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雷诚  李锦 《技术经济》2019,35(12):63
现代健康理念拓展了步行环境内涵,亟待探索面向健康促进的步行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基于国内外步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辨析整体健康理念的演变,厘清了步行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联因素,提出从区域交通、步行需求和环境体验3个层次构建健康促进的支持性步行环境设计理论框架。通过苏州环古城河步行道改造设计案例实证研究表明,从“交通体系、空间特色、服务设施、景观质量”四方面进行步行环境改造设计,将片段化景观打造成完善的健康支持体系,有效实现环境健康、个体健康与社会健康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健康和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背景下,进行满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游憩供需、景观质量及绿色人本服务能力的城市山地公园步道设计研究,对于促进公园健康更新尤为重要。以金鸡山公园为例,基于生态保护、景观视觉质量和基础设施使用多维度协同的视角,进行城市山地公园步道路网设置及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步道选线,各因子的相对重要值由大到小为公园使用人群密度>醒目度>视域>相对距离>生物多样性>出现概率>地形地貌>相对坡度>水文条件>用地现状;2)与原有步道设置相比,基于生态敏感度、景观视觉敏感度和空间使用强度综合分析而形成的步道选线及路网设置,其分布的网状结构更具有侧重点,且对于成本因子较高区域的避让会更胜一筹。选择成本指数值最低的步道路径设计能兼顾生态保护、景观视觉质量、基础设施使用的要求,从而科学提高公园综合绩效水平,也为城市山地公园精细化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寒地冬季的严酷气候条件会对老年人口的健身活动及城市健身场地的可达性产生负面影响,选取哈尔滨市南岗区的18个街道,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参与冬季健身活动的寒地老年人口的基本社会属性、老年人冬季健身行为特征和健身出行特征三方面进行调查和量化分析。基于以上特征,利用网络分析和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南岗区各街道进行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健身场地可达性仍然较低;2)健身场地分布不均衡;3)健身场地可达性分布与参与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口需求不匹配。以此为依据,结合健身场地可达性的影响因素,为未来的寒地城市健身场地规划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双修的大背景下,为弥补老旧社区的功能短 板,实现人行优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以上海曹杨新村为 例,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空间舒适度、界面舒适度和设施舒 适度3个维度,以宏观与微观2个视角,综合应用田野调查、 Rhinoceros/Grasshopper软件测算、街景语义切分等多种 数据收集和处理手段,对社区内20条道路所组成的步行网络的 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上海曹杨新村社区的整体步 行舒适度处于中等水平,缺乏步行舒适的路段,设施舒适度较 差,亟待优化和更新。  相似文献   

5.
遗产地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原住民流失、文化衰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遗产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意义。原住民是物质空间与文化内涵的纽带,研究居民空间质量感知是应对遗产地内涵流失问题的关键切入点,开展步行环境分析是塑造高质量人居环境的有力抓手。以鼓浪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居民步行环境属性满意度及整体质量评价,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有序概率模型,测度街道各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判断影响居民整体感知的最重要因素,再通过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确定最需要进行改进的属性,增强对居民步行环境需求的理解。结果表明,连通性和舒适性是影响居民整体感知的最重要因素,连通性需要优先提升。将文化、景观与空间相联系,从居民感知出发进行空间分析,以期为居民提供理想生活环境,同时为遗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地对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维护居民公 共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空气负离子是评价城市空气清洁度的基 本参数之一。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为例,选定典型植 物群落结构、群落类型及典型景观环境样点,基于多年连续动 态持续测定并选取典型年度数据(2020年),分析和阐释该公 园绿地区域空气负离子空间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在公园绿 地中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复层>双层> 单层、乔草>乔灌>灌草;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区域的空气负离 子浓度:落叶阔叶型>常绿针叶型>草本地被型>针阔叶混交 型>灌丛;不同典型景观环境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滨水植物 群落>复层/单层植物群落>滨水广场;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 浓度与郁闭度、叶面积指数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 基于循证设计的功能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及更新优化提供基础 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空间可达性是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和基础指标,空间句法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本文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为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利用GIS软件卓越的数据分析功能深化空间句法,通过对澄城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级城市道路进行拓扑分析,从城市功能和数据的角度剖析未来主城区的空间结构布局特征.同时综合分析影响城市形态形成的其他因素,提出空间发展的优化建议.文中将可达性理论与GIS技术结合应用于城市规划,提出规划评价的新方法,以帮助决策者作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8.
