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债凶猛     
与其发行地方债,不如规范地方融资平台,重新审视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在新一轮经济下滑周期来临之际,国家版四万亿刺激政策并未出台,而地方的投资规划却蠢蠢欲动。在过去的数月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投资规划——四川4.3万亿元、贵州1.7万亿元、浙江未来五年投资超10万亿元、广西1.5万亿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压力与风险日渐显现,其融资途径与管理方式也在不断调整。正在进行中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对近期地方政府融资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城投债、政信合作略有降温,面向公众的集资被叫停。但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依然存在",创新"融资方式不断涌现,取道券商、保险、基金子公司的融资增加。债务总量累加的同时,存量债务的风险苗头也显露出来。从公开发行的城投债看,作为融资平台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的政府回购款,屡现不能按期到账的状况,2010年之前普遍采用的应收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投债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一种融资方式。然而,城投债存在规模过大、信用主体不明确、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城投债的快速扩张也伴随着巨大的潜在偿还风险和财政风险。从2014年以来,国家政府为了控制地方债务的无序增加,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逐步剥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限制发行城投债。在这样的趋势下,本文试图对城投债做一个系统性分析,进而探讨城投债的转型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在进行中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对近期地方政府融资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城投债、政信合作略有降温,面向公众的集资被叫停。但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依然存在,“创新”融资方式不断涌现,取道券商、保险、基金子公司的融资增加。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些机构指称,"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实际高达14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7月11日发布澄清公告并重申,"14万亿元贷款的算法明显夸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考察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投资对地方政府城投债发行的影响,采用2012-2017年210个地级市的PPP项目及匹配城市特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PPP项目投资额资本化到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后,提升了地方政府城投债发行能力,缓解了地方融资约束;第二,PPP项目实施提高了地方政府城投债发现能力,传导渠道如下:PPP项目投资额资本化到土地收入中,政府通过抵押土地收入从而以更低的利率发行更多的城投债;第三,与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相比,PPP项目投资额资本化到土地收入的比例更大,其对城投债发行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政策建议如下:虽然PPP项目间接提高了城投债发行能力,但其主要依赖"土地融资"模式,需要警惕其带来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些机构指称,“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实际高达14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7月11日发布澄清公告并重申,“14万亿元贷款的算法明显夸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8.
李梦洁 《北方经济》2011,(19):81-82
一、引言2011年6月27日,审计署公布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账单":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涉及37.4万个项目、187.3万笔债务。同时审计显示,融资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债务的第一大举债主体,2010年末包括贷款、企业债等在内的全部债务余额为4.97万亿元,分布在6576个融资平台公司。但根据央行6月1日发布的《2010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融资平台通过持股上市公司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产业化转型。本文在债券定价理论的框架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7—2021年城投债发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显著降低了城投债的发行利差,并且相较于参股上市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帮助融资平台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发行利差。机制检验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对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是通过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提高媒体监督力度实现的。异质性检验发现,当融资平台公益性职能较强、地方政府救助能力较弱、地区制度环境较差,以及持股公司的财务状况较好、市场竞争地位较高、股利分配较多时,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降低城投债发行利差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这一新颖的角度切入,丰富了城投债发行定价和融资平台转型领域的研究,对于我国完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也具有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投债     
《天津经济》2013,(1):85
一、城投债的内涵目前文献中尚无关于城投债的公认定义。直观看,城投债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为地方路网建设、市政基础及公共服务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筹资发行的企业债、中期票据等债券。城投债一般是相对于产业债而言的,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城投债作为一种有特殊的融资工具,是中国分税制改革、《预算法》限制以及经济发展目标共同催生的产物,处在市政债和公司债券之间的灰色地带。而从城投债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刘向前 《中国经贸》2010,(10):120-120
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已达71万亿。以地方政府负债中85%来源于银行信贷来粗略计算,当前地方政府负债余额已超83万亿。决策层目前正紧急遏制地方政府非理性融资冲动,而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或已出现。本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为来改革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上升为左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因素。预计到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将超过GDP的30%,达到11万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何谓宏观成本 国务院已经专门下文,彻底清理地方政府平台债务,可见兹事重大。 截至2009年末,依据央行口径统计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009年新增贷款3.05万亿元,按照基础设施项目的正常建设进度(三年)估算,2010年贷款余额或会上升到10万亿元,2011年或有可能达到12万亿元,这是预期内的。  相似文献   

14.
自金融危机后,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投资计划启动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加快了内需的扩大和银行贷款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其运作中的问题和风险也与日俱增.文章从分析地方政府融青平台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强调加强融资平台的融资管理,提出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健康发展的对策,着力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风险,促其健康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建立融资平台的方式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而达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文章就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防控措施进行了讨论,首先文章阐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概念,然后对现阶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一些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稳健运营。  相似文献   

16.
6月1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下称"《审计结果》")显示,36个地方政府2012年底债务余额共计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2.94%。这次"抽查"是继2010年审计署对全国地方债进行全面审计后的再次摸底。而在上次审计中,这36个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便已占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10.72万亿元)的31.79%。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疾速扩张,2011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比2008年和2009年的债务余额分别上涨23.48%和61.29%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被视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透明度与规范性,推进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进程的重要一环。近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11,(9):3-4
中国人民银行对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年末增长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央行调查结果还表明,2010年年末,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30%,至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不久前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一个数字,地方的债务高达10.7万亿。  相似文献   

19.
王建国 《上海经济》2010,(10):20-21
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地方平台融资和筹资搞建设,一部分省市、区县、甚至街道、乡镇一级政府均产生了不同程度负债,规模达数万亿元。最近中央政府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国发(2010)19号文》,  相似文献   

20.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5月,全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达5.26万亿元,较2008年初增加了两倍左右。一些地方政府的负债收入比高达3:1甚至5:1,远高于60%的国际警戒线。如何有效化解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的负债率,成为摆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