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出现大量银行机构倒闭,处置成本持续上升。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政府开始创设以《存款保险法》为法律核心、金融服务厅(FSA)为决策核心、存款保险公司(DICJ)为处置核心、存款保险基金为融资核心的破产处置机制,通过特殊的“金融整理管财人”机制,赋予DICJ较大自主权力,明确一般风险处置、金融危机处置两类破产处置机制,确保破产机构及时有序退出,取得较好效果。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国个别金融机构风险凸显,因此应充分借鉴日本银行破产防范及处置经验,以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2.
王玉玲 《中国金融》2023,(16):78-80
<正>美国《联邦存款保险法案》的系统性风险例外(SRE)条款和《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的有序清算机制(OLA),搭建了系统性风险应对的基础框架,并赋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系统性风险处置职责。2023年3月12日,为应对投保机构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危机的传染效应,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FDIC确认了两家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并及时宣布启动SRE条款,对两家银行存款实行全额保障。为保障未受保存款,  相似文献   

3.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中的早期纠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对危机处置中存款保险制度的表现、作用、机制功能等不断评估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应赋予或加强存款保险制度中的早期纠正机制,提高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前瞻性和有效性,防范金融风险的升级与扩散,降低风险处置成本,以此促进金融稳定?2013年3月,国际存款保险协会(IADI)发布《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一般指引(讨论稿)》,就存款保险如何在问题银行的早期纠正方面发挥作用提出政策指引,表明国际上加强或改革存款保险制度引入早期纠正机制已进入政策实践阶段;  相似文献   

4.
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一环,随着《存款保险条例》的实施,我国问题银行退出走向市场化轨道,但是在风险预警、早期纠正、风险处置和司法破产程序方面依然存在不足。根据我国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的实践,参考国外有关经验,建议从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健全早期纠正机制、加快形成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和完善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对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而存款保险制度则为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奠定了法律基础。《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我国高风险银行市场退出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化处置方式不断拓展,早期纠正机制及存款保险基金规模也得以逐步发展。但在问题银行界定、早期纠正措施、法律规范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借鉴英美等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我国亟需在风险预警机制、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市场化退出法律机制等方面,完善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包括硅谷银行在内的近期所有银行的失败,均暴露出银行自身风险合规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失败以及背后的监管漏洞。从本轮美欧银行业风险处置过程看,失败机构的自救(bail-in)与处置(resolution)机制、存款保险激励机制,以及中央银行紧急流动性提供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主要经济体认识到,为避免金融机构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倒闭对金融体系带来的严重冲击,有必要对金融风险处置机制进行改革,建立高效有序公平的处置机制。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总结各国危机应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布《金融机构风险有效处置机制核心要素》(简称《核心要素》),明确了金融风险处置的核心要素和原则。我国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银行风险处置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对美、日、欧盟等主要国家的银行风险处置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由存款保险公司负责风险处置实际操作,承担主要处置成本已成为国际普遍做法。其次,在分析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近50年来处置成本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处置模式下的存款保险基金使用成本进行比较,得出“成本最小化”原则下银行风险处置的最佳模式。最后,尝试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风险处置模式,以期为实现我国存款保险基金使用成本最小化,有序处置银行风险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经验表明,建立健全的银行处置机制对于有效应对危机、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为此,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了《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核心属性》(以下简称"《核心属性》"),为银行处置机制提供了整体框架,对银行处置当局的设置提出了国际标准.目前,国际上许多经济体根据《核心属性》和已有处置经验,对银行处置当局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制度安排,常见的是由央行、审慎监管机构或存款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或部分处置职能,并在银行处置的独立性、决策机制和协调合作等方面进行实践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需中央与地方协作,形成合力。