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3年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简称SVB)在出现大规模挤兑后被关闭并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在风险可能进一步蔓延的情况下,3月12日,美财政部、美联储、FDIC强力联合极速应对,全额偿付被接管银行存款、推出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提供流动性支持。SVB破产事件的启示是,报表数据反映要真实准确,积极发挥存款保险制度作用,充分的法律授权、充足的风险处置资源、强力极速的监管应对是金融风险处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杨涛 《金融博览》2008,(8):19-20
2008年7月11日,美国的印地麦克银行(IndyMacBank),全美第七大抵押贷款和存款银行,由于发生巨额亏损而遭受挤兑,被美国政府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7月14日,重新开张后将改称为印地麦克联邦银行(IndyMac Federal Bank)。  相似文献   

3.
刘丽娜  尚航飞 《银行家》2023,(10):62-66+7
<正>欧美连续加息,叠加地缘政治冲突、经济复苏缓慢等因素,市场环境快速变化,一些过去表面经营良好的银行面临严峻考验。2023年3月8日,美国硅谷银行宣布债券出售和美元再融资计划,引发储户担忧和挤兑,爆发流动性危机,随后于3月10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成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代表性事件。学术界和业界从不同视角对硅谷银行危机形成的原因、演进和影响进行了诸多探讨,但已有研究鲜有将硅谷银行事件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代表性银行危机事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伟  王昆 《银行家》2023,(7):64-66
<正>2023年以来,以硅谷银行为代表的欧美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引发市场高度关注。3月10日,有40年历史、资产超过2000亿美元的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Bank,SVB)宣告破产,成为美国史上第二大银行破产案;3月12日,美国另一家资产规模超过1100亿美元、全美排名第29位的签名银行被关闭;3月19日,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出现危机,在瑞士政府的协调下被瑞银集团收购;5月1日,  相似文献   

5.
继法国巴黎银行后,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北岩银行再度成为次贷危机的“重伤员“。9月14日,英国北岩银行宣称融资出现严重困难,不得不向英格兰银行求助。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储户的挤兑风潮。慌乱  相似文献   

6.
刘新华 《武汉金融》2003,(12):25-25,38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银行机构陆续发生过多起存款挤兑事件.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精神公开报道后,由于部分群众误认为信用社会交乡(镇)政府管理,以致少数地方出现了群众集中提前支取存款情况,个别信用社酿成了存款挤兑事件.存款挤兑事件具有突发性、传染性等特征,处置不当,可能演变成区域性挤兑风波,危害极大.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和理性思考,提出处置存款挤兑事件的五条策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挤兑是国内外银行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处置不当将导致流动性快速枯竭,引发更大的风险.从理论上讲,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挤兑风险会得到有效遏制.但从美国、韩国等经验看,虽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使挤兑风险有所缓解,但仍需要进行适当管控.本文通过对美国和韩国银行挤兑事件成因、应对措施等分析,提出对我国防控银行机构挤兑风险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3月27日,工商银行宣布在上海启动私人银行业务;3月28日,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心(上海)在上海外滩16号宣布成立;4月20日,交通银行在杭州揭开了其私人银行的面纱;4月24日,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启动私人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羊群效应理论等分析出发,引入湖南某城市商业银行曾经发生的具体银行挤兑的案例,对挤兑发生时银行自身财务状况及其挤兑时外界的经济环境分析,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我国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发生挤兑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出防范挤兑危机的措施及其解决挤兑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3月美国爆发了一场区域性银行危机。本文对2023年3月美国区域性银行危机与2008年金融危机做对比梳理,分析美联储关于对硅谷银行监管审查的报告的不足之处,并从存款稳定与利率环境的角度展望此轮银行业危机的后续演变发展。2023年3月美国爆发了一场区域性银行危机。硅谷银行(SVB)、签名银行(Signature)、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先后被关闭接管,其他类似的区域中小型银行如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  相似文献   

