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塑集团王永庆 在2006年《蒙代尔》中国500富豪榜上,台湾共有7人上榜,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排在第二,他的个人资产多达430亿人民币,但他生活相当简单.  相似文献   

2.
石化·纺织     
台湾石化业投资祖国大陆计划   台湾石化业看中祖国大陆广阔的内销市场,投资者络绎不绝。台湾两大石化集团的台塑集团及台聚集团,赴祖国大陆投资计划正在进行。   台聚集团投资 50亿新台币的珠海计划,预定在年底动工。将建设 17万吨的聚氯乙烯厂,以及 30万吨的 ABS厂。   台塑集团的南亚公司,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二次加工厂,投资额约为 50亿元。目前台塑公司及台化公司的赴祖国大陆投资计划,都在积极的规划中。包括台塑公司的 PVC厂、 AA及 AE厂,台化公司的 ABS、 PS及 PC厂等。 台塑集团今年预估营业额可达 6千亿元   …  相似文献   

3.
企媒联盟     
《宁波经济》2007,(10):62-62
"大洋"入围世界50强美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6月底世界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50强排名显示,我国共有19家造船企业位列其中(大陆有大连船舶重工等18家,台湾有1家)。太平洋造船集团所属的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榜上有名。(由《春和报》提供)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石化行业,一提到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今年88岁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首富;从一个米店小伙计到拥有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的盛名。王永庆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成功六字诀”。  相似文献   

5.
位居台湾富豪榜排名第二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今年已88岁高龄.但他丝毫也没有想到交棒的事。他说:”人活一天就做一天.工作就是我的生命。”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能把一个诺大的企业经营的如此成功.充沛的精力无疑是他得以驾驭工作的根本保证。但王永庆毕竟年近九旬,却依然耳聪目明,精力充沛.令人不禁好奇,他究竟有什么异于他人的养生之道?在最近接受台湾记者采访时,王永庆透露了他的养生秘密。  相似文献   

6.
台湾知名企业家众多,但在企业界声誉良好、长久不衰的企业家则不多;而在岁高龄、仍活跃于海峡两岸的企业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在台湾岛内,除了享誉海内外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之外,台湾华新丽华集团“精神领袖”焦廷标是另一个典型代表。本文介绍他的创业历史和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7.
数字     
《走向世界》2014,(27):13-13
93家 今年5月底,世界500强法雷奥落户烟台的首批产品发动机冷却系统将交付。这是烟台开发区第70个世界500强项目,目前70家企业已累计为开发区带来"财礼"超50亿美元。而作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的烟台,目前吸引"安家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已达93家。3个近日,中国国家海洋局批准在全国建立11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烟台的烟台山、招远、蓬莱3个海洋特别保护区成功入选"国家级"队列。这是继已拥有长岛国家海洋公园之后,烟台又新增3个国家级海洋公园。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国企业500强,三一集团秉承"一切源于创新"的发展理念,每年坚持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致力于缔造世界最高品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生技、环保     
合传统产业纷纷转投资失换产业台湾传统产业为提高未来获利,纷纷加码投资生物科技产业,如台塑集团、台糖公司、统一企业、龙邦开发、宝成工业等,都转投资成立生技公司,成为台湾生技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台塑集团将转投资成立长庚生物科技公司,开发科学中药,健康食品等产品。统一企业生物科技事业转投资十分多元化,包括西药、中药两个领域,西药事业与台糖公司等合资,转投资台湾神隆制药公司,以原料药制造、学名药代工为营运主力。神隆公司南科厂也与永丰余公司、东帝土集团等合资成立安华生技公司,研发C型肝炎干扰素。中药事业则…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90岁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一手创建的台塑集团造就了台湾一个企业家成功的神话时代。作为传统产业的企业集团,不仅没有因为高科技产业的崛起而消退,反而几十年来呈现持续发展的势头,近年来他提出一个又一个的大型投资计划与工程,不得不令人敬佩王永庆永不停息的伟大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1.
王勇 《上海国资》2011,(3):22-23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是:围绕"一大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一大目标"做强做优央企"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相似文献   

12.
台塑集团将投资30亿美元在漳州建电厂台湾塑料企业集团旗下的台塑、台化、南亚三家公司近日决定联合投资30亿美元在福建的漳州建装机容量为3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首先由三家公司联合投资7亿美元,其余23亿美元将利用营运后的盈利及向台湾内外银行筹借长期贷款...  相似文献   

