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企业的不断兴盛为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催生了中国的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目前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扰及难题有许多,融资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考虑到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家族企业家通常具有无上的权威性以及内在融资特征,在研究家族企业的融资问题时,可以探索从家族企业家的视角展开,在研究中搭建更贴近个人层面的研究框架,借助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学或行为学理论,同时结合中国的家文化特征,形成研究思路和结论.  相似文献   

2.
家族企业,指企业资产和股份(50%以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企业内部管理带有浓厚的家庭色彩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在各国(地区)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几千年家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积淀,对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重视对当代我国家族企业包括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华人企业形式、行为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帮助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交接点,寻找富有效率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有着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组织文化是组织内在的灵魂,在企业组织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利他主义、传统家族等级文化因子、现代管家理论效应和家族企业家心智模式与对外利己本性等家族企业文化特点出发,从理念、制度、机制和习规等企业文化视角,对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优势、问题及其根源进行系统、理性和客观的分析。并从家族企业家的培养、企业伦理观的树立、企业文化路径的设计和中西方优秀企业文化的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对策,这从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基于SWOT分析的家族企业的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登月 《价值工程》2012,31(18):9-10
中国家族企业的文化本质上为"家文化"的泛化。本文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以"家文化"为理念的家族管理模式在经营管理中的优势、劣势,判明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家族企业的文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的是与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家族”一文的分析,家庭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家族是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的。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费先生所谓家庭及家族的定义,本质上犹未过时。家庭虽是个生育社群,但其功能并不仅局限于生育;家族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一个的概念,但其功能并不仅限于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尤其在经济社会中,由于家族功能的扩大,便有了家庭经济和家族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并非只存在于中国,而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只不过东方文化中“家文化”观念要比西方文化中“家文化”观念浓厚得多,以至于人们在总结日本…  相似文献   

6.
80%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家文化”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企业的壮大发展,家族利益和公共利益往往会发生;中突,“家文化”也会成为家族企业难以科学管理、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贵州百强企业的两代创业者认为“家族企业是主流,公共公司是方向”,而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担子正落在企业第二代、第三代接班者的肩上。  相似文献   

7.
卓毅  赵强 《电子财会》2004,(3):14-18
中国是一个家化传统最为悠久和深厚的国度。家化或家族主义倾向在中国社会的各种组织或单位中都惊人地相似,并且普遍存在着。家化孕育着并催生了家族企业,而中国低信任度的社会背景则为其发展提供了空间。家族企业中,家庭或家族成员或亲属这一特殊  相似文献   

8.
《福布斯》中文版昨日发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其中在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榜单中,我省有8家企业入榜。同时在港股内地家族企业50强中,晋江四大家族齐上榜。报告指出,中国家族企业中,二代接班的步伐开始加快,但掌控和盈利能力远远不如一代。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指企业资产和股份(50%以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企业内部管理带有浓厚的家庭色彩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在各国(地区)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几千年家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积淀.对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重视对当代我国家族企业包括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华人企业形式、行为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帮助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交接点,寻找富有效率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有着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施静 《电子财会》2006,(12):31-36
中国家族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随着创始人退休的到来,家族继承成为摆在每一个企业和创始人面前的核心挑战。本文收集了1990—2005年中国完成代际传承的7家家族企业在继承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并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以分析中国家族企业继承的特征及其对家族企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家族企业中的家族影响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广东省127家家族企业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家族成员的社会资本、家族成员管理参与度和家族成员间和谐度这三个家族影响维度对家族企业绩效和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此三个家族影响维度与家族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创新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家族企业发展的整体状况的基础上,运用Altman的Z计分模型,以26家我国主要家族控股企业作为样本,对家族控股上市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Z计分法模型在评价家族企业财务风险方面具有较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法,基于意义赋予理论探讨了家族文化促进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特定家族文化意涵是支撑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主要动力;(2)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独特意涵的家族文化建构阶段、企业社会使命建构阶段、企业社会使命渗透阶段;(3)儒家家族伦理观和价值观的普遍性、家族企业的社会情感财富追求和家族文化独特意涵引领是上述过程发生的驱动机制;(4)三个阶段得以逐步发展的微观机制在于:家族管理者分别采用了情感型、分析型、沉浸型的意义赋予策略,塑造了家族成员的家族创业倾向、企业决策者的社会创业倾向和员工的社会创业倾向。研究挖掘出家族文化促进社会创业坚持的价值和发挥该价值的管理策略,可为更多企业实现社会创业坚持提供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股权结构是影响企业控制权的核心要素,与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相联系,成为股东分享公司控制权的依据.民营企业大多采用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股权高度集中在家族少数成员手中.本文通过研究希望集团的股权结构变革,并将这种变革与中国的公司治理背景与企业生命周期相结合发现,家文化、多元化经营战略与政治关联对我国家族企业股权结构的发展演变具...  相似文献   

15.
刘蓓 《财会通讯》2010,(4):49-50,59
本文在介绍家族企业发展的整体状况的基础上,运用Ahman的z计分模型,以26家我国主要家族控股企业作为样本,对家族控股上市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z计分法”模型在评价家族企业财务风险方面具有较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家族企业家通常兼具家长、企业所有人及经营管理者三种角色,是家族企业的灵魂。他们身上表现的个性特质、行为特质在家族利益的影响下,在进行家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家族企业家精神。家族企业家精神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寿命和家产的增长,从而影响家族企业的发展。在家族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家族企业家精神形成后仍具有可变性。因此,要特别注意家族企业家精神的异化对家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带来的伤害,以及家族企业家精神巩固、丰富、提升和传承这四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宋歌 《企业活力》2008,(3):66-67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间,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往往采用家族式管理,即企业以家族(或家庭)为经营单位,企业最重要的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主要控制在所有人手中,采用集权化领导,利用传统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代替经济行为规范。目前,家族式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除了方太、安踏、格兰仕等少数家族企业外,大部分的中国家族企业都在苦苦挣扎,当市场变革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完全由家族成员掌控的封闭式家族管理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早有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的家族企业具有组织机制障碍性、人力资源瓶颈、品牌误区等天然弊病,而对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企业文化也普遍存在缺失以及落实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范德维德显然忘了一点:在让渡控制权方面,家族企业的绝大部分家族都很“顽固”家乐福“突如其来”的内部冲突最终以董事长范德维德的辞职而告一段落。这是一场典型而又具有非典型特征的冲突。表面看,这是不少家族企业的常态——控股家族与公司管理层翻脸,但家乐福的情况似乎没这么简单。与菲亚特、新闻集团等家族企业不同的是.家乐福并非传统的家族企业,即其控股家族(哈雷家族)并非家乐福创始人。1998年,范德维德投奔  相似文献   

19.
家族企业中的文化与产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Family Enterprise)是指为一个家族所有并控制的企业.从广义讲是指由家族成员所拥有的企业,强调的是家族对企业的所有权;从狭义讲则指企业不仅为家族成员所拥有,并且为其所控制.据美国一所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的结论是:家族企业中只有15%能延续三代以上.因此,依靠原有家族的力量,特别是经营决策的控制,对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现实竞争的激烈,如果单靠家族企业自己的力量,大多数会结束其企业短暂的生涯.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的核心作用对家族企业产权变革的影响,从而使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能良性和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雷  徐琳  邱锐婷  郑远 《财会通讯》2021,(23):77-81
我国家族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需求,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逐渐受到家族企业的重视.本文以我国2010-2019年1546家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了 CEO来源对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家族成员担任CEO更能促进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但是,由职业经理人担任CEO更能促进家族企业的创新产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规模较大和非高新技术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担任CEO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高新技术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担任CEO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