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货币银行学》或《金融学概论》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存款货币创造过程是该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现有教材对这一问题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存在分歧,给学生带来困惑。以近4年出版的代表性教材为依据,结合货币制度从金属货币本位向纸币本位的演变,提出原始存款的三种属性,根据三种属性界定原始存款的内涵,修正原始存款的定义,进而完善派生存款和存款乘数的定义。基本学术主张是:在现代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纸币流通条件下,原始存款是存款货币银行体系得到的最初一笔准备金。派生存款是存款货币银行通过业务活动创造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表现为货币供应的流量。存款乘数是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的比率。  相似文献   

2.
谈谈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问题高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货币创造来实现的。整个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其中中央银行创造广义的现金货币,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商业银行由于具有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功能,所以能够创造出派生存款...  相似文献   

3.
派生存款,是相对原始存款而言的存款货币,是现代银行制度的必然产物。派生存款是在原始存款基础上形成的,而原始存款又是由中央银行创造的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构成的。因此,我们将按照现金→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这样的变换过程来考察派生存款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进行稳定的基础货币投放是货币政策操作的基本形式近年来,“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重要工作目标。从社会融资结构看,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十分依赖信贷融资,201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总量的六成以上。根据货币银行学理论,信贷融资带来存款派生,从而带来广义货币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5.
一、货币流通对农村信贷的反调节的涵义农村货币流通对农村信贷的反调节,就是农村中流通货币的不同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对农村信贷的扩张与制约的影响.从广义的货币流通来说,农村中货币流通包含农行信用社的总存款和农村中流通着的现金.从形态划分可分为存款形态的货币和现金形态的货币.在农村货币流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中存款形态的货币转化为现金形态的货币,农村信贷资金的来源就减少,反之,现金形态的货币转化为存款形态的货币,农村信贷资金来源就增加.概括地说,农村货币流通对农村信贷反调节,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我们以鹿寨县近年来农村货币流通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银行通过资金运用所创造的货币,按其周转速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M1=流通中现金+能转帐结算的存款或限额(以下简称支票存款); M2=M1+活期储蓄+财政基建拨存款+财政金库未拨款+汇兑在途资金; M3=M2+定期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 M4=M3+银行自有资金和结益。 M1是流通中的货币,是直接的购买力,困而M1要与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相等。除M1之外的其他信用货币的存在,说明有一部分货币暂时退出了流通,于是银行可以再创造些货币,直至M1与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相等。  相似文献   

7.
余力 《金融研究》1990,(9):15-19
从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存款准备制度,标志着我国货币供给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人民银行将运用派生存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等金融变量,重构我国的货币工程。然而,6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还未真正转移到货币供应量上来,准备制度大有形同虚设之嫌。究其原因,除了对我国信用制度缺乏实事求是地分析,以及多次宏观失控的冲击外,根本原因在于理论研讨滞后,且误区丛生。下面,我就存款准备制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谈点个人见解,恳求同行赐教。一、派生存款辨析时下,在多数论述派生存款的著作和文章中,对派生存款最流行的说法是:银行由于货款而转化的存款。严格地说,这一概念不但是含混的,而且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信用货币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已经给原始意义上的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两个概念的界线很大冲击。这里只是指出二者已不能像过去那样定义,并未提出新的定义。 早期银行,在金屈货币制度下,存款业务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从金、银到铸币),那时产生了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两个概念。原始存款指吸收金屈货币形成的存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金屈货币就转……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考虑央行数字货币(CBDC)对家庭、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经济行为影响的局部分析与包含五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研究CBDC对货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而言,家庭部门兑换CBDC方式、派生存款机制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共同影响货币结构,CBDC替代存款比例变动通过融资利率变化影响经济增长。CBDC替代存款的经济影响总体可控,中央银行具有货币政策调节融资利率职能。数字人民币以不计息形式发行最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数字人民币发行初期,需要定期对数字人民币兑换与发行情况进行货币流动性监测,并基于货币流动性监测结果制定与实施结构型和总量型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0.
段胜辉 《上海金融》2012,(3):51-56,117
商业银行通过银信合作发行理财产品来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约束,造成经济中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本文通过运用存款创造和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型证明了银信合作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削弱央行的反通胀政策。在此基础上,利用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证实了银信合作对货币供应的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11.
假币非法流通成因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纸币取代金银货币流通以来,世界各国与假币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从货币发展历史和世界各国反假货币工作经验来看,假币流通是一种顽固的社会现象。假币作为真币的伴生物,始终随着真币的发展派生、繁衍,制造和贩卖假币也逐步成为经济流通领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及对传统货币模型修正的基础上,选择电子货币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关的变量,建立数量经济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发现:电子货币放大了货币乘数,并使货币乘数变得不稳定,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货币乘数来调节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难度,削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先说明本文中经常出现的三个概念: 1.本文中谈到的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上银行的存款。货币流通包含了存款货币的流通和现金的流通。当然,现实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现金和支票存款。别的存款,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要成为现实的支付手段,必须先转化为现金或支票存款,它们在更大程度上担负的是货币的价值储存职能。但是,为了分析货币流通速度方便起见,可以把这些存款看作货币流通的特殊部分。  相似文献   