吴志军  田逢军 《经济地理》2012,32(6):156-161
空间句法提供了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定量分析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理论和方法。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分析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解析了整体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智能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认知影响因素,为国内其它城市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包括青岛银行在内的国内14家商业银行进行了综合竞争力分析、评价的基础之上,提出风险控制因子、成长因子、生息因子和管理因子,并从这四个方面对14家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比分析了青岛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同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青岛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期望对青岛银行的上市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李颖 《经济研究导刊》2010,(26):112-114
关联规则分析作为数据挖掘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发现大量数据中相关属性集之间有意义的关联关系,从而为政策或规则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近年来,关联规则分析已被广泛应用到零售、物流、信用卡营销及风险管理等众多领域。基于此,从介绍关联规则分析的基本概念出发,以德国信用卡为例,使用Intelligent Miner软件,探讨信用卡持卡人信用卡欺诈所具有的一般特性,对提升业务风险管理技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以设计提升公园游步道健步功效为目标,研究包 括:1)Meta分析合理健步量,提出推荐优化公园游步道一 周健步量组合方案:每周5~7d、中强度、200~300min, 以3.5km慢走、1/1.5/4km快走、3.5/4km慢跑为模数单 元;2)根据所识别的游步道景观要素与健步功效关系,提出 连续度、缓弹度、平整度、美感度4个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标准 及其指标;3)据此评价游步道的各类健步功效,结果显示塑 胶跑道主路最能提升慢跑功效;东西侧游园主路、平行跑道的 南侧木栈道连续度较强、缓弹度较好、美感度较高,最能提升 慢跑、快走类健步功效;夹江岸边的大部分木栈道因连续度较 强、美感度较高,能提升快走、慢走功效;其余路径更能提升 慢走功效,但部分转折过多、砂砾铺装的道路,健步功效不显 著;4)基于公园游步道一周健步量组合方案与健步功效评价 结果构建最佳健步功效游步道递归模型,根据“组合距离模数 原则”“运动路径连接原则”和“安全舒适多样原则”,模型 运算与人工筛选结合,优选出最能提升健步功效的鱼嘴公园游 步道一周健步路径组合,经试验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12.
孔海东  张培  刘兵 《技术经济》2019,35(6):99-108
通过文献调查并结合案例的描述性分析,提出数字技术时代价值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赋能内涵、关键维度以及基于赋能跨层次效应的价值共创行为分析框架。将赋能氛围主体赋能分别作为价值网络中赋能的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进行概念化。界定了两个维度的关键组成要素,分别包括信息共享、开放性结构、协同规则以及主体关系、资源整合和影响。构建了赋能的跨层次效应模型,分析了赋能的宏观-微观跨层次效应及其对价值网络生态和主体价值创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是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的重 要指导性文件。历时性的文本解读可以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 划脉络,厘清规划思想、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等变迁与发展 特征,了解政策法规、城市发展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建设的影响,并为未来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与思路。利用文本分析法,结合ROSTCM6软件,对重庆70 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读,从 规划范围与层次、绿地分类、绿地布局、绿地指标4个方面梳 理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变迁脉络;总结出重庆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具有“公园绿地始终为规划核心内容,系统化思维 逐渐形成,生态保护理念日趋凸显及山城特色不断被塑造” 的发展特征;探讨了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制度改革与技术 进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出响应 城市发展定位、协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编制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中原地区最重要的矿业城市——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以矿为本,城随矿建”的城镇格局和矿业遗产现状,结合焦作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提出将塑造城市特色空间与矿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以矿业遗产保护为手段,整合自然环境、城镇格局、历史文化、道路交通和城市空间等要素,确定多层次的规划路径和具有落地性的设计策略,对于焦作以及其他亟待城市转型的矿业城市在城市特色、景观规划和矿业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颗粒物空气污染是世界各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借助CNKI和Web