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控股的独资企业)一直在探索中前进,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问题。本文将国有资产向少数人流失的问题加以剖析,以加强各级监督部门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使其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国资委2008年10月8日发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强调将严格限制职工投资关联关系企业,以防止国有企业职工通过投资关联企业,转移国有企业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到底有没有流失》呢?“特别策划”专栏向您特别推出“透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系列文章,从《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入手,探讨了《国资流失的界定与防范》《国有企业资产的退与进》。在《国资损失拿责任者开刀》的同时,我们要《严防利用改制流失国有资产》。另外,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路》上,国资委是如何《当好“国资”守护神》的呢?  相似文献   

4.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机制尚未完善,有关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改制行为不规范,对改制工作监管不够,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损害国有权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失,据报载’82~’92间国有资产流失达5000亿元。特别是个别地方将国有企业转变成非公有制企业的现象严重的侵害了国家利益。随着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强化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好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即将出台的《国有资产法》是防止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6.
<正>11月4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明确了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并提出了协同推进配套改革的相关要求。《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制度基本建立,保值增值责任初步得到落实,国有资产规模、利润水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6月18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将严格控制职工持有国有大型企业股权,以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深化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山东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国资委关于加强省属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要求,积极推动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同时加强企业审计监督和巡察监督等工作协同配合,是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必要措施。当前国有企业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如何将内部审计监督和巡视巡察监督工作进行有效联动,  相似文献   

9.
一、国有资产的管理总是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1.国有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其主要标志是企业严重负债经营.这是由于国有企业效益不高、利润下降、可贷款余额逐年增加,因而,企业无力还贷,债务负担沉重.2:国有资产流失、损失、浪费严重.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浪费惊人.二是国有资产闲置损坏导致的浪费.三是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流向外方.四是股份制改造,国有资产流失.五是行政事业单位无偿占用国有资产搞“创收”.六是境外资产流失.七是土地资产流失严重.3.经济效益低下.根据财政部提供的数据,国有企业虚盈实亏,亏损挂帐、潜亏问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国有企业中大约有30%  相似文献   

10.
以财务监督为核心 以审计监督为武器 为改革与加强对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领导,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今年 3月 15日,朱基总理签发第 282、 283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以下简称《暂行条例》 ),标志着由国务院直接派出的监事会制度正式建立。   一、外派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   《暂行条例》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国企财务活动及负责人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对外经济交往频繁,破产、兼并、股份制改造渐多,管理上的粗放造成的漏洞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构成很大威胁,也给一些贪污腐败分子侵占、挪用国家资产以可乘之机。研究新形势下国有资产流失的特点,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约束机制,堵塞管理漏洞,是当前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国有资产流失渠道形形色色 近几年,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市场化程度提高,旧的体制、机制、制度被打破,新的体制、机制、制度又没有完全建立和完善起来,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和真空,国有资产流失便有可…  相似文献   

12.
朱鎔基副总理谈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产,国家的命根子,如果我们的国有企业管不好,国有资产都流失了,就谈不上搞社会主义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既是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国务院发布命令开始实施《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为了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务院近日发布第192号令,开始施行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国有资产管理意见最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是:一、做好试点企业国有资产占用量的核实及国家资本金核定工作涉及国有资产占用量及国家资本金核定内容包括:①“拨改贷”转增...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管理,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这些规定对于推进国企改制进程、促进国有产权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从制度上对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以国有资产谋私的腐败行为构筑了一道防火墙,对极少数领导干部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了约束。由此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企业改制行为起到了警示作用。同时给类似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管理》2010,(2):48-48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支持配合国有企业监事会开展当期监督工作,提高监督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等的有关规定,国资委制定并下发了《央企业支持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当期监督工作规则(试行)》。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姚树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实质性目标乃是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控制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如何建立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  相似文献   

18.
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闫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企业效率愈来愈受到重视,减人增效已成为提高经济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国有企业与多种经营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日趋复杂,明晰资产所有,理顺产权关系,已成为国有资产管理工...  相似文献   

19.
资产经营责任制是落实《企业法》和企业法人财产权,落实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对企业全部法人财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的一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陆上石油企业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目的,是要明确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所属企业的产权关系与利益分配关系,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以及国有资产占用的回报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本文介绍了陆上石油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内容,包括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所属企业的权利和责任,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净资产利润率、上交利润率、储采比保持率、油气商品配置率五项主要指标),以及对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考核办法;并指出石油企业全面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需进一步研究解决诸如储量的资产化、指标调整系统的确定、对经营者的考核及对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改制中接连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事件,引起社会对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普遍关注。“朗顾之争”引发的国企产权改革的大讨论,至今未有平息。通过不少国资流失案例的分析,不难发现那些侵吞国资者在改制过程中攫取非法利益的手段并不十分高明,有的甚至非常简单。一些企业通过种种手段,刻意压低资产评估价格;一些地方图方便,低估甚至忽略无形资产,将企业简单地一卖了之;一些人利用内部优惠政策,用低价购得优质国有资产后,迅速转手,一夜暴富。如此简单的手法竟能频频得手,攫取巨额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堂而皇之地流失,说明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