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下,随着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呈现稳步向好,专注于城市群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与区域经济的沟通交流,能有效的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为宏观经济进步提供高水准的发展动力支持。本文主要通过探究城市经济结构分布的空间模型,依据中心分布原则,采用客观赋权法,了解我国城市群的空间经济结构中心数值,继而拟合区域流动发展关系。具体而言,城市群经济结构与流通产业呈现相反的阶梯式分布。为更好地调整内陆城市群流通产业的发展类型,更好地展现经济中心分布的均衡性,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趋于全面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城市体系建设、产业集群发展都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表现,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分析城市化及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来源,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寻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分析发现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动力机制,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着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密度、距离和整合3个维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地理格局和演化特征的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在经济密度、经济距离的推动和经济整合的抑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2D状态,经济整合将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关键;从子城市群来看,处于3D状态的有江淮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而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则处于1D状态,经济距离的改善和经济整合的优化将是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重点,经济密度的提高和经济整合的优化将是环鄱阳湖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04—2009年中部地区五大城市群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从五大城市群的总体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主要城市产业结构等三方面对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部城市群的产业调整和优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武汉城市圈的首位度太高(接近8),但如果把首位城市武汉放在湖北省来考察,全省的城市首位度则下降到6左右;把它纳入长江中游三省或者中部六省,首位度则可下降到3左右。这是因为武汉从来就是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城市,它的辐射范围不应仅限于湖北省,而应作为更大城市群的首位城市;也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武汉作为首位城市才与捷夫法则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半岛城市群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半岛城市群竞争力提高的核心问题。但是实证研究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与现有理论研究结论不符,因此必须深入剖析实证结果,并提出促进半岛城市群发展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是社会总供给的基本来源。它意味着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的扩大,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经济增长问题还很少有人涉猎。本文将按照新的思路尝试探索城市群的增长根源,并进行实证分析,比较我国现有的五大城市群的经济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提高湖南在中部地区乃至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内所具有的资本,以及城市群、区域相互间的关系,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出发,论述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阻力及网络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和现有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阐述了园区经济与城市竞争力的紧密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园区张力模型”。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特别是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反过来推动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根本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审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状与地位,是分析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选择与对策的基础。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时,已经并将继续受到全球化负效应的冲击。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融入全球化,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经济结构,切实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集中资源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维护和加强国家经济安全与经济主权,切实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使用CES生产函数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工业聚集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城市呈现明显的工业聚集经济效应,工业城市的聚集效应整体较好,综合型城市的h值较为稳定,资源型城市的h值具有先增至顶峰而后衰减趋势,其他城市的聚集效应还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轨迹及分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基本单元,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990年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轨迹,并运用锡尔系数对其进行了空间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的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均呈扩大的趋势,地区间差异是造成浙江省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烟台中心城市建设及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台近几年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效益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服务业发展缓慢,另外与中心城市发展滞后有关。烟台中心城市存有"大市区"与"小城区"的矛盾,城市建设缺乏亮点,功能分区不合理。另外,新城区发展及老城区改造均较缓慢,城市品牌叫得不响,文化建设滞后,综合竞争力不高。要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当务之急是推进区与区之间的融合,在空间布局上既不要东扩、也不要西延,重点是填充区与区交界处的"空白带";紧贴滨海路,在烟台大学至养马岛,着力打造以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等教育、市区行政中心为重点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在建设新城区的同时,改造老城区,并强化城市功能分区,优化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经营城市的文章,叫响城市"品牌",凝炼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浙江省2005年有关统计数据,分别采用加权平均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位。  相似文献   

15.
中原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生态位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中,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生态位的概念。在前人对生态位和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生态位指标体系,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对9个城市2001—2006年(2003年除外)的旅游竞争力生态位变化进行了时空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动力学中的D-S模型,采用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1994—2007年各产业的数据,对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竞争互补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城市群目前的产业结构并不合理,而郑州作为核心城市,并未很好的发挥其辐射能力,且各城市之间更多地表现出竞争的关系。因此,要发展中原城市群,应主要从加强郑州这个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优化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提高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7.
18.
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经济发展理论的角度论述了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制约集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和促进制度等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笔者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活动向北京、天津和唐山组成的空间三角形区域高度聚集,而造成这种聚集特点的原因除了历史的偶然性外,还包括经济主体对外部经济效益和交易成本降低带来的更高利润的追逐,以及生产要素追逐收益的最大化。随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活动向其核心地区的聚集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旅游城市的个性特征出发,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主导驱动力量及耦合机制,提出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四种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