of science,通过文献查阅整理城市空间在颗粒物污染方面的研究,系统性地总结该研究领域的整体特征与调节颗粒物污染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结果显示:1)该研究属于一个新兴而前沿的学术领域,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相关文献主要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与德国;2)绿色空间通过城市尺度的风道网络、绿地系统规划,街区尺度的公园绿地、湖泊湿地、道路绿带、城市森林对颗粒物污染产生消减作用;3)灰色空间通过城市尺度的城市形态优化、土地利用布局、街区尺度的街谷空间改造降低颗粒物污染;4)遥感反演与数值模拟技术(WRF、CFD)为规划设计策略提供技术支撑。最后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化背景下的公园绿地供给的公平 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居住小区为研 究单元,从可达性、数量、面积和质量4个维度衡量不同价格 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的公平性。采用高德互联网地图分析 步行、公共交通2种方式下研究范围内4 663个居住小区的 公园供给的可达性、数量、面积和质量状况;非参数秩和检验 判别不同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级别 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未发现明显的不公平现象,低级别居住小 区在可达性、数量、总面积上占优势,人均公园面积低于高级 别居住小区,各级别居住小区在高质量公园的使用机会上没有 差异。本文所采用的公园绿地公平性定量评价方法,可为城市 绿色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绩效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区向外迅速扩展,大城市绿色隔离地区不断遭到蚕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亟须对绿色隔离地区的规划建设进行有效控制。运用生态空间效能分析、建设用地蔓延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产业适宜性分析和村庄布点因子分析等方法,以石家庄绿色隔离地区为例,分析其现状特征及问题,从地价差异、收入差距、管理权限等方面揭示其空间演变动因,提出分级分类分区的空间管控、优先保育自然生态、“调一限二兴三”的产业发展,以及集中集聚调整村庄布点的规划策略,以期有益于中国大城市绿色隔离地区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绿地建设已进入量质并重的时期。评估工具是管控绿地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首先梳理英国城市绿地质量评估工具开发的缘起与主要评估工具,其次解析英国国家级评估工具绿色旗帜奖(Green Flag Award,GFA)的开发目标、质量标准、发展演进、配套政策与使用方法,再次以爱丁堡为例,总结GFA的在地化应用与实效,最后总结GFA在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启示与不足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路网密度的提升会导致斑块破碎、栖息地减少等 现象。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获取 1995、2005、2015年的绿色空间数据,运用形态学空间 分析等方法明确了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划分出绿地斑块 等级,同时针对包含高速公路在内的5种道路类型分别按照 100、500、1 000、2 000m的宽度建立缓冲区,分析出不 同道路类型在不同缓冲区下绿地斑块级别、面积和破碎化指数 的变化情况,总结了绿色空间破碎化与道路网络耦合的图谱关 系。1)土地利用变化以绿色空间面积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 1995—2005年绿地斑块破碎呈穿孔状,2005—2015年进一 步向东北和西南向破碎。2)不同缓冲区范围内斑块级别呈低级 别斑块数量增加、整体面积占比小、高级别斑块数量增加、面 积下降明显的特点,同时绿地斑块面积有减小趋势,高速公路 对斑块面积的影响最大。各道路类型均呈缓冲区宽度越大对斑 块影响越弱的规律。3)1995—2015年,不同道路类型的破碎 化强弱不同,总体上景观结构进一步多样化,斑块破碎化现象 明显加剧,斑块形状呈单一化发展趋势,不同道路类型两侧的 绿地斑块形状复杂程度趋于相同。4)1995—2005年,斑块图 谱类型以零散为主,还包括中空、切割、分散类型;2005— 2015年,斑块图谱类型进一步演化,零散型增加明显。研究 结果能为道路网络规划和生态空间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绿地生态网络对维护城市生态结构稳定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其网络结构与城市发展、扩张及结构演化在时空层面 有动态的耦合关系。现阶段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多处于一种静态 的构建与优化思路中,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与城市间的动 态变化。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以南京市部分区域为例,通 过多期遥感数据,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城市未来发展情 景,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时期用地分类基础上,对城市动 态扩张演变下的绿地空间与其所形成的生态网络进行研究,以 期构建适用现在、面向未来的绿地生态网络,将丰富城市绿地 生态网络研究新思路,并为中国风景园林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 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