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增长。金融信用的非均衡表现为城乡、地区、国有一民营、虚拟一实体经济、内外经济结构的非均衡。金融信用的非均衡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降低了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因此,以金融信用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均衡增长,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统一货币政策须关注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轨时期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成因与表现的分析,揭示以区域经济金融均衡运行为假设前提的统一货币政策与区域金融非均衡运行现实的矛盾,由此提出货币政策关注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信用非均衡的表现与特征 (一)金融信用的城乡非均衡与不断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相一致,金融信用的城乡非均衡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必须解决以社会资金配置不均衡为特征的区域金融非均衡问题。当前拓宽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融资渠道 ,加快中西部金融政策调整 ,是实施中西部开发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阐述欠发达地区融资方式呈现的非均衡性发展特点着手,对导致欠发达地区融资非均衡性发展状况所隐含的经济金融体制、产业结构及金融生态环境等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改变招商引资模式、促进融资多元化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融资方式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用缺失现状及成因分析,阐述了信用缺失将会对社会经济金融运行造成较大的危害,因而提出探索建立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为主体,涵盖公司企业和个人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征集体系,是促进社会信用环境根本好转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金融机构是专门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经济组织。金融信用环境是金融机构开展信用经营活动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金融信用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金融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金融运行的安全。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信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金融生活的正常进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信用环境问题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金融信用环境的研究更是有助于金融的健康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经济力:城市化新模式的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与均衡型城市化是中国推进深度城市化的新模式与战略导向。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作用于经济所产生的"金融经济力"是协调各种新型城市化模式以充分发挥其政策组合效益的动力:它致力于城市化均衡模式突出效率属性,诉求于城市化包容模式体现公平属性,融合均衡和包容则兼顾城市化的效率与公平。它既是突破城市化转型过程中非包容、非均衡瓶颈从而凝集"包容"与"均衡"的内驱力,也是协调城市与城市化运行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策动力。通过探讨"金融经济力"、"包容性、均衡型城市化",探索应用现代金融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显得越发重要。而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金融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金融信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被坏了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给金融信用环境建设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已经危及金融安全运行,成为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金融信用缺失的表现 (一)金融服务对象信用缺失的表现 1、蓄意逃废银行债务  相似文献   

10.
周紫哲  袁永辉 《河北金融》2013,(3):28-31,72
均衡的金融市场有利于金融稳定.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市场非均衡的表现形式,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金融经济的危害性,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失衡与国家对经济控制和实施赶超战略有关.对我国金融市场失衡的纠偏,提出了从存量与增量进行调整以及如何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