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某省82家农村商业银行为对象,用单一财务指标及其组合指标衡量银行的风险水平,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得到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级别和费率等级,根据样本风险级别与费率等级确定影响存款保险费率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资本充足率是影响存款保险费率的最重要的单一指标,影响程度为59.76%;由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及成本收入构成的组合指标影响费率的程度最高为90.24%,组合的预测准确率不低于80%.  相似文献   

2.
吴湧超 《南方金融》2012,(5):54-56,31
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稳定的三大法宝之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存款保险定价问题,存款保险费率分为单一费率和差别费率。台湾地区较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费率制度从单一费率演变为差别费率,在存款保险费率定价上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我国亟待实现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的转变,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式,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实施风险差别费率、建立风险评级体系、完善风险费率配套措施等角度着手,设立合适的存款保险费率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历时21年,2014年11月30日,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诞生,并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众所周知,存款保险的费率即存款保险定价是该制度能否在一国顺利施行的核心环节,条例中虽明确规定采用风险差别费率以区分不同银行的风险,但是如何衡量不同银行的风险,却未给出明确答案。有鉴于此,对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的经典或是有代表性的存款保险定价论文进行了文献梳理,从三个方面即存款保险期权定价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国内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存款类金融机构风险的确定以及费率的厘定方法,以期为我国存款保险费率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存款保险实行差别费率与基准费率相结合的制度。学术界对存款保险费率定价研究主要以防范道德风险为出发点,聚焦于风险差别费率。传统的风险差别费率定价模型是期权定价模型和期望损失模型,两者均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倒闭风险进行定价。本文认为,存款保险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也应将目标聚焦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定价机制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目标与特征,讨论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的要点与形成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型,该模型以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依据。并且我们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对模型做了保费测算。结论证实模型的定价体系更全面,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完善的存款保险基金制度是存款保险管理机构履行职责的重要保障。充裕的存款保险基金是履职的基础,是充分发挥存款保险风险处置作用的前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完善阶段,本文通过梳理存款保险基金后备融资的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当前情况提出完善法律制度,设定科学基金目标,逐步完善费率机制,适时开展基金投资应用,创新后备融资方式,保障存款保险基金充裕等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忠滨  刘丽 《征信》2016,(4):91-92
2015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差别费率构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和地区总结和吸收了应对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对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差别费率机制或对差别费率机制进行了调整,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我国应完善存款保险框架,建立专门的风险评级体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地实施差别费率,促进存款保险制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全球加快了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2015年5月,我国成为全球第 114个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本文基于全球80个国家的1122家上市银行的微观数据, 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增大了个体银行的 风险承担,表现为道德风险效应。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存款保险机构性质、存款保险基金管理 方式、风险差别费率、存款保险基金来源和共同保险这5个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对银行风险承担 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温树英  齐向莉 《金融论坛》2013,(1):58-62,73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与国际存款保险人协会共同制定的《有效存款保险制度核心原则》代表了存款保险国际规范的新发展,为各国评估、建立或改革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有益参考,对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中国在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存款保险机构的独立性以及与金融安全网其他成员的合作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制保险、风险调整费率、限额保险等相关制度设计降低道德风险、避免逆向选择;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制定单独的法律;对消费者加强存款保险制度方面的知识教育;加强与境外存款保险机构及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实行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制度已成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多数国家的做法。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制度能够强化对我国投保机构的市场约束,促进其审慎经营、健康发展,对银行业健康发展及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总结了国际存款保险差别费率的设计、实施、更新等制度和措施,通过分析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阿根廷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差别费率制度模型,为中国存款保险差别费率的设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存款保险制度时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及运营、保险基金的来源和规模、参保方式及费率的确定、存款保险的范围、存款保险的保护程度这五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存款保险融资机制特别是风险差别费率的设计思路,分析了经济周期造成存款保险基金波动的原因.在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将存款保险融资机制置于宏观审慎视角下,提出设计存款保险融资机制可以考虑逆周期原则,科学、合理的融资机制应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有银行的上市及金融市场的开放,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确实会引起道德风险,文章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分析,提出并阐述了根据风险定价的存款保险优于统一费率的存款保险。  相似文献   

13.
李敏波 《金融研究》2015,(4):162-175
本文在Ronn-Verma存款保险定价模型的框架下,利用股权与欧式看涨期权之间、存款保险与欧式看跌期权之间的同构关系,建立起银行资产市场价值、银行资产隐含波动率与银行股权价值、股价波动率之间的联立非线性方程组。并利用上市银行的股价可观测、股价波动率可估计的有利条件,采用数值方法对16家中资上市商业银行所获的政府隐性担保及其蕴含的存款保险基本费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不同银行风险水平存在差异,所获政府隐性担保亦不同,有力支持了存款保险的差别费率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被公认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完善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存款保险费率的选择模式以及具体测算就成为关键因素。自1993年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构想以来,我国对建立存款保险的研究力度逐年深入。但国内现有对存款保险费率的研究文献存在照搬国外已有模型、分析指标应用不恰当,研究结论差异过大等诸多问题,不仅未能达到确定我国存款保险费率适当水平的目的,反而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本文在应用Morton期权定价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对该模型的评价缺陷和现实监管评级要求,选取样本指标对测算费率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创新性研究方法。通过回归技术和统计手段对样本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资本状况、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从而使存款保险机构能够实现对投保银行的动态监管和适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经过了近70年的历史变迁,其变化主要表现在存款保险体系从复合走向单一;存款保险公司的职能从"单一职能"演变为"复合职能";存款保险费率从固定费率变为风险费率;存款保险范围逐步有所限制.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变迁给我们以下启示存款保险制度有利有弊,变革的目的就是要"趋利避害";存款保险制度既是一种保险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监管机制;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公共品,但不能妨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类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适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该文通过对韩国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对象、保险限额、费率、保险基金构成、主要业务、韩国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职能及其在应对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我国48家银行机构2013-2021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转变对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依次增强;第二,存款保险单一费率机制调整为风险差别费率机制进一步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也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仍不显著,但对其他四类银行的风险承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现了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预期目标。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费率核定制度,探索建立跨周期和逆周期的差别费率制度,提升“成本最小化”“风险最小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攀 《南方金融》2013,(5):53-56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防止存款类金融机构发生系统性风险、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迫切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争议以及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通过存款保险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在制度职能设计、参与模式选择、保障范围、保险限额、费率制定以及存款保险基金运作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为基础,测算中国各上市银行2011~2012年的存款保险费率和存款保险制度成本负担。结果表明,实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将显著增加银行的保险费负担,现阶段中国大范围推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制度执行阻力;中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应当实现银行存款全覆盖,但应当分批参保,先在总体风险小的银行间推行,再在风险相对较高的银行间推行,以确保存款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短期内高风险银行需要政府担保,但中国最终应当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市场化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稳定的三大法宝之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存款保险定价问题,存款保险费率分为单一费率和差别费率。我国台湾地区存款保险制度成立较早,在费率制度上经历了从单一费率向差别费率的演变历程,在存保费率定价上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