增长,这种趋势对城郊农村信用社来说是喜中有忧。一方面是壮大了信用社可用资金力量,另一方面是吸收储蓄存款成本率与发放贷款利率倒挂。在一些资金富裕的信用社面临着资金运用率低,经营亏损问题。因此建议:一、中央银行应给信用社以真正的资金运用自主权。当前,加强对信用社资金的管理十分必要,但应与国家商业银行加以区别。在资金运用总体规模上,应始终坚持实行存、贷款余额比例管理。即信用社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备付金(年中允许动用备付金,年底归位…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需要资金的支持。农业贷款则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农业贷款是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需要联保或抵押的贷款,贷款的具体额度由信用社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状况、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信用社资金状况等具体确定。塔城农村信用制度发展较为落后,目前农村信用社并未在塔城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而是仅发放农业贷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加强经营管理,辽宁省农行信合处于1995年末组织稽核工作组,对14个市所属具有代表性,又亏损额度较大的社和大额企业贷款户,进行了专项稽核。稽核面占全省农村信用社的5%,通过专项稽核,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 一、大额亏损社存在的问题 1.支农贷款及上存资金利率倒挂,影响经营成果。按现行利率政策,信用社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利率为9.18%,转存银行利率为10.26%,远远低于信用社资金来源成本,另外信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担保机制是农村信用社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项强有力的内控制度,是有效保全信贷资产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和《贷款通则》,是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机制建立的主要法律依据,对保障信用社债权的实现、信贷资产的安全、有效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或降低信贷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信用下降和信用社内控制度不健全等种种因素影响,过去建立的贷款担保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使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下,风险逐步加大。其主要表现:一是对企业发放的贷款的…  相似文献   

16.
应收利息过多增长原因及解决途径苏天星农村信用社实行新的财务制度后,依据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对应收取而实际未收到的正常贷款利息,应按期计提应收利息列入应收利息科目记入当期损益。目前发现一些信用社应收利息余额居高不下,长此下去,势必会导致信用社经营上的...  相似文献   

17.
完善信贷内控机制有效防范增量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固然受企业经济效益不佳、社会信用下降、行政不当干预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信用社信贷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内部管理不善等内在因素。因此要想有效控制新的贷款风险发生,就必须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社信贷内控机制,堵塞和弥补各种制度及执行中的漏洞与缺陷。第一,建立贷前预测风险机制。一是严格按要求建立审贷分离的贷款决策机制。目前,有些信用社因信贷人员不足等原因,并未真正实行审贷分离制度,贷款的调查、审批由同一部门(岗位)一手操办,没有建立分岗管理、互相制约、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果反映仍然采取“单一利润”考核机制,即仅仅关注经营利润数字,而对于与利润密切相关的应收、应付款项则不予综合考虑,从而形成了信用社虚增利润的“黑洞”。一是通过少提应付利息,降低应付未付利息提取比例,人为减少当期成本。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规定,农村信用社对筹集到的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要按国家规定利率分档次逐期计提应付利息,以真实正确地反映当期经营效益。但在存款利率8次下调后,存款加权平均利息明显高于现行利息,所以按现行同档次利率计提,势必造成应付利息提取的严重不足。不仅如此,有些信用社…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少数农村信用社对贷款催收不及时,甚至不愿催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的信用社在农户贷款期限的确定上不是按生产周期确定,存在人为缩短贷款期限问题,即使对按生产周期确定的贷款到期后,信用社也不及时催收,其目的是想多收取贷款加息,增加信用社收入。笔者认为,靠逾期贷款增收这种做法不可取。靠逾期贷款增收有以下弊病:其一,对贷款逾期催收不及时增加了信用社不良资产,且逾期时间愈长,风险就愈大,不但利息不能收回,恐怕连本金也难以保证,资产损失难以避免;其二,贷款沉淀,影响信贷资金周转,不利于农村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信贷资金营运及管理非常乏力、脆弱,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突出表现在信贷粗放经营,只注重资产规模的扩张,而忽视经营效益,再加上风险意识淡薄,信贷管理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缺乏应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此而导致信用社防范外部风险能力弱化,逾期、呆滞、呆账贷款逐年增加,资产风险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快构建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一、构建信贷信息反馈机制为了保证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合理投放和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