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球视野下中国鲆鲽类养殖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鲆鲽类养殖产业是我国北方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尤其是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与技术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如何推动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FAO数据为基础,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指出,我国鲆鲽类养殖业存在较大市场空间.从短期来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而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完全复苏尚需时日,因此这种市场需求丰要来自国内.从长期来看,国内市场需求可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而进一步增加;同时,随着世界鲆鲽类天然资源的减少,捕捞产品供给会减少,而日本、韩国等经济的复苏会使其市场需求复苏,因此鲆鲽养殖业将会在国际市场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国鲆鲽类养殖业能否利用国际市场,关键要看是否能调优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模式、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水产养殖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利益和市场供求驱动下,水产养殖业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归结到一点就是不断转型升级,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养殖品种的不断更新、优化和提升。该过程就是该产业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以及新的商机。要求得自己养殖事业效益最大化,就要勇立潮头,把握机会,紧紧沿着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道路奋勇前行。以鱼虾等普通养殖品种为例。  相似文献   

3.
<正>淡水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产业之一,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家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驱动,市委、市政府对越来越重视渔业发展,倡导绿色健康养殖、水产市场需求旺盛、推动产业、消费结构升级,为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产业升级增效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水产养殖水体资源和产业地理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分析湖北省宜养水体资源禀赋、探究水产养殖业地理分布格局,旨在为该省水产养殖产业区划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高新遥感技术准确解读水产养殖水体资源分布状况;基于水产统计年鉴数据,综合利用空间自相关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湖北水产养殖特征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结果](1)湖北具水产养殖功能的水体资源面积合计81.4万hm~2,其中大水面和养殖池塘为主要养殖水体类型,两者所占养殖水体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51.5%和41.9%;(2)湖北水产养殖业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分布呈现非随机的地理集聚格局,武汉、仙桃和鄂州等市所辖的长江沿岸县域单元是该省水产养殖业的集聚区;(3)湖北水产养殖类型存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襄阳、十堰、恩施、随州等西部地市以水库和精养池养殖为主,其余地市则以精养池养殖占据主导地位。[结论]在"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政策背景下,湖北省水产养殖业面临的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日益凸显,优化产业布局、探寻集约化发展模式是实现该省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循之路。  相似文献   

5.
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产养殖业是弥补全球水产品供给不足,成为世界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养殖设施陈旧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苗种和饲料质量低下,养殖品种病害增多;养殖专业人才缺乏,经营制约因素增多等问题。世界水产养殖业由20世纪60~70年代从提供资源日渐衰退的水产品供给和低档鱼类转向高档鱼类,随着世界水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养殖生产成本特别是饲料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利用少量谷物和鱼粉生产动物性蛋白质将成为发展方向,低价格、低负荷、高性能、低(无)鱼粉替代饲料的开发利用和研发将成为重点。今后要加快替代饲料研发,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加快养殖园区建设,增加养殖户收入。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路径与政策选择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水产养殖业的显著性特征分析,本文构建了水产养殖生产经营模型,通过数理分析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水产养殖生产经营的本质;进而结合未来我国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揭示了新时期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路径,并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未来促进我国渔业发展“两确保、两促进”目标实现的政策选择重点。  相似文献   