14.
通常情况下,央行不会向存款机构收取货币服务的费用。而在美国,由于存款机构对美联储银行货币服务的滥用,促使关联储出台了货币再流通政策。这项政策一方面通过征收再流通费迫使金融机构减少对关联储银行货币服务的依赖,一方面通过托管库减少存款机构长期持有货币的成本。从短期看,这项政策的目标是激活存款机构再流通功能;从长期看,却是关联储改变现金供应模式的初步尝试,这种变化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存款准备金与货币供应量在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第一、存款准备率(R=存款准备金额(r)\存款总额(D));第二、现金漏损率(K现金漏出额(C)\存款总额(D)),假定原始存款的数量已定(B),那么,商业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总额为:D:B 1\R K随着存款总规模的确定,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总规模也确定下来。用L代表商业银行的贷款总规模,则L=B(1 K\R_1 K-1)  相似文献   

16.
一、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资金融通可分为债权融通和股权融通,前者在资金融通过程中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即使用关系。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1.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货币是现金和存款,它们都是信用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持有者的资产;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它是商业银行的负债,持有者的资产。货币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少的,没有货币,就没有商品经济,经济就会瘫痪。货币多了,就会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货币少了,发生通货紧缩,引起经济衰退,所以货币是引起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般教科书认为,部分准备金制度及非现金结算是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前提。这样的论述虽然总体正确,但对于部分准备金及非现金结算两个前提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对于理解和讲授如此精密的一个存款货币创造过程显然不够。两个前提条件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部分准备金是存款创造的前提,而非现金结算则导致存款转化为存款货币。在没有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存款不能全面履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基本职能,不符合货币的定义,还不能称其为货币,正是非现金结算才使存款转化为存款货币。  相似文献   

18.
2008年2月大连市人民币企业存款比上月猛增了150多亿元,创2001年以来单月增量之最。经调查发现,除正常派生存款、企业盈利增加等原因外,企业存款增量主要来自于两家银行两笔业务,一笔为9亿美元外汇贷款特批结汇近70亿所形成的派生存款,一笔为信托投资公司募集近27亿元申购新股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计人企业存款,两笔业务增加的企业存款约占大连市企业存款当月增量的近三分之二。而从二者性质上分析,两笔业务对当期存贷款结构乃至货币供应量都产生了一定的波动性冲击。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陈家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于1984年。十多年来,对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提高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宏观调控等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在中央银行从贷款规模的直接调控向运用利率、公开市...  相似文献   

20.
货币市场基金通过进入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进入其他银行的账户,并继续进行存款创造,产生货币扩张效应,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本文对我国货币市场基金2004年至2006年3月的净值与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扩张效应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