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铁带来的旅游交通格局变化会对区域旅游经济联系产生影响。文章基于旅游交通可达性模型和旅游经济联系模型,研究高铁对江苏省13个设区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省内各市旅游交通可达性水平均有提升,但提升程度不均衡;高铁沿线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提升较为明显,形成了高铁旅游带。根据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提升幅度划分,徐州、苏州、无锡、镇江、宿迁、南京、常州为高铁强驱动型城市,淮安为高铁明显驱动型城市,盐城、连云港、南通、泰州、扬州为高铁弱驱动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南昌市承办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国内最后一次大型综合运动会,是一次重要的练兵,增进了参赛城市之间友谊交流。江西省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体,铁路为骨干,包括航空在内,外通相邻省,内联省内各地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南昌是江西省的旅游交通核心枢纽。江西省旅游资源是以名山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为主,名湖鄱阳湖、名城景德镇和南昌为依托的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高铁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密切。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铁正在改变我国旅游交通格局,使"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必将推动"散客自由行"较快发展,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视的区域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高铁沿线旅游合作呈现新的特点。我国旅游业要抓住高铁带来的发展机遇,高铁沿线地方政府应重视高铁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交通的多网融合,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旅游支柱产业应主动接轨高铁,重视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完善散客出游环境,以实现"高铁时代"我国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铁时代的湖北旅游区位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玮  李艳芳 《特区经济》2012,(7):177-179
湖北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且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经济却发展并不突出。高铁是区位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的重要条件,武汉作为高铁的枢纽中心站,由高铁带来了区位空间转移机遇。本文运用等游线模型对出游率进行分析,验证高铁缩短旅程时间对武汉旅游带来的收益,探讨湖北实现旅游经济腾飞面临的前所未有机遇。  相似文献   

5.
公路在交通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畅通与否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文章依托江西省公路长途客运联系最具代表性的90个汽车站点数据,利用Arc GIS中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所选汽车站点数据进行处理,进而获得了江西省公路客运联系的分布网络,以便于进一步对江西省公路交通可达性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00km为江西省公路运输的空间客运联系最佳距离,且在50~150 km范围左右为其最适宜客运距离;2.江西省公路运输的空间客运联系具体表现为在200 km以内,随着距离的增加,其交通网络的联系也随之增多,而在200km以后的区间内,江西省公路空间客运联系的分布态势呈现出了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3.通过对江西省公路客运联系网络根据不同的距离区间进行划分,清晰地把握了江西省各相邻地级市、各相邻地级市下辖行政区、各较遥远地级市以及南北部各地级市之间等多个尺度下的城市交通联系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华北、华东地区旅游空间结构转型进程因京沪高铁的开通而加剧。文章从内在因素与支撑性因素两方面构建起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京沪高铁、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开通后环渤海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空间转型过程与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在新旅游空间格局下,各地旅游空间功能将发生转型,从总体上形成"旅游客源地—区际交通连接—旅游集散地—区内网络交通连接—多个旅游目的地"网状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以连通国内东部发达地区(“核心”)与西部欠发达地区(“边缘”)的南广与贵广高铁开通为准自然实验,首先,分析高铁开通前后广东、广西以及贵州3省(区)旅游经济分布格局的演化,发现高铁开通后国内旅游经济的重心逐渐由核心区向边缘区移动,但国际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并无显著变化。其次,稳健性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对边缘区国内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对核心区具有一定的扩散效应。据此,建议依托高铁构建旅游大市场和经济带,深化核心-边缘区际旅游产业差异化分工与互补合作新格局。核心区应侧重国际游客市场及国内购物市场的开发,打造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发展旅游新业态,并通过高铁带动与边缘区的旅游产业合作;边缘区则应在高铁带来的客流增量效应的基础上,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推进本地旅游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武广高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爱莲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47-49
高速铁路由于减少交通成本、改善可进入条件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种重要工具。文章以新经济地理模型为理论基础,讨论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由于运输成本减少,旅游企业在交通廊道形成集聚与扩散效应,导致旅游地空间结构及旅游需求的变化。以武广高铁为例,通过研究武广高铁开通后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探讨高铁营运对旅游业的挑战,提出应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加强高铁沿线旅游的空间集聚,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向“八纵八横”拓展,区域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高铁沿线形成多条带状经济,即高铁经济带。文章从高铁经济带的内涵出发,分析高铁经济带的演进规律及引导策略。高铁通过改善区域可达性水平产生要素虹吸与扩散效应,使沿线城市群形成产业集聚的带状经济,这一带状经济通过沿线政府加强协商、共建园区、强化综合枢纽功能、开展特色产业合作等措施得到巩固。同时,文章以即将开通的贵南高铁为切入点,分析贵南高铁经济带的交通基础、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和特色资源基础,提出沿线2省区4市州可从协作机制、陆海联运、数字经济、产业协作、绿色乡村、民族文旅、人才培育等方面推进贵南高铁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利用SPSS、EXCEL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剖析了汉中市西成高铁开通前后的客源特征与旅客消费倾向,并且针对汉中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汉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满足旅客的多元化需求;加大交通建设,打造高铁与景区精品路线,方便旅客出行;充分发挥西成高铁的延伸辐射作用,为汉中旅游效益的良好发展提供新能量。  相似文献   

