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关村》2004,(3):82-82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关村科技科技园区迈入新的一年。从本期开始,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宣传处、中关村杂志社共同推出“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园专栏”,旨在宣传党和国家吸引海外人才的方针政策;传递市委、市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为国服务各措施的信息;展示中关村发变化的新貌;交流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发展的体会和感受。办好《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有赖于广大留学人员的关心扶持;有赖于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广大工作人员的呵扩培育;有于各孵化器、创业园工作者的精心耕耘。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创业者能够把自己精彩而平凡的创业故事让大家来分享。  相似文献   

2.
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所大学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之后,6月29日和7月19日,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相继举行了开园仪式。至此,中关村范围内已有8家专为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孵化器及创业园。在北京科大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署的共建协议中,双方承诺为入园企业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12,(10):80-80
日前,中关村留学人员精品项目推介会(三三会)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举行。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在活动现场透露,未来中关村将进一步加大对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从年初国内媒体频频议论的“海归上岸、土鳖滚蛋”到近来屡见于报端的“海归贬值”、“海归派被宠坏了”,一时之间,关于“海归”的话题在政府、企业和知识阶层引起了反响。国庆前夕,本刊和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共同邀请教育部、科技部有关部门的官员、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和部分留学回国创业企业的有关人士在京举行了“对话创业园——海归创业与风险投资论坛”,在对共同关心的留学创业园建设进行对话的同时,对“海归”的话题也作了热烈的探讨。海归贬值谁之不幸?  相似文献   

5.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7,(2):106-107
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聚焦中关村科技园近日,“2006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聚焦中关村——人才项目对接会”在京举行。此次对接会由“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首次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合作,共分为项目洽谈、人才招聘和创业咨询三个板块,分别组织了170多家企业及投资机构、21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家中国青年留学人员创业基地代表同来自23个国家的300多名海外学人和近千名新近归国留学人员,进行了项目和人才对接洽谈。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4,(8):80-81
“胡晖现象”反响强烈,中关村研讨创业投资留美博士胡晖在中关村以15万美元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两年增值120倍,一时被称为“胡晖现象”。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于7月20日在世纪金源饭店成功举办了“投资中关村——‘胡晖现象’研讨会”。与会嘉宾针对“胡晖现象”所反映的创业投资环境、初创企业融资、风险投资及投融资体系建设、市场环境、中关村企业的投资价值、创业成功的模式、知识产权以及创投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此次研讨会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投融资体系建设和…  相似文献   

7.
莺啼燕语报新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传来喜讯:2003年预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840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7%;上缴税费128亿元,同比增长29%。这一组喜人的数字,像跳跃的音符,奏响了“中关村人”实践“三个代表”的主旋律,显示出中关村在“三年大变样”的基础上再登新台阶、再攀新主峰,继续为首都北京的加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昔日中关村“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今日中关村已发展成举世瞩目的规模性园区。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科技城、亦庄园、德胜园、健翔园等七园,宛如“北斗七星”横空出世。一区七园各具…  相似文献   

8.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9,(7):82-83
中关村代办系统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会召开 6月24日,中国证监会市场部、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证券业协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召开中关村代办系统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会。会议对试点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新的试点制度进行了解读。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各区县政府、中关村各分园管委会及共建基地的领导,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负责人、活跃在园区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中介机构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5,(9):26-26
主办单位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承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时间2005年9月7日-12日主题创新和谐卓越口号中关村——中国自主创新中心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让中关村走向世界中关村拥抱未来三大亮点“五层水景”:第一层花朵激情绽放,虹吸汲取的水源向高一级水池喷涌而出,启动二级虹吸,虹吸的连动效应使五层花卉呈阶梯状次递开放。同时,每级水池内的喷泉也喷发的越来越壮观。  相似文献   

