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俊功 《投资研究》2016,(4):136-147
本文提出创新性模型即门限向量乘积误差模型(TVMEM),这种新模型是将向量乘积模型(VMEM)与机制转换的门限自回归模型相结合。利用TVMEM分析沪深两市的已实现波动率,发现沪市的内在机制促使沪深两市波动溢出具有显著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点。基于TVMEM考虑机制转换问题能够有效分析变量间的信息传导方向,这一点优于已有的分析波动溢出模型。  相似文献   

2.
外汇远期作为我国主要的外汇衍生品对我国外汇汇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外汇远期和即期价格的波动之间也很可能相互影响。本文运用二元Garch模型对2005年汇率改革以后的外汇远期与即期汇率之间的波动溢出效用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外汇远期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即期汇率的波动影响不明显,尚未起到降低我国人民币外汇汇率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砖国家货币与金融合作的不断深化,汇率波动对金砖国家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本文选取自2011年以来金砖国家汇率高频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BEKK-M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与金砖国家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金砖国家汇率波动均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人民币与金砖国家各汇率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变结构Copula模型对我国股、汇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利用二元正态Copula函数的时变相关系数得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变结构点,再利用混合Copula模型分段检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汇改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存在着长期而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在次贷危机发生期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变结构点增多,尾部相关性增强,两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强。因此,应加强对波动溢出传导中介的管理,减轻波动溢出效应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多元BEKK-GARCH模型,立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利用“汇改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与上证综指的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汇市与股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对宏观政策的制定与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二元VAR-GARCH(1,1)-BEKK模型从均值与波动层面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动与CPI变动的关联性。研究表明,从均值层面看,汇率变动是CPI变动的Granger原因,CPI变动不是汇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从波动层面看,汇率波动性对CPI波动性存在显著ARCH效应,说明汇率波动水平会显著影响CPI的波动大小,但是CPI波动水平对汇率变动的ARCH效应不显著。汇率变动与CPI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时变性",通胀环境以及我国进口产品结构的变化是"时变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期货市场的概况,分析了波动溢出效应的概况,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期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利用双参数AR-EGARCH(t)模型及有关数据,证实了国内外期货市场之间存在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经对比显示,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与汇市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证综合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为指标,运用多元GARCH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股市与汇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汇市对股市表现出较强的波动传导,而股市对汇市的波动传递相对较弱,存在着波动传导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汇率波动的贸易条件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的是汇率波动的贸易条件效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当汇率波动时,贸易条件会以汇率波动的一定比例发生变动。一般来说,本币贬值其直接后果是出口价格下降和进口价格上升,贬值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而本币升值,升值国的贸易条件改善。由于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价格的转嫁率不完全,在1990年代以后,日本汇率波动对日本贸易条件的影响变得不明确。汇率波动的贸易条件效应除了与原来的贸易条件和汇率有关外,还与进出口供给和需求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国内股票市场联动性明显增强。基于VAR-GARCHBEKK扩展模型实证研究了2014年3月18日到2016年1月15日期间人民币汇率和股指收益率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对股市不仅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即前期汇率的贬值会给股市带来收益率均值下行的压力,而且还存在汇率向股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Masson的多重均衡理论基础上,根据贸易联系传染金融危机的理论假说,以中国为中心,以其在本次次贷危机中受到严重影响的贸易伙伴(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和英国)为外围,选取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的月度数据,从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两个角度构建冲击变量,利用边限检验方法,检验金融危机通过两种贸易渠道从外围国传染给中心国的途径,基于ARDL模型及VAR系统,探究中国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受传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文献多是通过脉冲响应来刻画溢出效应,该方法得到的溢出效应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缺陷.而本文则是通过构建溢出指数的方法来衡量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的溢出效应,它能够从溢出指数走势特征中提取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可以辅助投资者预判市场走势,做好资产配置准备.研究发现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特征明显,收益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高点,而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低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VECM模型和BEKK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沪市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式以及人民币汇率收益与沪市收益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在沪市大幅下跌前,存在单向的由汇市到沪市的均值溢出效应,在沪市大幅下跌后,存在单向的由沪市到汇市的均值溢出效应。而沪市大幅下跌前后汇市和沪市间则均存在着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汇市对沪市的波动溢出远大于沪市对汇市的波动溢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对2005年7月22日至2012年9月5日期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拟合检验结论显示,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中存在的时变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来自MCMC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存在的非对称特征不同于在股票市场普遍发现的"放大利空,缩小利好"型的"杠杆效应",而是突出表现为"放大利好,缩小利空"。但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和强度较弱,这意味着央行在采取措施干预和管理汇率波动时,在时机选择和力度把握上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时变性和持续性特征,而且更应注意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性及非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均衡汇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幼阳 《南方金融》2004,(4):12-15,6
本文在Edwards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造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回答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研究香港股票市场和大陆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关系.利用DCC-MVGARCH模型,对恒生指数和沪深300股票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港通”的正式实施,加强了香港股票市场和大陆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两市场间的适当资产组合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实现防范和规避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用多元BEKK-GARCH模型检验了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溢出效应,结合LR似然比检验和Wald检验,实证研究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收益率的波动关系。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收益率序列都存在ARCH效应和GARCH效应,即都具有时变方差特征;且两市的波动具有较高的持续性。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收益率存在单向的,不对称的溢出效应,即汇市对股市有波动溢出效应,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8.
汇率与股市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近年来,随着811汇改、美元加息及中美贸易战等事件的发生,人民币开始进入贬值通道,相应地我国股市也有所下跌。通过建立非对称VAR-GARCH-BEKK模型,研究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人民币汇率与股市之间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股市具有单向的均值溢出与波动溢出,人民币汇率变动是股市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贸易条件、人民币汇率、国内市场需求规模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自人民币开始浮动以来,汇率的上升对我国贸易条件起到了改善的效果.而日益扩大的国内需求反而加大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选取1999—2020年全球26种货币的汇率波动率数据,基于最新发展的Elastic-Net-VAR模型构建汇率波动溢出网络,考察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风险溢出关系。研究发现:汇率风险总溢出水平经历了“稳步上升—震荡下降—急剧上升”三个阶段。汇率风险溢出网络具有同区域、同类型经济体聚集的特征,但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重大风险事件会加剧汇率风险的跨类型或跨区域传递。人民币的风险溢出对象主要为新兴经济体货币以及港币、韩元等亚洲发达经济体货币;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接受发达经济体货币的风险溢出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