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吴勋  余洋 《征信》2022,40(4):66-73
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是上市银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选取我国A股40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以2014-2019年间社会责任报告和年度报告为载体,以内容分析法为基本手段,探索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演变趋势和质量评价.研究发现: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比例逐年提升,社会责任报告为主要披露途径;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篇幅占比呈波动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14家上市银行2008年社会责任报告,初步探究了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以及我国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履行现状.通过上市银行对社会责任管理、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披露,本文发现我国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整体良好,主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银行履行情况明显优于首次应规发布的银行,上市银行对负面信息的披露仍然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部门大力支持鼓励绿色金融发展,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则是绿色金融的关键部分。本研究基于2007年至2021年3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绿色发展的区域异质性角度研究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检验商业银行发行的绿色信贷对其财务绩效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有正向影响,绿色信贷改善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绿色发展水平对银行提高绿色信贷相关经济效益有正向影响。对商业银行而言,在绿色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支持下,绿色信贷对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将增强。综上,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有正向作用,并建议政府和央行加强出台绿色信贷激励政策,促进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叶蓁 《国际金融》2010,(10):54-57
一、社会责任和发展机遇共存:银行业绿色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实现绿色发展是银行业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在通过金融激励经济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作为金融资源配置中起核心作用的银行机构承担着不可  相似文献   

5.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主题,绿色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指挥棒"作用日益突显.本文通过搜集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国家级绿色金融政策文件及国家领导人、部委领导相关主题讲话,提取银行高管绿色金融认知的关键要素,概括为绿色理念、社会责任、政治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五个方面,并据此对六家银行高管的讲话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探究高管绿色金融认知与ESG实践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以指引性为主,银行高管的政策敏感性与ESG实践呈"波浪型"特征.虽然高管认知具有复杂性,其绿色金融认知的不同方面对ESG实践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高管绿色金融认知对ESG实践的解释度可达95%.银行ESG实践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即使是ESG评分较高的银行,与绿色金融政策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6.
刘刚 《青海金融》2013,(7):14-17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16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007—2011年发布的72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社会责任信息可比性差、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对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详略程度差距较大、部分定量指标不确切并带有极强的宣传目的等不足。建议改革银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增加衡量社会责任信息的量化指标,增强银行社会责任信息可比性;规范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标准和报告模式,注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均衡性并且转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识,正确认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莉 《北方金融》2023,(8):40-4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问题的不断加剧,绿色金融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信贷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以“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信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年至2021年36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其中东部地区银行绿色信贷可以显著促进银行财务绩效,但是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此外,环境治理费用、增量资本输出比率越高,商业银行的银行财务绩效越低。而短期融资券余额越高,商业银行的银行财务绩效越高。基于此,本文从商业银行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与财务绩效提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探讨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均能提高自身竞争力,并且正效应存在一定的持续性;大型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对银行竞争力的正效应更强;银行承担社会责任能够通过金融创新和信贷供给两条渠道,改善银行服务的"质"与"量",最终促进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9.
马善俊  孟枫平 《海南金融》2015,(2):74-76,84
本文利用中国15家上市银行2008—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背景对上市银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并没有显著地影响上市银行社会绩效,但具有高学历背景尤其是博士学位的独立董事能够显著提升上市银行社会绩效;独立董事的高管背景能够显著提升上市银行社会绩效;无直接证据支持独立董事的金融机构、律师、政府和海外经验背景能够显著提升上市银行社会绩效;具有高校及科研机构、会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上市银行社会责任有负面影响;独立董事的多重董事身份(年龄)与上市银行社会责任显著负(正)相关;独立董事的性别和任期对上市银行社会责任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建议各行对独立董事聘请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银行应遵循负责任投资的倡议,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并主动对自身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特别是环境信息进行披露,提高透明度。本文通过构建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对国内上市银行2013年-2017年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政策、实际表现和最终绩效等方面的环境信息透明度进行多层次的评估,比较不同市场、不同银行性质之间的差异,总结当下上市银行在环境信息披露表现中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10-2014年披露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其财务绩效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而目前我国银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存在不足,尤其是国有银行.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30·60”目标背景下,商业银行作为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绿色金融布局中不断提升竞争力,是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信贷与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的相关理论及文献,以国内19家上市商业银行2013—2021年数据为样本,从五个方面设置经营和监管指标,建立可以反映商业银行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的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计算得出商业银行竞争力得分,在此基础上开展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对其综合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开展绿色信贷很可能通过降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及践行其社会责任承担使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
梁平瑞 《银行家》2012,(4):15-17
正近年来,兴业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在环境、社会、经济、企业和银行的和谐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在绿色金融领域努力实践,不断前行。2005年,兴业银行创造性地引入国际金融公司(IFC)损失分担机制,首推能效项目融资,试水绿色金融,之后在绿色金融这一领域愈走愈远,道路越走越宽。2007年国内首家提供碳金融综合服务,2008年国内首家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2009年成立国内唯一一家可持续金融专营机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4.
沈璐  廖显春 《金融论坛》2020,(10):69-80
本文利用2017年国务院批准试点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5-2018年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能倒逼重污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环境社会责任,且该影响主要集中在非国有、未持股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主要通过加强重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倒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且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缓解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表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指标,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指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与其社会责任报告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高,银行绩效与之存在的正相关关系越显著;相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低,银行绩效与之存在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同时还发现了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商业银行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关系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朱蓉 《金融论坛》2014,(6):38-44,52
本文以制度理论和Carroll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因三维模型为依据,分析2008~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社会责任报告、媒体报道和监管规定,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企业社会绩效和滞后一年的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监管压力、净利率与企业社会绩效正相关,而成本收入比与企业社会绩效负相关;与非上市银行相比,上市银行(包括四大国有控股银行)的社会绩效更高;与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社会绩效更高;此外,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滞后一年的净利率正相关,与滞后一年的成本收入比负相关。提高社会绩效需要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金融科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商业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商业银行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创新脱贫攻坚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疫情精准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提升普惠金融能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驱动绿色金融发展,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沪深两市上市银行2006~2009年数据为样本,分析财务业绩、CEO薪酬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揭示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银行财务业绩显著影响其社会责任,但对社会责任的不同衡量指标影响方向相异;CEO薪酬对社会责任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但对财务业绩好的银行的激励作用显著小于财务业绩差的银行;资产规模与社会责任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相关性;控股股东性质显著影响上市银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2016年9月,为加快构建绿色金融市场,七部委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发展绿色金融,激励动员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以市场化方式解决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四年后,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同时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说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迎来了战略机遇期。本文基于股份制银行省级分行金融创新视角,以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绿色金融创新实践为例,总结分析绿色金融发展成效和存在的现实问题,据此提出建议措施,以期探索股份制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支持地方经济低碳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的收官之年。回顾第一个三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的历程,吉林亿联银行(以下简称“亿联银行”)作为我国四家互联网银行之一,秉持“数字银行、智慧生活”的发展定位,按照《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的发展路径,实现科技与金融业务的不断融合,让金融更易得、安全和便捷,让客户乐享美好智慧生活,使金融科技成为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