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在打造"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城市品牌中,梅州大埔陶瓷行业挖掘自身潜力,开发地域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开展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的休闲文化旅游及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做活本地特色产品并形成本地特色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湖景区的环境容量趋于饱和,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开始转向环境容量大,地域开阔的钱塘江沿江地区。随着杭州市政府提出"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钱江沿岸将是杭州未来的行政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因此深度挖掘钱塘江及其沿岸的自然,人文资源,开辟新的旅游休闲项目,以此提升钱塘江旅游的旅游功能,确立杭州旅游新的坐标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休闲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红色旅游资源前景广阔,应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深度挖掘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打造休闲旅游城市,组合创新休闲旅游资源;创新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开发——以开封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夜间旅游是增强开封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封在资源、客源、环境等方面有开发夜间旅游的优势。开封夜间旅游的开发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化环境、营造氛围,主要是构建夜游主题园区,挖掘水域休闲功能,打造文化和水域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常熟节庆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创新物产餐饮型节庆旅游产品形式,提高公众参与度;深入开发历史文化型节庆旅游产品,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民俗风情型节庆旅游产品内涵,塑造民俗节庆精品;充分借力运动休闲型节庆旅游活动,树立休闲城市形象;加大综合型节庆旅游产品整合力度,打造城市节庆旅游名片。  相似文献   

6.
银川市发展休闲旅游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以休闲为主目的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在此背景下,从银川市发展休闲旅游的必要性入手,以SWOT原理为工具,深入分析目前银川市在休闲旅游开发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在通过对银川市休闲旅游产品类型设计和开发构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依托特色资源,开发"夜间亮点"、开展避暑休闲旅游、举办各样的节日节庆活动等旅游手段为银川市休闲旅游发展创建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前,杭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还很低,并没有深层次挖掘其文化旅游资源,将杭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作为特色旅游产品来开发。本文以开发杭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为目的,分析当前杭州佛教素食游的优缺点以及开发前景,并对此提出一些思考。一、杭州佛教发展状况杭州佛教,始自东晋,兴于五代,盛于南宋。杭州的径山、灵隐、净慈、三竺等佛寺均名列佛教禅、教、律三宗"五山十刹"前列。杭州寺庙众多,  相似文献   

8.
杭州具备独特的文化底蕴、经济优势、自然条件,也存在市中心休闲产业过分依赖于西湖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发展杭州休闲产业和打响杭州国际旅游城市的品牌,应着力打造杭州特色RBD。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休闲旅游地产时代。"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教授吴必虎称,根据专家预测,2015年人类将会进入到一个休闲时代,80%的劳动力会跟休闲旅游产业相关,这也将是中国旅游导向型发展的趋势。"届时房地产开发不再是单纯的开发模式,而是地产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从单一开发到复合大盘的转型随着旅游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度假人群需求不断上扬,中国旅游度假地产经历了最初的占据自然资源的住宅产品,经历了提供会所、注重园林规划等简单配套的第二代度假产品,直到如今增加多元化休闲娱乐配套设施的第三代度假产品。最初,度假地产围绕旅游城市发展到依傍城市旅游景点发展,旅游度假地产在苛求择址与自然资源环境基础上,不断深度挖掘度假人群的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做加法,逐渐提高吸引客群的砝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整个时代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休闲已从一种奢侈品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休闲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新趋势,为正在努力打造休闲之都的杭州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比较法,对杭州市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休闲产品单一、休闲环境不足、休闲空间格局不明确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发展策略,旨在提高杭州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黄月玲 《江苏商论》2012,(5):117-121
旅游是休闲的方式之一,但休闲旅游的内涵则主要表现在二者的交集上,且优于普通的大众旅游。休闲旅游成为传统旅游地旅游优化的方向和目标。研究以桂林为代表的传统旅游地休闲旅游及休闲旅游体系构建,对旅游地升级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界定和说明传统旅游地、休闲旅游及休闲旅游体系等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传统旅游地建立休闲旅游体系的意义,分析了桂林作为传统旅游地建立休闲旅游体系的条件和必要性,并从桂林休闲旅游产品、休闲旅游管理、休闲旅游服务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体系建立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内城市休闲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城市休闲旅游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城市休闲旅游的研究热点和取得的成就。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城市休闲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旅游地资源类型、旅游地资源开发与管理、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旅游产品和发展对策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宇 《江苏商论》2020,(3):67-69
通过ASEB栅格分析法,对平遥古城的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希望可以丰富平遥古城的旅游产品及其内涵,发展休闲型、奇异型、修学型、理想型、发展型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与趋势之一。在阐述绍兴市发展休闲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绍兴市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面临的威胁,提出了发展绍兴市休闲旅游的对策:着重开发水上休闲旅游;打造夜绍兴旅游品牌;重点构建王牌旅游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大力推进商贸旅游。  相似文献   

15.
无锡市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是具有江南鲜明旅游及休闲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在古镇的发展及运营过程中,无锡市民及国内外游客的到访对其有不同的认识。文章采取现场调查法,对惠山古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强调树立鲜明的古镇形象和祠堂文化的主题理念,注重体验互动性休闲旅游产品的塑造,是当前古镇建设及营销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休闲渔业旅游内涵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休闲渔业旅游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文从旅游业角度,第一次对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新亮点和旅游发展的新时尚。河北省具有环京津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应把全力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作为全省旅游重点,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推进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转型升级,探索建设沿海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定位和实现途径,实现河北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对促进商务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苏州金鸡湖商务景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商务旅游景区的竞争力特征之一。苏州金鸡湖景区应大力依托演艺场馆,开发旅游演艺精品;结合李公堤三期、四期,开拓文化展馆旅游;紧扣景区商务特性,开发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综合利用金鸡湖水域资源,开发休闲旅游路线;创新景区管理机制,保障景区旅游长效发展,从而将文化与商务旅游有效融合,提升景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杭州城市旅游休闲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旅游休闲业在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国际知名度不高、可进入性有待改善、产业适应性有待增强、城市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因此,杭州旅游休闲业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必须培育现代化的休闲理念,融合资源、深化产品,实施形象品牌战略,加大营销、公关力度,加强旅游休闲管理,引进与培养国际旅游休闲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考察,以旅游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杭州市为例,从供给和需求取向角度论述了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空间结构布局和旅游圈层结构,进而阐述了当前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的表现形态,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