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定性描述方法,结合2013年度森林公园建设经营情况统计数据,比对2006年学者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的测算,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视角,提出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公园管理者低碳管理、旅游经营者低碳经营、社区居民参与获益以及低碳旅游者意愿引导等五大动力源的推动力及反推动力协调推动,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界定周边环境与森林公园旅游环境的基础上,基于游客视角,构建了周边环境与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协调等级标准,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评价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周边环境与旅游环境在中等水平上达到协调状态;森林公园周边区域与森林公园本身实行一体化发展模式,可以使周边环境与公园旅游环境系统达到高水平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12月2日至6日,第二期国家森林公园主任岗位培训班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内蒙古、龙江森工集团的国家森林公园主任、旅游公司经理、林业局负责同志共140余人参加了培训。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孔明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福建省林业厅厅长黄建  相似文献   

4.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旅游客源市场的有关理论及其意义,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客源市场调查。在客源市场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公园的旅游客源现状特征,为其总体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1年11月经林业部批准在国营浙江省苍南县林场的基础上建立,于1999年8月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6.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少青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2):140-144,150
采用SWOT分析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指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优势及弱化竞争力的因素,提出提升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查阅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各种历史资料,结合所收集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卡调查的数据,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卡市场开发做了可行性分析,明确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卡市场定位,提出了年卡市场开发的策略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2017年的人均游憩价值为77.44元。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投标值、满意度和收入水平对游客的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且农村游客相对于城市游客的支付意愿较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女性游客相对于男性游客的支付意愿更大。公园应完善公园服务质量和旅游设施,合理注入差别的旅游特色产品,丰富森林公园游憩内容,提高游客对公园满意度和农村游客对森林旅游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 6.0信息挖掘软件对其进行情感分布、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以及分类词频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在情感分布上总体呈现积极情绪;游客的主要动机依次是烧烤、爬山、休闲、散步、观赏、踏青等;游客最喜欢的景点和事物依次是千年榕树、樱花林、桃花林、鸟语林、龙潭等;而游客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时间主要在周末和节假日,在季节方面游客更喜欢春季和夏季;同时部分游客反映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还存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电瓶车收费高、人造景观过多、停车场收费不一、一定时期人太多、冬天景观单调及园内出现不文明现象问题。因此,建议开展专线公交;建立实时双向反馈平台及充分发挥宣传平台作用;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加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冬季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10.
森林旅游产品的适宜性评价是森林公园开发旅游产品的主要参考依据,对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从产品的竞争力、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与定位、开发效益、外部协调性等几个方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产品的适宜性程度进行了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度访谈和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老年人游客的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对森林公园志愿者的认知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森林公园老年志愿者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超过70%的受访老年人表示愿意参与森林公园老年志愿者活动;老年人的年纪对参与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关系;老年人是否已退休、是否参加过其他相关志愿者活动以及老年人所居住地离森林公园的远近等3个因素对其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2.
猴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活县西南部,距新宾县城55公里,距省会沈阳市180公里。公园中心有一组酷似“金猴拜月”的天然巨石矗立在山峰上,公园由此得名。猴石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1993年,1994年7月被辽宁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11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2400公顷,景区铗长4.5公里。园区平均海拔520采,最高峰海拔1131米。公园由山门服务区、山峰山景区、柱云峰景区、佛顶峰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城市森林公园的游客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等6个方面,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计算出2006年公园的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0.010896hm2,其中旅游餐饮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45%;林地的土地类型占用最多,为44.72%,旅游生态效率为240美元/hm2,反映出城市森林公园的旅游是一种生态占用较低,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也较低的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14.
遂昌林业     
《浙江林业》2007,(3):F0003-F0003
在云雾缭绕中游浙南庐山,从悠长峡谷里观华东第一飞瀑,坐舒适游艇赏湖川赤壁……此情此景,在浙西南的遂昌县便可尽情享受。如今,遂昌县一个集中华山水景观之大成的生态旅游金三角雏形正在形成。遂昌县森林覆盖率达82.3%,是丽水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遂昌县积极发挥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2002年,该县整合原白马山省级森林公园、湖山省级森林公园、桂洋林场以及附近的旅游资源,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遂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丽水市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5.
兴办森林公园 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旅游年,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并提出“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抓住机遇,兴办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是促进我市旅游业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森林旅游已有肝百年历史。而我国八十年代初才起步。目前,我国共有森林公园约800处,其中福建省12处,在福州也有3处。从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一湖南张家界和我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公问—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来看,很受游人欢迎,if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据专家分析,到200O年,全世界出国旅游的10亿…  相似文献   

16.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旅游偏好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根据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获得的调查资料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个体特征、需求特征作了详细分析 ,讨论了游客个体特征与所选择的旅游产品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ostanza提出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分析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并研究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及其价值估算,旨在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福州市气象统计资料和定点观测资料,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资源进行日照、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空气负离子等方面的特征分析,并应用W H Terjung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对公园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得出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区域范围内,旅游舒适期长、气温日较差小、逆温现象显著、空气质量高、总体旅游气候适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07,(12):34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于1986年10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位于江南杭州与黄山的锦绣山水之间,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美称,因湖中有1078个翠岛而得名,是我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建设,已建立各具特色的景区5个、高档次、高品位的景点20余个,形成了以森林、岛屿、湖泊为主体、兼有史迹、溶瀑、山青水秀、洞奇石怪、野趣浓郁、可开展多种游览和休闲度假的大型多功能国家级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20.
基于CVM方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得出:2015年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为2.164亿元。游客对公园的满意度和旅游次数与游客的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p0.05),游客的家庭人口数(p0.01)、月收入(p0.01)和职称(p0.05)与游客的WTP值呈显著正相关。基于研究,景区应在生态环境、服务设施和质量上进一步挖掘公园潜在的游憩价值,并在游客森林游憩过程中,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