7.
健康生态养殖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以来,安徽省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池塘、湖泊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通过狠抓示范推广,促进产业素质提升;狠抓体系建设,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产养殖和资源养护并重,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措施,促进了安徽水产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呈现出产量增长、质量提高、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变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这充分证明,健康生态养殖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当前在实施水产养殖品种更新工程中,有关新品种开发与老品种提纯复壮、国内开发与国外引进、产量与质量、开发与保护、原种与良种等几个关系问题对指导水产养殖品种更新,搞好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当前在实施水产养殖品种更新工程中,有关新品种开发与老品种提纯复壮、国内开发与国外引进、产量与质量、开发与保护、原种与良种等几个关系问题对指导水产养殖品种更新,搞好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渔业致富指南》2011,(7):75-76
<正>(2011年4月20日·南昌)尊敬的_____女士/先生: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国民膳食结构和保障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地勘单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忽略了矿产资源勘查行业自身的基本特点、地质勘查产业的一般性以及行业改革与国内外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协调。当今世界矿产资源勘查产业组织呈现清晰的二元结构,即“大型巨轮”与“小型舢板”,这也是我国地勘单位与国际通行模式接轨的目标模式。在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可以通过地勘单位的子模式与整合模式来实现地勘单位的改造。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地勘单位改革建议:①发挥政府机构在地勘单位改造中的促进作用;②发挥行业协会在地勘单位改造中的指导作用;③发挥中介组织在地勘单位改造中的影响作用;④发挥从业人员在地勘单位改造中的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循环发展理念引领农业转型,加快构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高品质农产品供应,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构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任务在于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包括构建农业内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培育发展工农复合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加快新疆农业提质增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对现阶段国内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结构性错位、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手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对扩大有效供给,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增强经济长远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期、动态的过程,也是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新疆位于中国西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和门户,地缘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农业是新疆的基础和支撑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棉花、粮食、特色经济作物等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但也应看到,面对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联动日益加深、需求转型升级,新疆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结构也暴露出诸多新的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方法]文章系统分析新疆农业发展的背景,总结规律特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供给端探索新疆农业提质增效的途径和手段,提出总体思路和合理化建议。[结果]总结新疆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办法,提出加快产业化升级的思路,对促进新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意义重大。[结论]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机遇期,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新疆外向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多年来,对虾产业的发展在各养殖国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球粮食安全、食物供给、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平衡、就业等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虾也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水产品。如何衡量各国的对虾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高低,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论文选取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五个对虾出口国的现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各国的对虾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我国提升对虾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加深认识新时代下粮食安全的新意义,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对于确保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极为必要。[方法]文章在总结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基于对新时代下我国粮食安全新意义及新挑战的全面分析,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结果]新时代下,粮食安全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保障涉粮产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意义愈加凸显。同时,我国粮食安全也面临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供需区域格局明显失衡、种粮效益整体下滑、"两个市场"粮食供给体系建设存在明显不足等新挑战。[结论]建议做到"六个统筹",即统筹口粮安全与食物总体安全、统筹粮食安全与涉粮产业发展安全、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统筹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粮食发展、统筹国内农业保护与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对外开放、统筹供给与储备调节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从消费者对森林食品的偏好分析入手,分析了森林食品具有二元价值结构的特征,推出大多数的消费者对森林食品具有超满足性消费偏好的特性,其效用函数有非1正实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特征,导出森林食品产业的需求模型。以期为森林食品产业组织的完善及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市场需求的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特别推荐养殖的优良鱼种,罗非鱼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罗非鱼非常适合大规模人工养殖。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国家。由于市场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使我国罗非鱼养殖产业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现象。本文通过分析罗非鱼养殖和加工现状、罗非鱼系列产品开发、罗非鱼废弃物综合利用、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培育规范的罗非鱼国内销售市场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促进我国罗非鱼产业快速发展的途径,为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舟山市的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为舟山市的粮食安全、食物供给、经济增长、就业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对虾养殖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也不断暴露,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面临巨大挑战。论文首先阐述了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由来,接着分析了舟山市对虾养殖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最后针对舟山市对虾养殖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舟山市对虾养殖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大学城建设涉及所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大学城以集约方式汇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计划性、目的性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协调程度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考虑到建设成本与区域发展等因素,大学城选址越来越倾向于城市边缘区。贵州省主要高校集中分布于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带花溪区,即花溪大学城,包括高校聚集区、科技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综合区三大片区。[方法]该研究以花溪大学城为例,通过构建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运用基于模糊数学统计分析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协调关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结果显示,近4年花溪大学城常住人口年消费总额、大学城基建年投资总额、周边房地产及配套设施年投资总额3项指标,与全区生产总值年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区第二产业年增加值、第三产业年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花溪大学城与全区各指标间的关联系数平均值为0.858,协调性很高。基于投资乘数效应、产业结构定律、钻石模型等区域经济理论,分析认为花溪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提高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结论]研究区地貌属典型喀斯特山地,未来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大学城建设用地规模大,建筑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位置距贵阳市区较远,往返交通不便等。结论认为,大学城规划建设应因地制宜,通过打造以文化教育产业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综合体,适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促进花溪大学城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供应七大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障石油供应安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核心内容。文章结合我国石油需求流程图提出了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供应的七大战略 :(1)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 ,尤其是西部地区和海域 ;(2 )开发我国未动用 ,即低效益、高成本的石油储量 ;(3 )加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4 )尽早开辟国内石油期货市场 ,建立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 ;(5 )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境外石油资源 ;(6)实行石油进口的多源化和多元化 ;(7)加快国内远洋运油船队的建设 ,促进运输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