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要把握好三重关系,使得大学生在个人与社会的相辅相成中实现人生价值、在辩证统一中构建核心价值观、在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促进中磨练意志,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汤亚玲 《黑河学刊》2014,(1):66-67,159
基于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价值观转型的调查思考,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高校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邱晓云 《黑河学刊》2014,(2):133-13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因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就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影响因素有多个方面,为求解决之道,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还要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李湘云 《发展》2014,(1):105-10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将此作为文化强国的第一要素提出。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分散、多元和混乱,中央对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强调与现实社会民众价值观的分裂之矛盾已呈现出来。社会精神信仰的缺失已成为目前各种社会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新形势下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取得不小进展,但仍存在许多影响制约实践效果提高的因素。本文提出,要在方法、途径、保障机制、自我教育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红色旅游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有机结合,具有十分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创造性利用红色旅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提升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军  刘爽 《理论观察》2014,(1):143-144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新的特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更全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精确的,而是混杂的并且具有相关关系。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大学生隐私权的侵犯,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不准确以及大学生个人责任的丧失,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变革工作方式方法做出新形势下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理论根据,以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和道德取向四方面基本原则为宏观支柱,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12个价值范畴为微观单元的伦理道德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自身优秀品格的形成和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树立,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迫切需要,其培育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最后达到知行统一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紧紧抓住"认知"环节,更需在"践行"环节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迅猛发展起来,把沟通带入了一个崭新时代。现阶段,微信是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媒体之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等带来很多便利,但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正确看待微信的影响,充分利用微信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迫切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对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引领当代大学生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现状、问题、必要性和紧迫性着手,进行深度解剖,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产生双重影响。微文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掌控网络阵地的话语权,巩固主流价值观在微文化的主导作用;其次,要借助微文化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再次,要重视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的作用,形成对微文化内外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月珍 《黑河学刊》2013,(9):9-10,169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特别重要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明天。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营造发挥正向作用的环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结果,全面认识和评价这一重要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搞好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级人才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也是一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重要体现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当前多元思想交流碰撞、中外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大学生本身身心状态的特殊性和肩负的历史与时代责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高校,多渠道引导大学生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范梦 《理论观察》2015,(4):165-166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向青年学生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并强调了其重要性。课堂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最重要渠道。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理工科院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教育效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部分教师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核心价值观教育尚未有效开展。加强核心价值观内容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