10.
程桔华 《中关村》2006,(10):30-31
“中关村之所以能成为高科技园区,其基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就像没有斯坦福、加州理工等高校,就不可能有硅谷一样。”一位中央领导人在对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规划批示时,曾经这样说。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中关村得天独厚的资源。科技教育资源如何转换为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大学科技园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大学科技园,科技和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盖城说,产学研实现良性互动,必须依赖良好的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文化,中关村的大学科技园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12,(2):76-76
2011年12月30日,中关村示范区召开践行北京精神座谈会,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十园、创业园、协会及有关企业家代表畅谈示范区如何践行北京精神,共同围绕示范区中心工作研讨践行北京精神理论体系,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12月24日下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宣传处和《中关村》杂志社,共同邀请清华同方、北大维信、北新建材、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中国数字图书馆、首钢莫托曼机器人、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和人力资源专家,一起座谈刚刚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表示要积极响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提出的“实施人本战略,打造中关村人才高地”的倡议。本刊特别将此次会议的摘要刊登出来,以期更多的人关注人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彭维民  曾颖 《中关村》2004,(1):83-86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12月24日下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宣传处和《中关村》杂志社,共同邀请清华同方、北大维信、北新建材、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中国数字图书馆、首钢莫托曼机器人、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和人力资源专家,一起座谈刚刚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表示要积极响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提出的“实施人本战略,打造中关村人才高地”的倡议。本刊特别将此次会议的摘要刊登出来,以期更多的人关注人才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越 《中关村》2015,(4):60-61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建设好高科技产业园区服务体系,还应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其实帮助入园企业成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成功。"2000年,在北京北部的一片人烟稀少的菜地上,独具现代气息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拔地而起。如今转眼已过15年,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也是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高端专业园区及享誉世界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作为国内生物技术高端研发创新能力最强的专业化园区,以及中关村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一石 《中关村》2009,(11):84-87
留学事业60年大潮奔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伴随,同中华民族的振兴相应和。实践证明,开放留学是中国走向未来、融入世界的通途。“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归国留学生是核心。”1999年至今担任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园区人才资源、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外事工作的夏颖奇表示。  相似文献   

16.
纪世瀛 《中关村》2004,(9):28-29
一个世纪性话题可以预言:“中关村”将是一个世纪性的话题。自从推出“中关村”概念之后,就吸引了中外仁人志士的目光,引发了一代人的不断思考。从80年代初中关村迸发第一颗火花,以陈春先为代表的“华夏人”提出中关村新技术扩散区到今天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在不断的升华,在腾飞,对中关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路的话题始终没有离开一个话题:中关村的战略定位。毫无疑问,中关村的战略定位是个极其重要、无法回避的话题,甚至可以说它决定着中关村的命运和未来。在今天中关村“二次创业”甚至有人称作“三次创业”的时刻,再谈中关村战略…  相似文献   

17.
习牧歌 《中关村》2012,(12):29-31
2011年12月15日,常青藤高端人才创业园获得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的授牌,成为与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组织齐名的创新型创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15,(3):16-17
万众创新潮涌中关村助其向全球创新中心目标更上一层楼据经济日报报道,随着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联合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启动"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和"国家高新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中关村示范工程",科技部的"创业中国行动"也正式拉开大幕。在这一行动中,中关村"新四军"将成扶持重点。所谓的创业"新四军"指的是"创业系"(从知名企业走出的创业者)、连续创业者、"90后"创业者、海外创业者四支力量。《经济日报》记者从科技部火炬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12,(4):73-73
2012年3月22日,由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中关村人力资源经理协会承办的公益活动“2012中关村人才特区HR沙龙”在翠宫饭店举行。参加发布会的有中关村创新平台人才工作组、人才特区部分重点企业及留学生创办企业代表、中关村人力资源协会等。博奥生物人力资源总监陈江、新东方人力资源总监张如国等做了重点发言。中关村管委会人才处处长李志磊对沙龙提出了期望。  相似文献   

20.
黄威 《中关村》2003,(1):12-14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中关村作为中国综合改革试验区,每天都在孕育着、诞生着、成长着新的东西。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希望能从中关村看到新的东西,听到新的声音。 2003年春天,中关村在“制度建设”和“政治文明”方面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步。日前,北京市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公布了《企业家委员产生暂行办法》(草案)。“办法”指出,将在管理委员会中增设15名企业家兼职委员,其中2名还将进入园区建设的高层领导小组。《办法》规定,企业家委员一届任职两年,企业家委员可以连续任职两届。企业家委员数量约占管委会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定于2003年3月开始根据章程对企业家委员进行推选,6月正式确定企业家委员人选,并向社会公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