13.
堪称台湾企业龙头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在台湾经营者大会上,发表“台湾变动时局下的经营观念与策略”的万言书面讲话,尖锐指出岛内工业用地各项不合理之处,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墨守成规,令人仿佛置身于百年老店,举目所望皆为过时产品。对于“工业局”开发工业区、出售与征收工业用地的作法,他也颇有微词,如“工业局”为了开发工业区,便向地主采取区段征收,而凡经征收开发再出售的土地,价格往往高出征收价的好几倍,若兴办工业的人在同一地区自行取得土地开发,其成本将不到“工业局”  相似文献   

14.
王、辜、蔡、吴、徐五大家族称霸台湾在台湾三百家大企业中,今日最富有的要数王、辜、蔡、吴、徐五大家族集团──王永庆家族的台塑集团、辜振甫家族的和信集团、蔡万霖家族的霖园集团、吴东进兄弟的新光集团,以及徐有库家族的远东集团。这五大家族旗下事业总共不过两百...  相似文献   

15.
台塑集团     
台塑集团为岛内营收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该集团1997年底资产总额高达6800多亿元新台币,总营收净额为3382亿元新台币,连续4年蝉联台湾集团企业营收第一的宝座,历年的营收净额呈现持续攀升之势。台塑集团以塑胶工业为主体,并在纤维、纺织、染整、电子材料、教育、医疗及运输事业也都占有相当的份量。该集团除台塑、南亚、台化三大公司外,还包括台塑石化。南亚科技等10余家公司海外投资事业,非营利事业则包括明志工专、长庚医院、长庚大学和长庚护专。以国际市场为舞台,年营收挑战1兆元以石化工业起家的台塑集团,耗资9600亿元新台币兴…  相似文献   

16.
在 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台湾科技界、企业界的一些人士,对台湾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台湾应该如何迈向 21世纪,走出模仿"王国"、"老二主义"形象,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1台湾应开创世界一流企业   台湾积体电路董事长张忠谋先生,近期对台湾企业的形象进行了揭示。他说:台湾有多少公司以"创新"在国际闻名 ?又有多少公司以"模仿"做生意 ?"老二主义"做得再好,永远都只是"老二"。他鼓励台湾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开创世界一流的企业。   张忠谋对世界一流企业提出 7个条件,其中包括:必须具备道德责任;无国界;值得长期投资的…  相似文献   

17.
台湾最大的家族企业财团有五家,它们分别是蔡氏家族所拥有的霖园集团及富邦集团、王氏家族所拥有的台塑集团、辜氏家族所拥有的和信集团及中信集团、徐氏家族所拥有的远东集团,以及吴氏家族所拥有的新光集团。我刊曾在前几期分别刊登了有关王永庆创办的台塑集团、蔡万霖创办的霖园集团、蔡万才创办的富邦集团及徐有庠创办的亚州远东集团等系列文章,本期重点介绍台湾吴氏家族及新光集团如何崛起和发展壮大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关中 《首都经济》2007,(3):89-91
据台湾报纸报道.由北京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博士后黄德海著述的《王永庆的管理世界:台塑打造石化王国》(繁体版),通过剖析“六轻”案例,再现了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决策的前瞻性,解读了王永庆决策前后的心路历程.总结并阐述了王永庆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该书作者多次亲赴岛内,花费三年时间跟踪研究,终于赶在王永庆九十华诞前夕由台湾天下出版公司出版,并随即在岛内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9.
继台塑集团位于麦寮的90万吨/年乙烯装置于20世纪90年代末投产以来,台湾现有5套乙烯装置:“中油”公司在林园的23万吨/年和38.5万吨/年装置,在高雄的40万吨/年装置;台塑集团在麦寮的45万吨/年和90万吨/年装置。合计总生产能力236.5万吨/年。乙烯装置平均能力为47.3万吨/年。2001年底,台塑集团又使麦寮45万吨/年乙烯装置扩大产量25万吨/年,达到70万吨/年,从而使台湾乙烯总生产能力达到261.5万吨/年,乙烯装置平均生产规模达到52.3万吨/年。据统计,2001年台湾乙烯产…  相似文献   

20.
台塑集团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主要创业者是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俩人。尽管台塑集团实行公司责任经营制,但由于王永庆与王永在家族占有公司绝大多数股份并由其子女继承,因此无法避免王氏家族控制整个台塑企业的态势。由于台塑集团的规模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