11.
从存款者类型、群体信念、私有信息、存款者决策行为四个方面构建信息结构来研究商业银行挤兑机理,探讨了存款者从商业银行投资信息市场接收到好信号或者坏信号情况下,商业银行投资收益仍属于高收益或低收益的群体信念后验概率;计算了耐心存款者无信息层叠概率、无挤兑信息层叠概率和挤兑信息层叠概率。得出提高存款者信息精确度既可以消除银行挤兑的重要根源——信息不对称问题,又有利于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稳步发展,防止经营状态差的银行掩盖风险,督促银行经营者加强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2.
俄银行挤兑风波的警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俄罗斯爆发了一场银行信任危机,多家私人银行发生了储户挤兑。危机波及到200多家银行,不仅中小银行,连位居俄罗斯前10名的大银行也未能幸免于难。从5月13日到7月末,挤兑风波持续2个月左右。期间,仅6月份,俄登记注册的银行数量就减少了9%,中小私人银行存款流失20%~30%,初步估计占GDP的1.5%(约80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韩国银行挤兑停业风波的概况及后果2011年1月14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召开临时会议,将韩国三和互助储蓄银行指定为不良金融机构,命令其停业6个月,进行改善。据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表示,截至1210年7月底,三和互助储蓄银行负债超过资产504亿韩元,国际清算银行自有资本比率为-1.42%,因此做出了上述决定。这家已经成立了40年的韩国储蓄银行突然被叫停,成为了整个韩国银行业挤兑停业风波的导火索。储户对银行的信心大大降低,银行挤兑事件扩散。  相似文献   

14.
<正>美东时间2023年7月24日,瑞士信贷(以下简称瑞信)因2021年3月美国阿古斯资本公司(以下简称Archegos基金)违约事件中存在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控缺陷等多项违规,被美国、英国、瑞士三国监管部门联合采取执法行动,共罚3.87亿美元。167年历史的瑞信曾因Archegos基金违约事件亏损55亿美元,开始逐渐丧失市场信任,终因挤兑而被瑞银收购。本次再被开出巨额罚单,对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有效性、防止履职不当演化为合规风险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5.
必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有一则消息:国外一家银行被挤兑,原因竟是由于下雨。消息说几个没带伞的人在银行门前躲避,过路的行人以为他们在排队提款,推测可能是银行出了问题,于是没加询问就加入到排队者的行列,一传十、十传百,人越聚越多,险些把银行挤垮。这个例子非常形象地描绘了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仅仅是无端的猜测就引起了汹涌的挤兑风潮,如果一家商业银行真的面临倒闭破产,后果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6.
刘霄羽 《银行家》2023,(8):77-79
美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接连爆发危机 自2023年3月以来,美国已有三家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挤兑被迫变卖亏损的债券资产组合而宣布破产清算或被监管接管.他们分别是银门银行(Silvergate Bank)、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和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  相似文献   

17.
蒙晓丽 《金融会计》2012,(11):69-72
苏格兰皇家银行旗下私人银行顾资银行(Coutts Bank)因对“政治暴露客户”洗钱活动监管方面存在巨大缺陷于2012年3月27日被英国金融管理局处以875万英镑罚款。该处罚案件披露后,受到世界各国金融界的广泛关注,理由是该处罚案件反映出长期以来私人银行对客户隐私权的保护,与反洗钱的信息披露要求之间的博弈关系,也给正在成长中的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金融电子化》2006,(8):86-86
中国人民银行7月17日召开应急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副行长吴晓灵、苏宁均出席。会上,吴晓灵对央行各级机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提出,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包括银行挤兑、股市暴跌、金融机构倒闭、境外金融冲击、金融危机等情况)应急处置。此前,相关的《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投资管理》2008,(3):15-19
2007年3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为标志,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简称次贷)危机开始爆发。2007年7月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和贝尔斯登、法国巴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申请破产保护或宣布出现财务困难,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英国Northern Rock银行遭遇挤兑风潮,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次贷风险大规模暴露以来,不仅使美国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损失大幅度增加,也使许多持有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简称MBS)和相关债务抵押债券(简称CDO,以下将这两类债券统称为“次级债”)的金融机构出现较大亏损。基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的重要影响力,正确判断美国经济、房地产市场和相关债券市场走势,对于准确把握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生命线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美国银行家》杂志世纪版(1999年12月出版)的开篇文章《风险、监管与未来》中指出:“显然,银行之所以能够为现代社会做出这么多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富古森(RogerW. Ferguson, Jr.)在 2002年3月4日的演讲(题目是《回到管理银行风险的未来》)中也指出:“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正是银行存在的原因。”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弗拉斯(EdwardE. Furash)1994年3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