2017年以来,在中央与地方协作下,我国成功处置一批高风险银行,在划分中央与地方职责分工、强化协作,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处置平台作用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认真梳理高风险银行处置实践经验,分析风险处置中中央与地方协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立健全常态化风险处置机制、双层架构处置协作机制、激励相容机制,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处置平台作用等相关建议,以期为建设稳健高效风险处置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巴塞尔委员会制订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即巴塞尔原则),将金融风险管理范围扩展到银行业的各个领域,建立超更为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为规范银行监管提出了统一的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奠定了基础,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问题银行风险出清,进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和有序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银行风险中具有稳定预期、防止挤兑、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正向作用,但也存在市场约束弱化、道德风险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积累了不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注重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早纠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退出处置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万荃 《征信》2016,(5):68-71
美国通过颁布《多德-弗兰克法案》推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序处置机制(OLA)改革,赋予美联储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的监管权以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SIFIs的接管处置权.FDIC作为美国核心处置当局,在OLA框架下采取单点切入策略对SIFIs实施有序处置,通过提供担保、出售资产或业务、将转移资产和负债转移至过桥机构等处置性权力运用,确保处置过程中经营不关门、关键服务不中断.为避免纳税人承担风险处置成本,OLA改革明确处置成本应遵循市场化原则,主要来源于征收风险差别保费.有序处置机制改革经验在于强化了中央银行和存款保险在防范化解风险中的核心作用,确立了以存款保险为主的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完善了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用卡》2008,(14):75-75
据悉,继《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出台后,有关部门正在起草银行破产条例,有望与存款保险条例一起出台。目前,银行破产条例的研究和起草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仍有一些原则性问题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简称SVB)在出现大规模挤兑后被关闭并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在风险可能进一步蔓延的情况下,3月12日,美财政部、美联储、FDIC强力联合极速应对,全额偿付被接管银行存款、推出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提供流动性支持。SVB破产事件的启示是,报表数据反映要真实准确,积极发挥存款保险制度作用,充分的法律授权、充足的风险处置资源、强力极速的监管应对是金融风险处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琪 《上海保险》1997,(12):7-8
今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该《核心原则》在附录二中提出了“存款保护”,指出“尽管有监管者的努力,但在一个活跃的市场经济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银行倒闭。此时,部分或全部资金的可能损失增加了存款人丧失对其他银行的信心的风险”和“存款保护为许多银行的债权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网,由于可以增加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并使金融体系更加稳定”。目前,巴塞尔委员的所有成员国都有某种形式的存款保险。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性监管团体主席,积极参与了《核心原则》的讨论和修改,因此我们有义务遵守这些原则,这也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存款保险条例》,并已经于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生效标志着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环境及运行机制必定会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转变之一是在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下,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将逐步完善。本研究通过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问题金融机构退出的机制转变,并针对机制转变中所存在的风险监管、风险预警、风险定价、风险处置等问题,提出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做出我国金融监管架构的适应性调整,强化金融机构风险预警的实际效果,选择科学的问题金融机构定价体系,建立有效的问题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价值定位及有关市场退出的法律体系进行了梳理,探讨提出了我国存款保险机制的主要框架,对存款保险立法的四种模式进行了比较选择,建议尽快制定《存款保险条例》,并通过司法实践逐步完善存款保险机制与银行破产退市程序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9.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存款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基于利率市场化后的风险远远大于未放开利率上限时的风险,隐性存款保险模式不可能抵御利率市场化后风险的冲击,迫切需要存款保险制度提供显性化、法治化的担保.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实现由国家信用向银行信用的转变、分散退出风险及问题银行处置、培育理性投资者,并促进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的形成.存款保险制度仍然停留在纸面上,相关制度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规范.上海自贸区作为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应当试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实施细则,总结问题,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向全国推广,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20.
陈璐 《西安金融》2006,(6):31-33
分类偏离度是风险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偏离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分类偏离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有:(1)银行分类技术存在缺陷;(2)银行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3)分类所需的信息不对称;(4)五级分类定性原则多,准确把握分类的标准较难;(5)银行间竞争影响分类准确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应提高分类技术,改进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信息审查和健全制度;监管部门应完善和细化《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增强各行分类标准的可比性,加强对抵质押物价值评估,集团客户分类;表外信贷资产分类的指引;不良贷款监管应重点考核银行分类真实性和降低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