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实施社区参与共管是一种能够积极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之间突出矛盾的管理模式,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本文结合金光寺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探讨通过社区群众参与资源保护,发展社区经济,减轻对保护区的资源压力,从而促进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的社区群众参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韬  胡军 《农村经济》2007,(5):40-42
如何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周围社区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困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云南省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述了在社区管理中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并就此分析了社区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保护区与社区发生冲突的原因,提出了缓解保护区与社区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PEST分析模型,系统分析国家政策、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层面的新变化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的机遇是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法治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为保护区战略地位、区地协同、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治理优化、资金投入创造有利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治理结构、管理机制、资源权属不捋顺、规划执行不到位、管理较为粗放、专业水平不高等;面临的挑战包括未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保护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可能带来重大改变。基于上述分析,认为中国自然保护区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保护区治理体系建设,加强保护区科学规划、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社区共管和生态经济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和数字化保护区升级建设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而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综述了国外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经验,认为中国未来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方向是:(1)开展保护区和社区的共同管理;(2)完善保护区管理政策;(3)公平分享所得利益;(4)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区共管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本文阐释了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概念,并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社区共管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提出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性、合理利用资源、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区共管激励机制、完善野生动物破坏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共管效果评估机制体系等解决或缓解社区共管中各种冲突与矛盾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方集体林区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为代表的南方集体林区为例,探讨了集体林区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若干问题。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投入机制、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的重点投向、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经济同步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统一、保护区管理模式以及创建保护区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产业群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就生态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半结构访谈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环境社区居民影响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探讨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住宿"、多元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逐步改善利益分配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山东省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根据对三个样本村的实地调查发现,海洋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区管理之间存在生产经济活动与资源保护冲突,其原因为保护区所在地区一般经济比较落后,保护资源权属不清及当地居民资源环境意识淡薄。自然保护区居民补偿制度的思路是,作为补偿主体的政府应做出制度安排,为补偿客体(当地居民)提供经济补偿,同时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9.
以"走进自然,感觉生态"为主旨的生态旅游日成时尚.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胜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前景良好.分析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旅游资源的永序利用,提出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合理开发、加强宣传和社区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是缓解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的重要发展项目之一,不仅要提高农户的经济水平,还必须激发农户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本文借助马克斯·韦伯的二重理性假说探讨了参与生态旅游经营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激励作用与生成机制。进一步地,基于1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农户调研数据,使用熵值法测算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综合值,并通过PSM方法检验了参与生态旅游经营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主要表现在停止自然资源开采与利用和与保护目的直接相关的保护行为。但当前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收益水平较低,生态旅游仅对保护区外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户在生态旅游经营中的参与率、增强农户生态旅游经营的盈利能力、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认知以及加强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管理与周边居民生存权利的冲突;农民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造成环境污染;保护区管理资金短缺,科研实力薄弱;提出对保护区周边的居民进行教育和经济补偿,解决农民为了生存对保护区资源破坏的问题;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开发绿色食品;对有经济价值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开展生态旅游;与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引进人才。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区内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对保护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原则、开发项目、旅游管理、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人们对水的认识不足,不注意节制自己的行为,不注意有效保护、节约水资源的问题,指出:水资源为万物生存发展之必需,水资源是稀缺性资源,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强调: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不仅是经济,也关系到政治。提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水利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水与生态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要“量水而行”、“量水发展”;在注重水资源治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非木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集生态利用、经济利用和社会利用于一身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利用方式,非木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本质在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提出对非木质资源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规划,并利用市场方式吸引农民进行相应的非木质资源的营造、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的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片面强调自然保护的一面,而漠视了土地经济功能的发挥和自然保护区土地的财产属性。政府因财政负担能力有限,将土地经营管理权授予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意味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利用行政管理权、土地经营权集于一身的便利,追逐土地利益。法律所追求的自然保护目标难以实现,而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益并未服务于解决社区贫困问题,造成了社区与政府之间长期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6.
对松花江三湖保护区在东北生态体系建设中对国土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大坝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和工业经济发展等多元化战略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妥善解决好林、农、牧矛盾,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开展科学研究与落实保护区管理权限实现科学管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内居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如何处理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区内居民生计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方法]利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影响"专题调研的272份问卷,实证研究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结果]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中有利影响体现在通过发展旅游增加区内居民收入、为区内居民寻找替代产业和能源、对区内居民生计提供政策扶持等方面;不利影响表现为限制资源利用、野生动物肇事、旅游收入分配不均、忽视居民利益等方面。区内居民生计面临问题有缺少资金、缺乏生计技能、生计方式简单、缺乏生态补偿制度。[结论]建立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限制了区内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制约了社区经济的发展,使区内居民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增大,影响了区内居民生计。并对此提出3点建议:(1)加强区内居民生计技能培训;(2)寻找合理的区内居民替代生计;(3)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从湿地类型、面积及其比例构成等方面介绍了吉林省柳河县湿地资源现状与基本特征;分析了湿地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探讨了涅地资源变化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认为湿地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较低、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缓慢以及泥炭地开发利用过度等方面,是目前柳河县湿地利用与保护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柳河县湿地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与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自然保护区因具有资源品位高,旅游产品清新独特、客源充足和基础设施易于布置等优势和便利条件,成为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然而,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众多的非生态化现象。运用景观生态学及旅游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通过采用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规划、景观结构生态设计和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以及生态管理等生态化手段,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