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8月3日,由朱总理签发的第358号国务院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商标法实施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一部重要配套法规,它的发布与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商标法律体系,为《商标法》的准确执行提供了严格的法律程序;更加有利于商标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更加有利于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尤其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莱州市工商局借新《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全力支持莱州市海洋与渔业水产研究所、市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进行“莱州梭子蟹”、“莱州金海岸”等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工作。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局长、分管局长亲自牵头,商标广告科全员投入,就证明商标注册申请的有关事项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终于促成了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准备工作的全面就绪。目前已进入了注册申请程序。  相似文献   

3.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1983年3月1日起实施。1983年3月,国务院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商标法》颁布后的30年里,中国的商标法律制度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得以完善。《商标法》分别于1993年和2001年通过了两次修改.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修改。《实施细则》则于1988年、1993年及2002年进行了三次修改,目前也正配合《商标法》进行第四次修改。  相似文献   

4.
2013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这是我国商标法实施以来的第三次修改。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保护商标专用权的需要,1993年《商标法》及其配套的《商标法实施条例》做了第一次修改,主要是将保护范围从商品商标扩大到服务商标。明确禁止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增加对公众熟知商标的保护规定.并增加惩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1983年3月1日实施的《商标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和调整商标行为的法律.也是我国商标法律体系的奠基石和商标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它开辟了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先河,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商标法》的实施,对于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者维护商标信誉,保障消费者利益,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标法》第15条规定:“未经授权,代理人或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异议复审及商标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依据《商标法》第15条审结了多起案件,其中涉及到代理人擅自注册被代理人商标的案件较多,本将对代理人擅自注册被代理人商标的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商标评审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商标法》第2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根据该规定,商标评审委员会是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设立的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的行政执法机构,依法对商标评审案件进行裁决。二、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哪些类型的评审案件?依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下列商标评审案件:1、不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驳回商标注册申请的决定,依据《商标法》第32条规定申请复审的案件;2、不服商标局的异议裁…  相似文献   

8.
一、《商标法》在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了又一次《商标法》修正案。人们(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如果能够通过对修正案中重要修改内容的关注和了解,进一步增强商标意识,对于适应“入世”后的新环境,将是不无益处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是世贸组织的三大支柱。而无论商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中,都充满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就商品贸易而言,一切来自合法渠道的商品,都有自身商标的保护问题。商品的包装、装潢设计、促销商品的广告(包括广告画、广告词、广告影视等)都有版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干1983年3月1日实施,1993年进行了一次局部修改。为了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原“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新《商标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一、商标注册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商标注册人的权利 商标注册人的权利主要是指对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对该注册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商标专用权应当包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商标法》总则明确规定: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此处的“商标争议”包括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的各种商标评审案件类型:商标驳回复审、商标异议复审、撤销注册商标复审和注册商标争议裁定。《商标法》第41条规定了对已经注册的商标发生争议.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评审申请的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12.
1923年5月4日,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商标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商标法》.1924年,65岁的杨得龄总经理宝刀不老,率先注册了中国白酒业的第一枚商标——高梁穗汾酒商标。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16日,随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的公布,历时6年之久的“太阳神”商标争夺战,最终以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神公司)胜诉、广州市柏丽雅日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丽雅公司”)败诉而告终。这个案件,不仅是我国现行《商标法》实施以后第一起以驰名商标为由撤销他人恶意注册商标的案件;也是第一起经过续展后的商标仍然被撤销的案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该决定已于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决定修改后重新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称新《商标法》)第5条规定:“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至此,作为知识产权三大支柱的商标权、专利权和作权在法律层面上便都有了共有制度。此前,我国专利法和作权法均设定了权利共有制度,惟独商标法没有设定。笔认为,承认并允许商标共有,不仅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商标法律关系日益复杂的必然反映和客观实践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完善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使我国商标法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体现。商标权共有制度的确立,在甸商标法立法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喜可贺。同时,作为一项全新的法律制度,如何准确地贯彻实施,更是我们必须尽快研究、及时解决的问题。在此,本人发表几点个人浅见,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5.
在执法实践中,“傍名牌”的查处与《商标法》的适用密切相关。近年来,工商部门重拳打击“傍名牌”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新《商标法》将于2014年5月1日起实施,笔者拟通过对新、旧《商标法》中涉及“傍名牌”有关条款的解读,探讨新《商标法》视阈下“傍名牌”行为查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商标注册包括哪些程序? 根据《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商标注册程序分为必经程序和特别程序。必经程序是申请人申请商标注册必须要经过的注册程序,它包括:商标注册的申请、审查(形式、实质)、审定并公告、注册并公告四大程序。特别程序是在商标注册过程中发生矛盾、冲突或其他原因时采用的补救程序,并不是必经的程序,包括:商标驳回复审、商标异议复审、商标争议等三个程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声音标志在商业贸易领域已实际存在,但其是否应纳入我国《商标法》的保护范围却备受争议。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商标立法和实务。已有不少国家或地区将声音商标列入本国或地区的商标法保护范围,具有借鉴性。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声音商标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力求为《商标法》的修改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8.
《巴蜀质量跟踪》2000,(26):27-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草案)》日前已获国务院办公会议原则通过,这部修正案要改什么?与现行《商标法》相比,修订后的《商标法》将增加哪些内容?记者日前采访了参与《商标法》制定与修改的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商标法专家董葆霖。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颁布实施的。这顺应了WTO规则下,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态势。面对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商标意识的紧迫感越见明显。然而目前在商标实质性审查过程中,还存在某些观念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例举两件商标实质性审查的案例。第一个例子。“Mpwalker”和“Mpjumper”是指定使用在光盘、音像接收机等商品上的两件商标。商标整体由同一字体的普通英文组成。MP后的英文含义分别为步行者和跳线。字…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3条的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此外,根据《商标法》第13条、第14条的规定.驰名商标无论是否在我国取得注册均是我国商标法保护的特殊商标类型。但是,我国《刑法》第213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仅仅包括他人所有的注册商品商标。然而.从我国近几年发生的假冒商标侵权案件来看.侵权对象不仅包括商品商标.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商标.并且侵犯其他类型商标权利行为的严重程度不亚于侵犯商品商标权利的行为。因而.假冒注册商标罪只保护注册商品商标权的立法模式的合理性遭到了诸多学者的质疑。本文拟从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和谦抑性标准入手.对我国侵犯商标权罪的犯罪对象立法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