11.
王飞 《发展》2006,(10):135-136
城市旅游越来越成为旅游的热点,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城市政府关注它,本文通过分析南昌城市旅游资源和区位特征,结合南昌城市旅游发展的现状,通过分析发展南昌城市旅游的意义、南昌城市旅游的动力机制、南昌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等,着重阐述了当前南昌城市旅游发展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会展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行业,在南昌这个省会城市有着难以估量的市场潜力。通过对南昌会展业现状及南昌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进行分析得出,南昌作为会展旅游目的地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笔者从南昌现状出发。并参照会展旅游的影响和要求,分析了南昌对会展旅爵的发展可行性,同时提出南昌会展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统计方法,结合基础数据,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估算了江西省旅游业能源消耗量。结果显示,2010年江西省旅游业能源消耗22.546PJ,占江西能源消耗总量1.21%,表明江西旅游业是低能耗产业,发展低碳旅游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铁正在改变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格局。文章利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从供需、空间表现和旅游功能的角度,构建了由旅游目的地子系统、旅游通道子系统、旅游客源地子系统构成的高铁旅游系统,分析了每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并站在供给方的角度,重点从高铁车站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高铁列车运营服务、高铁旅游通票三个方面,对高铁旅游系统的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存在县域经济发展平原地区与山地丘陵地区差异,交通干线与非交通干线差异,南北差异。典型山地县(市)遵循农业特色为主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鄱阳湖平原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实施工业、服务业重点县(市、区)县域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南昌大都市圈外环高速公路和南丰县至广昌县至宁都县至于都县铁路建设,促进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老区建设》2011,(15):46-49
永修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南昌市近郊,隶属九江市,因临修河而得名,面积2035平方公里,人口38万。永修县交通便利,系江西省南北通衢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仅40公里,距昌北机场18公里。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国道、316国道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去年,江西省旅游系统在井冈山召开了全省旅游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今年,在南昌又召开了全省旅游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无论从会议规模、层次、议题、效果,还是从会议的安排、形式来看,今年的研讨会都更具特色,令人振奋。江西省旅游系统是江西省的“窗口”。旅游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旅游系统广大职工与人交往密切、频繁。在频繁而密切的交往中应该具备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正确的、先进的和健康的事物应该“为我所用”;错误的、落后的和不健康的事物应该摈弃和抵制。这就要求旅游系统广大职工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抵制。如果没有一  相似文献   

18.
沪宁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测量沪宁高铁沿线主要城市2005—2013年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选取赫芬达尔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分析研究沪宁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旅游产业集聚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关行业产生的影响的差异化状况。研究发现:沿线城市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在2010年沪宁高铁开通后呈显著提升的态势;但沪宁高铁沿线城市旅游行业集聚水平所受影响差异明显;沪宁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在国内相对较高,增长速度较快;同时沪宁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较为不均衡。  相似文献   

19.
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具有丰富的水资源,被称作"水城",拥有安义千年古村落,拥有"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同时由于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史上本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南昌作为近现代史上的功勋城市和历史久远的文化古城,却没有发展和传扬中国的历史文化,反而被周边婺源、井冈山等中小型城市抢占了旅游的商机,城市特色相形见绌。本论文基于此问题,探索南昌市出现该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点-线-面的旅游规划设计模式,在构造整体城市形象的同时提升南昌个体景点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崔梓楠  周武生 《科技和产业》2023,23(15):128-134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2005—2019年广西14个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探究互联网及交通发展对广西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并对两者的影响作用机制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短期看,互联网及交通发展显著提升了广西旅游经济效率;从长期看,互联网及交通发展对广西旅游经济效率的作用呈先上升后逐渐减弱趋势,但前者提升作用效果显现更快;从作用机制看,互联网发展加快了要素投入向产出的转化进程,而交通发展则确保了产出成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